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6年的夏季,益州的二十四个城邑、总共三万多的夷人全部背叛了朝廷的统治。而朝廷这边看到夷人反叛,就派了水衡都尉吕辟胡前去招募官吏和百姓,同时征发犍为、蜀郡的“奔命”部队前往镇压叛军,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终于是不负所望,大败叛军。?
到了秋季七月,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汉武帝刚去世的时候,朝廷就赐予了各位诸侯王玺书。燕王刘旦收到朝廷送来的玺书不但不肯哭泣,还说:玺书的封口太小了,京师恐怕有变故发生呀。于是就派他的宠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等人前往长安去打探消息,他们以询问礼仪为名,暗中却打探朝廷的动向。后来,朝廷就下诏褒奖刘旦,还给他赐了三十万贯钱,并增加了他的封邑一万三千户。但是刘旦收到这些就愤怒地说:我应当做皇帝,何必对我进行赏赐!于是就与宗室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之孙刘泽等人密谋发动叛乱,还谎称曾经受到武帝的诏命,有权参与国家管理官吏的事务以及整顿武备,就是为了防备非常之事的发生。郎中成轸也对刘旦说:大王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职位,如今只能起兵去争取,不能坐等机会上门,大王一旦起兵,国中即使是女子也会奋臂跟随大王的。刘旦随即就与刘泽进行密谋,伪造朝廷的文书,还声称:如今的少帝并非武帝之子,是大臣们共同拥立的,天下人应当共同起兵讨伐他!随后就派人将讨伐的文书传遍各郡国,以此来动摇民心。而刘泽则计划回到临菑后就发兵,然后杀死青州刺史隽不疑。刘旦则招揽各郡国的奸邪小人,征收铜铁制造兵器,并多次检阅车骑、材官等部队,还征发百姓进行大规模的狩猎以此来训练兵马,时机一到就发兵造反。由于郎中韩义等人的多次劝谏,刘旦就将韩义等十五人全部杀害。好巧不巧的是他们的阴谋被缾侯成知道了,随后就前去向隽不疑告发。到了八月,隽不疑就逮捕了刘泽等人并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皇上就指派大鸿胪丞前去审理此案,没想到这事还牵连到了燕王刘旦。朝廷觉得燕王是骨肉至亲,就对他的责任不予追究;而刘泽等人则全部被处死。隽不疑因为立功就被升任为了京兆尹。?
一个人内心的**如果膨胀了,那很容易使人迷失心智,燕王刘旦因觊觎皇位,无视朝廷的厚赐,密谋叛乱,最终身败名裂,这警示人们应该克制贪念,珍惜已拥有的,不可为满足私欲铤而走险。
隽不疑担任京兆尹期间,官吏和百姓都敬畏他的威信。他每次外出巡视各县、审查囚徒归来的时候,他的母亲都会问他:这次出去有没有平反冤案?救活了多少人呀?如果隽不疑平反了许多冤案,他的母亲就会高兴得笑逐颜开;如果没有平反冤案,他的母亲就会生气,甚至不吃饭。因此,隽不疑为官虽然严厉但不残暴。
家庭教育对为官之道有深远的影响,隽不疑的母亲对平反冤案的关切,促使着他秉持仁心断案,体现了良好家风对官员品德与执政风格的塑造作用,启示家庭价值观对个人职业操守的重要意义。而隽不疑的做法告诉我们为官需要刚柔并济,他既有令人生畏的威信,又因母亲的教导而保持宽厚仁心,实现严而不暴,这表明执政既要维护秩序,也应怀有悲悯之心,方能赢得百姓真正的敬畏与爱戴。?
九月,丙子日这天,秺敬侯金日磾去世了。想当初,汉武帝病重时,曾留下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他们这次受封都是因为之前抓捕反叛者马何罗等人的功劳。但是金日磾因为皇上年幼,就不肯接受封爵,看到金日磾没有接受,那霍光等人自然也不敢接受。直到金日磾病重时,霍光才向皇上报告,于是金日磾就在病床上接受了这个印绶;但是一天后就去世了。此时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金赏、金建都在宫中担任侍中,他们与皇上的年纪相仿,经常一同起居。金赏被封为奉车都尉,金建被封为驸马都尉。金赏继承侯位后,佩戴两条绶带,皇上对霍光说:金氏兄弟两人,难道不能都佩戴两条绶带吗?霍光呵呵一笑说:金赏是继承父亲的侯位。皇上也笑着说:封侯的权力不就在我和将军手中吗?霍光惶恐的说:先帝曾有约定,有功者才能封侯。皇上听到这话,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金日磾因幼主当政拒受封,彰显臣子忠诚与大局观;霍光恪守先帝约定,坚持有功方得封侯,体现对制度的坚守,启示后人原则与忠诚是立身之本,权力需受规范约束,即便帝王想破格封赐,亦因既定规则而作罢,表明权力运行应遵循制度,不能随意逾越,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公平秩序,保障长治久安。
随后,朝廷就指派前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前去巡视各郡国,让他们为朝廷举荐贤良之士,同时询问百姓的疾苦、冤情和失业者的情况,结果都要如实的向朝廷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资治通鉴新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元前85年,春季正月,朝廷下令封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左将军上官桀为安阳侯。?
这时有人就劝霍光说:大将军难道没有看到诸吕之事吗?身处伊尹、周公的位置上,却摄政擅权,行事背离了宗室,而且不与他们一起共事,导致天下人不信任他们,最终走向了灭亡。如今将军您身居高位,而且皇上年幼,您应当接纳宗室,多与大臣们一起共事,反其道而行之。这样才能避免祸患呀。霍光想了下觉得他说的非常有理,于是就开始选拔宗室中可用之人,任命楚元王之孙刘辟强和宗室刘长乐为光禄大夫,刘辟强兼任长乐卫尉。?
善于纳谏是成功关键,霍光虚心接纳他人良策,及时选拔宗室人才参与政务,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启示领导者应广纳谏言,博采众长,促进事业发展。
三月,朝廷又派遣使者前去赈济那些没有种子和粮食的贫民。?
到了秋季八月,朝廷下诏说:往年国家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百姓粮食歉收。今年的蚕桑和麦田也受损了,所以赈济的种子和粮食就不再收回了,同时免除百姓今年的田租。?
遥想当年,汉武帝征伐匈奴的时候,多次深入匈奴境地,二十余年间,匈奴的马匹牲畜因怀孕而大量流产,导致他们的子民疲惫不堪,生活苦不堪言。匈奴常常有和亲的意愿,但是一直未能实现。狐鹿孤单于有一个异母弟弟为左大都尉,有能力,国人都归附他,单于的母亲阏氏就担心单于不立自己的儿子而立左大都尉,便暗中派人将其杀害。左大都尉的同母兄怨恨单于,于是就不愿再参加单于的朝会。这一年,单于病重将死,吊着一口气对贵族们说:如今我的儿子年幼,不能治理国家,所以我决定立我的弟弟右谷蠡王为单于。单于死后,卫律等人与颛渠阏氏密谋,不仅隐瞒了单于的死讯,还假传单于的命令,改立单于之子左谷蠡王为壶衍鞮单于。但此时的左贤王和右谷蠡王都对贵族心怀怨恨,就想率领部众投降汉朝,但担心这个计划无法成功,就想着胁迫卢屠王,拉着他一起去投降乌孙。而卢屠王受不了这份侮辱,就向单于告发了他俩的计划,单于就派人前去查问,右谷蠡王心中不服啊,反而将罪名加在了卢屠王身上,国人都为他鸣冤。于是,左贤王和右谷蠡王就离开了单于王庭,自此以后就不再参加龙城的集会,匈奴从此就开始衰落了。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战争与内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源头,汉武帝对匈奴的长期征伐使其民生凋敝,而匈奴内部的权力争夺、阴谋政变不断,贵族间相互猜忌、背叛,最终导致匈奴王庭分崩离析,这警示我们内耗与战争会加速国家或势力的衰落。
治国理政需遵循公义与诚信,匈奴单于违背临终遗言,卫律等人密谋篡改遗命,引发内部矛盾;右谷蠡王颠倒黑白,失去民心,可见不讲诚信、违背正义,会破坏内部的团结,失去民众的支持,最终难以维持稳定的发展。?
想当初,霍光与上官桀关系那是非常的亲密友好。霍光每次休假外出时,上官桀就代替霍光处理朝政事务。除此之外呢,霍光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两人生下一个女儿,此时已经五岁了。这上官安呢,就想通过霍光的关系将这个女儿送入宫中,但霍光认为她年纪太小,就没有同意。这时的盖长公主与她的门客河间人丁外人私通,而上官安向来与丁外人的关系很好,于是就劝丁外人说:我的女儿容貌端正,如果能得到长公主的帮助,入宫成为皇后,我们父子在朝中为官就有依靠了,此事能否成功就全在您了。而按照汉朝的惯例,通常以列侯的身份娶公主为妻的,您还愁不能封侯吗?丁外人听了很高兴,回去就将此事告诉了长公主。长公主听完觉得他说的非常有理,于是就下诏召上官安的女儿入宫为婕妤,并任命上官安为骑都尉。?
从历史故事中要明白利益的交换容易兹生祸端,上官安为了自己的私利借丁外人打通与盖长公主的关系,将女儿送入宫中,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规则,看似谋得一时好处,实则埋下了权力争斗的隐患,这警示人们不可为利益违背原则,破坏规则。
公元前83年,春季三月,朝廷下诏册立上官氏为皇后,并大赦天下。?
此时西南夷的姑缯、叶榆再次背叛了朝廷,朝廷就派水衡都尉吕辟胡率领益州的军队前去讨伐。但是吕辟胡却按兵不动,导致蛮夷杀死了益州太守,并乘胜与吕辟胡交战,此战,汉军战死以及淹死的士兵达到了四千多人。到了冬季,朝廷又派大鸿胪田广明率军前去讨伐叛军。?
就在朝廷派出军队讨伐叛军的时候,廷尉李种却因故意纵容犯有死罪的罪犯被处死。?
就在这一年,上官安被朝廷任命为车骑将军。??
到了公元前82年,春季正月,朝廷就下令追尊皇上的外祖父赵父为顺成侯。同时给顺成侯的姐姐赵君姁赐予了二百万钱、奴婢和宅第以用来充实她的家产,赵家的兄弟们也按亲疏关系分别受到了赏赐,但没有人在朝中任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资治通鉴新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