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121章 第一回合,必须入套

说到底,死亡悲痛的只有家人。

荣耀也与别人无关。

卫时觉的行为有个好处,英国公派儿子出去转了一圈,呈缨被接回伯府别院养胎。

另一位美人的伤神,除了她自己,也没人能看到。

朝廷正月二十才开衙,京城已进入会试时间,所有人都在有意隔绝各种杂务,四千人的生死也无法撼动会试。

大年初二下午。

李永芳护送穆库什回到旧都萨尔浒城。

距离抚顺不过四十里,山里山外之别。

穆库什被正骨,但右臂无法动弹,强迫自己保持清醒,把卫时觉的废话和正经话都交代一遍,左手在地图拿炭笔开始画各种圈圈。

很快,三大臣和大贝勒就来了,另外三个贝勒远在辽南。

众人看着穆库什画圈的结果,个个眉头紧锁。

宽甸、通远、新安、抚顺、界凡、古勒、赫图阿拉,全是规则的小圈。

辽阳、沈阳、凤凰城是两个规则的双层圈圈。

萨尔浒、界凡、抚顺,还有三个方框。

此外,柳条、清河、松树、孤山、连山,等山中军堡也是小圈,但中间有个叉叉。

找规律时间,大营很安静。

洪敷教和黑云鹤等人不知条件,看到圈圈一头雾水。

女真众人熟知这些城的区别,自然很容易找到共同点。

小圈圈有大军。

双层圈圈是辽南、辽中、辽北核心。

框框是兵马粮草。

圈圈带叉叉,可能是为了绕路或者作战,确实都有小规模兵力驻守。

众人略微吃惊。

穆库什确定自己没记错,开口说道,“父汗,女儿到柳条寨才知道,姜弘立派了一个人进辽阳,难怪卫时觉说会让他后悔,女儿没看到使者,应该是此人背叛。”

努尔哈赤直接摇头,“姜弘立不知朕在萨尔浒城过年,不知粮草在哪里,他更不知道。”

何和礼顺势插嘴道,“大汗,明狗有点道道,能猜到粮草在萨尔浒。”

努尔哈赤轻哼一声,“别给朕洗脸了,他肯定翻看过辽阳的文档,至少是个认真读书的性子,他说的很清楚,朕就是刻板。萨尔浒乃朕进入辽东的象征,确实有利于军心,就是为了开春出兵。”

大贝勒代善冷眼瞟向李永芳,“为何不阻拦援兵?”

何和礼摇摇手,“大贝勒,这不是永芳的错,二百斥候无法拦住七百人,且明军是来找死,我们无需赔人。”

代善立刻道,“父汗,儿臣三千人…”

还没说完,被努尔哈赤冷冷瞥了一眼,闭嘴了。

何和礼轻咳一声,“大汗,明官给辽阳送来粮食和火药,粮食顶多吃三天,没什么意思,火药是让他们毁掉辽阳并自裁,可能刺激了少爷的逆反性子,他明显想去朝鲜,若庇佑上万汉民到朝鲜,家里人运作也许会脱罪。”

努尔哈赤点点头,“没有战马,在平原活不了,若是入山,杀马就有一个月的粮,必定会提前准备肉干,大片烟火不可能躲过探子的眼睛和鼻子,可哪天动身呢?大军去多了浪费,去少了没用,他还真说对了,朕是穷鬼,精打细算,依旧捉襟见肘。”

扈尔汉跟着道,“我们得隔绝流民到辽阳,二百人不够。”

安费扬古也点头,“至少需要两千人,若他们在辽阳二十天,等于损失五千兵力出击辽西。”

努尔哈赤仰头哈哈大笑,“愚蠢,你们还认真了,他说朕骑马赶路、下马作战不是兵法,可朕靠速度取得萨尔浒大捷。

兵贵神速,说易做难,朕用了二十年才做到,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哪能懂兵事艰难,会读书不等于会指挥。

派五百人,不用去山脚撵流民,每天绕着辽阳转圈就可以,那里是大金的都城,岂容宵小放肆。”

三大臣立刻躬身,“大汗圣明!”

旁边的代善虽然躬身,却斜眼瞥了三人一下,暗骂一堆老骨头,父汗就是被哄圣明了。

“父汗,您的孙子岳托机警…”

努尔哈赤摇手打断代善,淡淡说道,“扈尔汉带四百人去吧,李永芳作为副将,汉人喜欢玩小聪明,擦亮眼、别上当。

同时探探辽西,若不出意外,正月至少还有两场雪,粮草可带十三天,他们杀马有粮,就算熬到二月,大军顺路可破,不杀马大雪会杀死他们。”

“微臣遵旨。”

努尔哈赤坐着,老神在在补充道,“图尔格死了,他担心明军去朝鲜,这只是个可能,是他们的一个想法,警惕归警惕,别一惊一乍,辽南还有两万大军呢,想在山中绕行,衣食不可能解决,盯着粮食思考即可。

熊廷弼和王化贞给辽阳送去大量火药,明军一定会焚城,正好朕看着别扭,开春后汉人自己来偿还,斥候一日一报,朕一个月后清算明军。”

“大汗圣明,臣等告退!”

努尔哈赤等所有人离开,睁眼看着桌上的地图。

辽阳、沈阳的圈圈让他眼皮一阵跳,食指关节敲敲桌子,神色并没有咬牙切齿,而是充满嘲讽的自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崽子,好一个激将法,没有粮食,一切都是无,朕绝不给你接战的机会,老老实实做饿死鬼吧。”

他猜对了一切,完美‘翻译’了卫时觉给送来的消息。

临近黄昏,扈尔汉和李永芳还是出发了。

抵达抚顺已经黑漆漆的,连夜开始调兵调粮。

抚顺,李永芳曾经的老巢。

作为辽东游击将军、抚顺千户所主将,李永芳是第一个投降的汉将。

早在萨尔浒之前一年,抚顺来降,奴酋兵不血刃占据抚顺,千户所家眷在内近五千人全部迁到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千金买骨,不分其父子、兄弟,不离其夫妇。因战失散之兄弟、父子、夫妇、亲戚、家奴及一应器物,尽查还之。

再给以马、牛、奴仆、衣服、被褥、粮食等,又给牛一千头,每户分给大母猪二头、犬四条、鸭五只、鸡十只,并给与器皿等一应物件。

这些物资条件,再过三百年都觉得厚重。

如同一颗诱人的甜枣,对边民和山民有致命吸引力。

为了生存,无数人拖家带口成为女真,努尔哈赤瞬间渗透辽东两千里防区。

甜枣之后,努尔哈赤又挥舞杀戮大棒。

一顿组合拳下来,军户群体先崩溃。

军事防线千疮百孔,人心防线更是腐渣。

转化为战力后,效果加倍。

谁来了也没用。

四年来,辽东从未进行过像样的攻城战,到处是内应,人心早崩了。

还没有投靠的百姓,是‘列祖列宗’信念在支撑。

不需要愚蠢的识别,他们就是明人。

且努尔哈赤的后续管理更牛。

给了汉民一个心理过渡期。

在赫图阿拉,投靠的汉民直属于大汗。

并非按牛录管理,不强迫上战场。

而是完全搬照千户所制度,愿意赚家资的壮丁自愿参军。

李永芳作为榜样,直接管理一万壮丁,麾下汉人与旗丁老爷一样,每户都有阿哈。

名为副将,真正的身份是‘治民官’,壮丁战时属于别的将军。

就这样,努尔哈赤对归附的人,设定了完整的‘洗心’程序。

攻占辽阳,证明这套路子已趋于成熟。

主动归附、建房立户、分发牲口、降官领导、打猎生产、放牧训练、战时归军、战后归民。

加上军功赏罚一致。

边民山民渐渐以奴才自居、以身为旗丁自豪。

桃林卫的时候,谭金说的很清楚,边军只想活,生存就是真正的力量。

努尔哈赤在山里找到了力量。

这些事卫时觉不知道,明官也很少提。

但可以从文书中捋出来。

总结规律,判断性格。

刻板重复、死搬硬套,是性格的反面。

正面说辞乃敏锐谨慎、思维严密。

卫时觉针对性格落子后,已令大军饱餐恢复体力。

努尔哈赤落子的时候,就是第二回合开始的时候。

……

【李永芳的岳父是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女真进入辽阳前期,负责抚顺、萨尔浒的管理驻防,他做事的性格类似努尔哈赤,对家人儿女的偏爱很出名(有些野史把他当‘伟男’,女频出任‘圣男’,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侧妃的孩子能在女真体系出头很不容易,天命年间掌握军事和驻防实权,黄台吉时期被打压雪藏,多尔衮又重用。

天启二年,李永芳靠广宁之战的功劳,从副将升为三等总兵,直接带领一万汉卒,一年后三万。到天启六年,李永芳、孙得功等几名汉将共有五万车步营、万余火器。

降卒一直是辽东防御的主力,八旗兵出去发财,他们守家,袁崇焕在辽河防线与这些人玩过三回合,灰头土脸,一次便宜都没讨到。

所谓降卒战力不足,在女真那边完全相反,他们作战机会不多,渴望战功,大多时候比真虏更狠,崇祯八年,他们正式成为满族,以后的降卒就没这待遇了,努尔哈赤的‘洗心’程序也正式结束】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