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171章 天下本来就在燃烧

正事聊完,又瞎聊几句学问,孙承宗确实累了,兄弟俩告辞。

卫时觉没有回别府,跟大哥到正府后院书房。

宣城伯进门一脸凝重,“三弟,你看出来孙承宗在做啥吗?”

卫时觉没有说话,点了两根蜡烛,拿出一张纸,写名字。

第一行,泰昌,卫时觉,祖大寿。

第二行:堵天下、堵中枢、堵关外。

第三行:驾崩、反转做朋友、死了。

卫时觉又在自己名字头顶画个圈,里面写御符。

祖大寿头顶画个圈,里面写驱使。

泰昌头顶的圈是空白。

抬头看着大哥,发现他在皱眉,低头看看,忘了左右顺序区别,标了上下两排反向箭头。

宣城伯是聪明人,瞬间懂了,震惊看着幼弟。

卫时觉又在泰昌头顶的圈里写了‘反悔’两字。↘

沉默片刻,卫时觉平淡又自信道,

“大哥,我们三有一个共同点,在最不可能刺杀的时候被刺杀,这是掩盖刺杀最好的方式。

您别紧张,小弟知道泰昌为何死,他登基就反悔了,给朋友的任何承诺都没有兑现,人家陪着他走了二十年风风雨雨,支持他做太子,一登基就被抛弃。

重用齐楚浙制衡朝堂,肯定是万历遗诏,皇帝父子有外人不知道的交流,但无法避免被有心人得知。

泰昌没什么城府,太着急了,念头一起,就是背叛朋友,双方做过很多暗事,制衡就是杀死朋友,人家肯定会自救,双方必须死一个,泰昌自然驾崩了。

其实,泰昌与当今皇帝策略均来自万历,手段却天差地别。

泰昌想与齐楚浙、东林、武勋玩五人游戏,唆使朝臣厮杀,皇帝局中渔利,太想当然了。

当今皇帝年轻,胆子大,只想玩一对一。

结果很明显,泰昌没有一个朋友,驾崩挺合理,当今皇帝不仅有内廷这条忠犬,起步还能获得武勋支持。

泰昌濒死醒悟,为了新皇安全,埋了很多明子暗子,其中一个明子是杨涟,利用杨涟的性格牵制伪君子。

暗子更重要,那就是御符,小弟我身份特殊,泰昌在用小弟的命,拖武勋下场。

御符案若爆发,舅爷只有两个选择,杀外孙与文臣站一起,或者杀党魁与皇帝站一起,泰昌认为舅爷为了勋贵一体,肯定不会杀外孙。

但泰昌小看了舅爷,小看了文臣,文武本就有交流,英国公忍得住,单靠御符拖不动,小弟也没死,暗子废了,御符案未现已败。

辽东之行,小弟一旦外镇,皇帝肯定忍不住,御符案重现,武勋下场,英国公是顾命之首,各家部曲就可以清君侧。这结果太可怕了,把某些人吓得浑身发抖。

他们反应非常快,飞速勾连祖大寿,在我最得意的时候刺杀,给个伯爵,一了百了。

小弟又躲了一劫,且主动做朋友,泯除后续,那祖大寿傻乎乎的闯入御符案,人家一定会弄死他消除隐患。

无论小弟死没死,祖大寿死定了,但他的死法很有讲究,再过半年,死了也白死。

小弟不能让他白死,必须制造一个似刺杀非刺杀的结局,就算他这次没上当,五天后还会有更大的交易,祖大寿获得人身安全,敏锐与谨慎消失,内心极度渴望银子,他禁不住诱惑,会自己踏入死局。

人性本疑,祖大寿死了,祖家不会怀疑,主谋反而会怀疑自己暴露了,怀疑泰昌案暴露了,进而怀疑他们自己有送命危险。

恐惧一旦蔓延,心怀鬼胎必定反噬,一切倒转,攻守移形。

谁怀疑我杀了祖大寿,谁就是刺杀我的主谋,谁就是弑君的主谋。他们怎么做都会暴露自己,方式不同而已。

小弟作为当事人,之前缺乏筹码,非常被动。辽东归来,再玩下去,能拖死所有人,他们非常聪明,既然做朋友才可以让御符消失,才可以让前事消失,那就做好朋友。

陛下一定知道我藏了御符,才会无条件支持我,而小弟此刻返回朝廷,得到的回应符合预期,他们支持我获得钱粮,一为自身安全,二为文武稳定,三为废掉御符。”

宣城伯看着幼弟,沉默了一炷香时间,才沙哑问道,“你想用御符做什么?”

卫时觉摇头,“小弟对御符没任何兴趣,是他们非要弄死我,小弟现在有两个御符,口谕遗诏也是遗诏,但名义被混淆,什么都做不了,利用御符壮大自己才是正道。”

宣城伯低头捏捏眉心,“御符藏在你自己也很难拿到的地方,灯下黑,还在禁宫?”

卫时觉抿嘴笑笑,没有回答。

谁都想不到,为啥要说,而且说出来大哥才危险。

宣城伯换了个问题,“三弟为何反击?”

卫时觉把纸在蜡烛点燃,看着桌上的火光,喃喃说道,

“大哥该想一想,小弟没有错,为何无缘无故得死。我卫时觉就是辽人、就是鲁人、就是陕人、就是西南人,国策出了问题,没有税赋,中枢不想着调整,只会用抛弃来掩盖矛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若非要问为什么,小弟就是二百年因果的显现,没有小弟,也会有别人出现,冤魂的反击,万万人的匹夫之怒,迟早会爆发。

中枢举着火把往自己脚下扔,小弟只是其中一根薪火。大哥,你去外面看看,易子而食,人为腹腥,天下早就在燃烧。”

宣城伯站起来,一会仰头,一会低头,在地下来回踱步。

过了很久才扭头,“孙承宗是主谋之一?”

“至少是知情人。”

“那还是主谋?”

“小弟不知具体过程,这么认定早了一点。”

“弑君的人非常多啊。红丸案果然是个诱饵,谁怀疑红丸,谁就得死。”

“那当然,人多不是手段需要,而是自保需要,根本不可能查出完整证据。”

宣城伯停顿一会,又返回刚才的问题,“三弟脑子好使,接下来做什么?”

“不是说过了嘛,壮大自己,他们害怕御符,害怕弑君暴露,我们威胁没意义,应该利用恐惧获得钱粮,获得稳定的钱粮供应,一条腿怎么走路。”

“然后呢?”

“杀了建奴。”

“再然后呢?”

“未来谁能知道,大哥想听什么,小弟给你编一个。”

宣城伯神色凝重,“泰昌有明子暗子,除了你和杨涟,还有呢?”

“浙党首脑方从哲为相八年,在位期间大明一败再败,他的地位却越发稳固,渡过两次帝位交替,万历十分袒护,与万历、泰昌父子肯定有某种联系,注定被众人撵,陛下登基后,舅爷同样撵方从哲滚蛋。

方从哲祖籍湖州,生于京城,方府距离定远侯府一条街,小弟天黑前去看岳父大人,锦衣卫在方府旁边有小院,舅爷盯着一个致仕不出门的首辅做什么?方从哲与圈禁有什么区别?”

宣城伯两眼一瞪,“三弟,你无声无息的在做什么?”

卫时觉哈哈一笑,“大哥,有心总能看到某些事,小弟是看到了,不是去查案,小弟对方从哲没任何兴趣,现在只想搞定山东获得钱粮,获得足够的钱粮。”

宣城伯很是无奈,“三弟发誓?”

卫时觉不耐烦了,“猪才去查案呢,我不知道很多纠葛,而且对手太多,不可能事事赢。查案的方向就不对,壮大自己,有了力量,说话才好使。

告诉您祖大寿的死因,是为了避免小弟离京后,您被他们设局卷入某些事。咱们可以做事,前提是能获取力量,无法获取力量的事,惊天动地都没兴趣。”

宣城伯伸手拍拍卫时觉肩膀,“孙承宗今晚住咱家,意义重大啊,他在建立信任,拖我们融入东林。大哥支持你,外出行世,敏事慎言,做力所能及的事。”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