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1621,不一样的大明 > 第107章 不现实的战果,不现实的人间(上)

明军收复辽阳了。

别说辽西将官和京官。

卫时觉作为当事人,都觉得挺梦幻。

建奴如同吞了一头牛的蟒蛇,毫无行动能力,趴在山里静静等待消化。

辽阳这么大的动静,周围没有任何观众。

城里也不知有多少百姓。

斥候也汇报,辽阳六十里内看不到任何敌军驻守。

五百明军骑马在太子河北岸,随时准备斩杀逃跑的建奴。

结果也证明了斥候的信息。

没有逃兵。

城里的建奴也知道,出城无处可逃。

半个时辰后,天色黑暗,卫时觉进城。

辽阳经历大战,有很多房子塌了。

但建奴夏秋住在这里半年,有很多木屋。

到平原也没学会垒墙修房子。

鼓楼被张铨自刎前烧毁,努尔哈赤又新建,木头都没刷漆。

街上没什么血腥味,黑云鹤清理的很慢。

明军占据人数和军械优势,没必要近战,缓缓逐屋清理。

九个城门,没法挨个守,必须灭杀城里的残敌。

辽东的总兵衙门,还有奴酋飘荡的三角龙旗。

里面一群俘虏,有不少女人和小孩。

看到明军都是一个样子:眼神呆滞。

不哭不骂,不慌不惧。

就像一群傻子。

卫时觉看了两眼,不想吓唬他们,招手叫韩石带人审讯一下。

伴着不时传来的火铳声,到后院书房,里面堆满文书。

“斡特,传令洪敷教和黑云鹤,搜索完休息吧,令王崇信今晚轮值,明天再说俘虏的事。”

这个命令很及时,卫时觉若再迟半个时辰,绝对睡不着。

韩石审讯俘虏的时候,问着问着就问不下去了。

嘴巴大张,不可置信,面色惨白,手脚发抖。

城里的洪敷教在两城之间的水关下跪,面对掩埋一半的白骨,匍匐大哭。

他把熊廷弼的安排给哭忘了,双眼血红,浑身冒着杀气。

黑云鹤与明军还是一样,分成几个队,齐头并进,箭矢火铳覆盖,避免近战。

但替明军冲锋的人,不是刀盾兵,而是小孩、妇人,他们不顾刀箭,疯魔一样冲向建奴撕咬,明军跟在后面轻易就斩杀了。

到建奴尸体边,直接枭首,手脚分离,全部搬上城墙扔出墙外。

小孩和妇人的尸体搬到一个院子集中。

明军这时候远比白天更狠,更加沉默。

到丑时,辽阳彻底安静。

但大军没什么睡意。

总兵衙门大堂。

洪敷教低头,不知在思索什么。

祖十三双目血红,牙齿不停嘎吱响。

陈尚仁、王崇信一语不发。

陈山虎手脚发软,坐都坐不直。

黑云鹤不停挠头,他很担心卫时觉睡醒后,陷入‘癔症’。

发善痛哭,发狠报复,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者。

天寒地冻,痕迹无法掩埋。

黑云鹤有点后悔进辽阳。

再后悔也没用,卫时觉很早就醒了。

跟亲卫换了一身羊皮,身上的血腥味总算少了点。

喝一口热水,发现没人来汇报。

迈步到前厅,他们全在。

卫时觉也不怕做主,直接坐到奴酋的大椅中,

“怎么如此安静,兄弟们伤亡多少?”

黑云鹤轻咳一声,“禀大人,阵亡60人,杀奴1400人,缴获军械三千套,战马六百匹,俘虏四…四千人。”

众人等着卫时觉问为何有如此多的俘虏,或者问为何没有粮食,他却纳闷问道,“为何伤亡如此低?”

黑云鹤一愣,“这…这…”

“干嘛吞吞吐吐,辽阳是降兵?”

黑云鹤松了口气,“嗯,有一部分降兵。”

他以为能混过去,卫时觉又问,“有多少汉兵降卒?”

“属下还在统计。”

卫时觉扫了他们一眼,淡淡说道,“没必要为难降卒,愿意反正就行,阵亡士兵都记录好,卫某会给他们家眷索要抚恤,令斥候远探,找找建奴主力在哪里。

黑将军说建奴很弱,吃撑了,的确如此,也必须如此,但吃撑了是个简单的描述,归治一个地方,消化的是民心,建立的是秩序。

吃撑了,显然建奴无法消化民心,无法建立秩序,那我们的破敌之策,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换句话说,辽东民心可用,收拢民心,聚拢辽民,宣示大明在辽东的存在,是我们到辽阳的行事基础。”

几人同时双手发抖,也没人回话。

洪敷教抬起血红的双眼,“卫校尉,辽阳没有降卒,没有俘虏,只有死人,让他们去死吧,他们不配活着,洪某也不配,下官请两千军械,带俘虏追杀建奴。”

卫时觉一愣,“你抽什么风?!”

洪敷教依旧道,“下官请追杀建奴。”

卫时觉看向门口,“韩石,审讯俘虏什么情况?”

韩石一抖,躬身答道,“回少爷,他们不是俘虏,奴酋进入辽阳,一个月内阉割了一万名8-15岁男童,收拢两万女子,用来伺候建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什么?!”

卫时觉大吼一声,众人齐齐一抖,韩石又低头道,

“奴酋说贱民的血不能污染皇族,不准旗主与汉民生子,女子全部坠宫,大多死掉了,冬季他们变成了…口…口粮…”

…………

【作者语:努尔哈赤在天启元年四月宣布迁都辽阳,下令修建东京城,这第二件事,就是禁止通婚,阉割万名男童入宫、分配给贝勒,两万女子坠宫侍奉(有记录说男女各两万)。

冬季明军跨过辽河,五次进入海州、辽阳,前线汇报“辽地如鬼域,奴避寒于山”。

一个月后,大军从山中反击明军,具体在哪里,还是不知道。

这一年的冬季,女真高层行踪是个谜,后金记载努尔哈赤冬季在沈阳,但没有别的记载,无法佐证,有猜测说努尔哈赤五大臣接连去世,奴酋带族人集体回老城赫图阿拉安葬老伙计,但解释不了辽东为何成为‘鬼域’。

冬天过后,明金双方记录一致,辽东‘余民三十万’,但这三十万,包括天启二年辽南俘虏的六万军民,包括女真从山里迁出来的人口。

天启元年到底死了多少,后金不记,明朝羞愧,时间久远,没法猜了,可以肯定的是,活着的人不到秋季一半,秋季不到春季一半,春季不到平时一半。

从天启元年到天启五年,辽民一直在惨烈反抗,后金笼罩在汉民刺杀的阴影中,屠杀也无法制止,仇恨螺旋,最后奴酋还是受不了。

天启五年,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原因怎么粉饰都行,但后金也没避讳,努尔哈赤迁都的念头,就是受不了女真被一直刺杀。

汉金无法共存——这是辽阳五年总结的‘教训’,是满清写在实录中的祖制。

就这几年,统治基因定型了,以后的‘族长’对照祖制稍微有点变通就行。

攻占辽东的过程中,为了抢劫圈地,后金养出屠城习惯,高兴屠,不高兴屠,顺利屠,不顺利也屠,只要他们认为不安全,就屠。

在辽阳混居的几年,被刺杀搞得筋疲力竭,一年就死四千,整个女真才十来万,根本试验不起,努尔哈赤怕了,为了安全,一刀切,开始建立‘满城’单独生活。

努尔哈赤一切为了安全,那安全的标准是什么呢?

女真人口太少了,安全底线很低,这种深深的自我设定,自我排斥,一旦成为祖制,就改不掉了。

皇太极比他老子高明一点,没有一味的‘隔绝’,整合创建满族,把投降的鞑靼人、朝鲜人、辽民、山民、野人,一律划归同族,又建立蒙八旗、汉八旗,形成固权结构。

说好听点,团结了关外之民,实际上扩大了刽子手集团,他‘承上启下’,给多尔衮留下一个庞大的杀戮团。

明军说奴酋‘兴屠’,这就是满清的基因总结,鞑靼杀戮四百年,不及建州一族三十年。

后金一开始恐惧人口太多,放开杀,十年后,又陷入缺少人口的困境,寇边掳夺青壮,又十年后,入关还是恐惧于人口。

这血腥反复成为国策中心,一直到清末。

它不仅防汉,一开始就对蒙古很戒备,科尔沁成为女真后族,也经历了十几年的残酷博弈,并非起步就‘哥俩好’。

嫩科尔沁从一部变为四部,又变为八部,再变为两部,最后又归为一部,这分分合合,全部有努尔哈赤的影子,也是斗得血淋淋。

天启六年,科尔沁才正式与女真结盟,这之后,科尔沁的公主全部嫁给女真贵族,建州的女子嫁给科尔沁各部酋长,后代全部拥有双方血脉,科尔沁成为制蒙主力。

再把藏传佛教设立为国教,笼络漠北、高原,互相防备。

这些事入关前就做完了,入关之后,再与满族一起防汉。

把他们行为捋一下,有严格的继承关系,追溯到源头,整个国策的行成过程,全是从努尔哈赤占据辽阳开始的,五年之内,建立了统治基因。

历史嘛,全是残酷的人性,您把它归为阴谋,就理解不了努尔哈赤进入辽东起始阶段的行为啦。

他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东一下,西一下,今天亲近,明天又问罪,频繁改变战略。

当时后金没有任何秩序,大明是敌人,防汉不是关键,打就对了。

他在防海西、防东海、防蒙古、防朝鲜,防十几个部落,面对的问题与明朝一样复杂,而中原文化天性排除屠杀选项,努尔哈赤却在用人口做血腥试验,闪电击退辽西的威胁,关门修炼内功五年,先一步于明朝完成调整,再次出动,兵力膨胀了一倍,宣布试验成功。

总体而言,满清借鉴元朝的失败,用力过猛,惯性更大,很多事非常程序,只要有效,它就不停复制,刻板、固执的复制,但不可否认,国祚也确实比元朝长。

互联网很少介绍清朝的事,也不分析他们的心理动机,直接扣一个嗜杀解释,我不想人云亦云,又废话了,这本小说不想说阴谋,总害怕读者理解不了动机,一说一堆】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