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第801章 空谷幽兰(1)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第801章 空谷幽兰(1)

作者:姒洛天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1 20:20: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七月,天津卫的日头毒得像要把人烤出油来。唐鹤童蹲在南门外天后宫的旗杆底下,手里攥着半块啃剩的杂面窝头,眼睛却死死盯着街对面那家挂着“西洋钟表修理”招牌的铺子。

铺子门脸不大,两扇榆木门板被晒得发脆,门楣上的铜招牌倒擦得锃亮,阳光一照,晃得人眼晕。唐鹤童今年十四,个子蹿得快,肩膀却还窄,一身洗得发白的短打外头罩着件浆过的蓝布衫,袖口磨出了毛边,裤脚却仔细地挽到膝盖,露出两条结实的小腿——这是他爹还在时教的规矩,穷归穷,身上得利落,别让人看扁了。

他蹲在这里已经快一个时辰了。不是为了看西洋钟表,是为了等里头那个姓黄的掌柜。

三天前,唐鹤童在侯家后码头帮人扛货,听见两个脚夫闲聊,说这黄掌柜不简单,夜里常在后院摆弄些“邪门玩意儿”,有回半夜起夜,看见后院飘着蓝火,还听见铜铃声,吓得尿了裤子。这话要是旁人听了,顶多当个笑话,可唐鹤童不一样——他爹唐守义,生前就是吃“异术”这碗饭的。

唐守义是河北沧州人,年轻时在龙虎山当过三年杂役,没学到什么高深道法,却识得些符箓,懂点粗浅的“炁”功,平日里帮人看看风水,画几道驱邪的符,混口饭吃。去年冬天,义和团进天津,唐守义被几个拳民拽去“作法”,说是要请“天兵天将”挡洋人的子弹,结果洋人的火枪一响,拳民跑了,唐守义却被流弹打中了胸口,没撑到第二天。

临死前,唐守义把唐鹤童叫到跟前,从枕头底下摸出个油布包,里头裹着一本线装的《炁要略》,还有一枚青铜铃铛。他攥着唐鹤童的手,声音气若游丝:“童儿,爹没本事,没教你真东西……这书你留着,慢慢看,能懂多少是多少。记住,‘炁’这东西,能救人,也能害人,不到万不得已,别在旁人面前露……还有,碰见戴‘太极图’玉佩的人,躲远点,那是‘异人’里的门道,咱们惹不起……”

话没说完,人就没气了。

唐鹤童把那本《炁要略》翻来覆去看了半年,里头的字认不全,只能对着插图瞎琢磨。他试着按书里说的,盘膝坐好,“意守丹田”,可除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没别的感觉。直到上个月,他在河边帮人捞东西,脚滑掉进水里,眼看要沉底,脑子里突然闪过书里的一句话:“危急时,聚炁于涌泉,可借水之力”,他下意识地照着做,脚底下竟真的像踩了块石头,硬生生浮了起来。

从那以后,唐鹤童就知道,爹没骗他,这世上真有“异人”,真有“炁”。他蹲在这里等黄掌柜,就是想问问,这“异人”的门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得活下去,光靠扛货,迟早得累死,要是能学爹那样的本事,至少能混口安稳饭吃。

街面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挑着担子卖西瓜的,推着小车卖茶汤的,还有穿着短褂、摇着蒲扇的闲人,三三两两地聚在树荫下聊天,说的无非是洋人的兵舰又停在大沽口了,义和团的大师兄被砍了头,还有哪家的姑娘被洋毛子抢了去。唐鹤童听着,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他爹就是这么没的,可他连报仇的本事都没有。

正想着,对面铺子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唐鹤童赶紧低下头,用草帽遮住脸,只留着一道缝往外看。

出来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件藏青色的绸缎马褂,袖口挽着,露出手腕上一串油光锃亮的核桃。他脸膛发红,下巴上留着山羊胡,手里端着个紫砂茶壶,走到门口的台阶上,慢条斯理地漱了漱口,又掏出块白帕子擦了擦嘴。正是黄掌柜。

唐鹤童深吸一口气,把手里的窝头塞进怀里,拍了拍身上的土,刚要起身,却看见黄掌柜突然皱了皱眉,朝他这边看了过来。

唐鹤童心里一紧,赶紧又蹲下,假装系鞋带。他能感觉到,黄掌柜的目光像带着钩子,在他身上扫来扫去。过了一会儿,他听见黄掌柜的声音:“那小孩,你蹲在那儿干嘛?”

唐鹤童的心跳得飞快,手心里全是汗。他想跑,可脚像灌了铅,挪不动。他知道,这是“炁”的感应——黄掌柜肯定察觉到他身上有微弱的“炁”了,就像爹当年能一眼看出谁身上“不干净”一样。

他硬着头皮站起来,转过身,朝黄掌柜拱了拱手,声音有点发颤:“黄掌柜,我……我想跟您学本事。”

黄掌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嘴角的山羊胡翘了起来:“学本事?我这儿是修钟表的,你想学修钟表?”

“不是,”唐鹤童咬了咬牙,把怀里的油布包掏出来,打开,露出那本《炁要略》和青铜铃铛,“我想学这个——学怎么用‘炁’。”

黄掌柜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盯着那本书和铃铛,又看了看唐鹤童,沉默了片刻,说:“你爹是谁?”

“我爹叫唐守义,去年冬天没的。”唐鹤童低着头,声音有点哽咽,“他以前在沧州那边,帮人看风水,画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人之下,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黄掌柜“哦”了一声,眼神缓和了些。他朝唐鹤童招了招手:“进来吧,别在门口杵着,让人看见不好。”

唐鹤童心里一喜,赶紧跟着黄掌柜进了铺子。铺子里头比外头凉快,迎面摆着个玻璃柜台,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钟表,有怀表,有座钟,还有几架西洋自鸣钟,指针“滴答滴答”地走着,声音清脆。柜台后头是个小桌,桌上摆着放大镜、小镊子、螺丝刀,还有一堆零件。

黄掌柜把唐鹤童带到里屋。里屋更小,摆着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个铜制的香炉,里面插着三炷香,烟丝袅袅,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檀香。

“坐吧。”黄掌柜指了指八仙桌旁的凳子,自己则坐在对面,端起茶壶喝了一口,“你爹唐守义,我倒是听说过。沧州那边的‘散修’,没什么门派,为人还算本分。”

“散修”?唐鹤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有点懵。

黄掌柜看他不懂,解释道:“咱们这些会用‘炁’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有门派的,比如龙虎山、武当山,还有南方的‘四家’,这些是‘名门正派’;另一种就是你爹这样的,没拜师,自己摸索着学,叫‘散修’。散修没靠山,没传承,本事大多不高,活得也辛苦。”

唐鹤童点点头,心里更坚定了要学本事的念头:“黄掌柜,我知道我爹本事不行,可我想学好。我不怕辛苦,您要是肯教我,我给您打杂,不要工钱。”

黄掌柜笑了笑,摇了摇头:“学‘炁’不是打铁,光不怕辛苦没用。得看‘根骨’。你把右手伸出来,我看看。”

唐鹤童赶紧伸出右手,掌心朝上。他的手不大,却很结实,指关节有点粗,那是常年扛货、干活磨出来的。

黄掌柜伸出两根手指,搭在唐鹤童的手腕上。唐鹤童能感觉到,黄掌柜的手指有点凉,还带着一股微弱的暖流,顺着他的手腕,慢慢往上走,走到胳膊肘,又绕了回来。

过了一会儿,黄掌柜收回手,皱着眉,没说话。

唐鹤童心里咯噔一下:“黄掌柜,我……我根骨不行吗?”

“不是不行,是有点怪。”黄掌柜端起茶壶,又喝了一口,“你身上的‘炁’,比一般的散修子弟要足,可太散,像没扎下根的草,东飘西荡的。按说,你爹没教你正经的吐纳法门,你不该有这么多‘炁’才对。”

唐鹤童想起上个月掉水里的事,赶紧说:“上个月我掉进海河,快淹死的时候,脑子里突然闪过我爹书里的话,照着做,就浮起来了。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身上好像有股劲儿,有时候搬东西,比以前省力多了。”

黄掌柜眼睛一亮:“哦?‘临危开窍’?这倒是少见。看来你是个‘通炁’的好苗子,就是没人引路子,把‘炁’给练杂了。”他顿了顿,又说:“这样吧,我先教你一套最基础的吐纳法门,叫‘四平桩’,你每天早上起来练一个时辰。练三个月,要是能把‘炁’聚起来,我再教你别的。”

唐鹤童大喜过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就要磕头。黄掌柜赶紧把他扶起来:“别来这套虚的。我教你,不是白教。第一,你得帮我看着铺子,白天帮我打扫卫生,整理零件;第二,我教你的东西,不许在外人面前露,尤其是不能让‘官府’和‘洋人’知道——现在这世道,‘异人’的身份,是祸不是福。”

“我记住了!”唐鹤童用力点头,眼睛里闪着光。他终于有机会学真本事了,爹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高兴的。

接下来的日子,唐鹤童就住在了铺子的里屋。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在后院的空地上练“四平桩”。所谓“四平桩”,就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手抬到胸前,掌心相对,像抱着个球,然后闭上眼睛,按照黄掌柜教的口诀,“鼻吸鼻呼,意守丹田”。

刚开始练的时候,唐鹤童总觉得别扭,膝盖酸,胳膊沉,不到一刻钟就想放弃。可一想到爹的死,想到自己要是没本事,迟早得饿死,他就咬牙坚持下来。渐渐地,他能感觉到,身上那股散散的“炁”,慢慢往肚子里聚,像揣了个暖炉,舒服得很。

白天,他就在铺子里帮黄掌柜打杂。黄掌柜修钟表的手艺很好,不管多复杂的西洋钟,到了他手里,摆弄几天就能走得准准的。唐鹤童没事的时候,就趴在旁边看,有时候黄掌柜会教他认零件,告诉他哪个是齿轮,哪个是发条,哪个是游丝。唐鹤童学得很认真,他觉得,不管是修钟表,还是练“炁”,都是本事,多学一点,没坏处。

有时候,会有一些奇怪的客人来铺子。这些人穿着打扮和普通人没两样,可唐鹤童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有和黄掌柜、和自己一样的“炁”。这些人来的时候,黄掌柜会把唐鹤童打发到后院,自己和客人在里屋说话,声音压得很低,唐鹤童只能隐约听见几个词,比如“龙虎山”、“四家”、“洋人的法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人之下,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一回,一个穿着黑色短打的男人来铺子,手里提着个木盒,神色匆匆。黄掌柜把他让进里屋,关上门。唐鹤童在后院练桩,隐约听见里屋传来争吵声,还有“炁”碰撞的声音,像风吹过窗户纸。过了一会儿,男人走了,脸色很难看,黄掌柜送他到门口,眉头皱得很紧。

唐鹤童凑过去,小声问:“黄掌柜,他是谁啊?”

黄掌柜叹了口气:“是‘北派’的散修,叫赵三。他想让我帮他修一件‘法器’,是个西洋十字架,说是能挡‘炁’。可那十字架上沾了‘阴炁’,我要是修不好,会惹祸上身。”

“阴炁?”唐鹤童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嗯,”黄掌柜点了点头,“‘炁’分两种,一种是‘阳炁’,就是咱们身上的,还有天地间的清气;另一种是‘阴炁’,藏在坟地、老宅子这些地方,要是沾了,轻则生病,重则丢命。那赵三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十字架,上面的阴炁很重,我可不敢碰。”

唐鹤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对“异人”的世界又多了几分敬畏。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十月。天津的天气冷了下来,街上的行人都穿上了棉袄。唐鹤童练“四平桩”已经三个月了,他能清楚地感觉到,丹田处的“炁”越来越足,有时候运起“炁”,能把水缸里的水抬起来半尺高。

黄掌柜检查了他的“炁”,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我预想的要快。看来你确实是个好苗子。从明天起,我教你画‘引气符’。”

“引气符?”唐鹤童眼睛一亮。

“嗯,”黄掌柜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黄纸,一支狼毫笔,还有一小碟朱砂,“‘引气符’是最基础的符箓,能帮人聚拢‘炁’,也能用来探测周围的‘炁’。画符有讲究,‘笔要稳,墨要匀,心要静’,一点都不能错。”

他拿起笔,蘸了蘸朱砂,在黄纸上一笔一划地画了起来。唐鹤童凑在旁边看,只见黄掌柜的手很稳,笔尖在纸上移动,没有一点停顿,朱砂的颜色均匀,线条流畅。画到最后,黄掌柜笔尖一顿,嘴里念了句口诀:“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引!”

话音刚落,黄纸上的符箓突然闪过一丝红光,随即又恢复了原样。

“成了。”黄掌柜把符递给唐鹤童,“你试试,把‘炁’输进去,看看能不能感觉到什么。”

唐鹤童接过符,按照黄掌柜教的,将丹田处的“炁”慢慢输进符里。刚一接触,他就感觉到,符纸像活了一样,一股暖流顺着他的手指,传到他的脑子里。他闭上眼睛,竟能“看见”铺子里的情况——柜台后的钟表,桌上的茶壶,甚至后院的那棵老槐树,都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这……这也太神奇了!”唐鹤童惊讶地叫了出来。

黄掌柜笑了笑:“这不算什么。等你本事高了,还能用法符找人、驱邪、甚至伤人。不过,你记住,符箓是‘术’,‘炁’才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炁’,再好的符箓也没用。”

接下来的日子,唐鹤童开始学画符。刚开始,他总画不好,要么线条歪了,要么朱砂蘸多了,画出来的符一点反应都没有。黄掌柜也不着急,只是让他多练。唐鹤童每天除了练桩,就是画符,一张接一张,手指都磨出了茧子。

有一天晚上,唐鹤童画符到深夜,终于画出一张能闪过红光的“引气符”。他高兴得睡不着,拿着符在后院转,想试试符的效果。就在这时,他听见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的喊叫声。

“救火啊!洋人的教堂着火了!”

“快!快拿水!”

唐鹤童心里一惊,赶紧跑到门口,扒着门缝往外看。只见街对面的方向,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浓烟滚滚,能听见木头燃烧的“噼啪”声,还有人的哭喊声、咳嗽声。

“怎么回事?”黄掌柜也被吵醒了,走了出来,皱着眉看着火光。

“好像是洋人的教堂着火了。”唐鹤童说。

黄掌柜脸色一变:“不好,怕是义和团的人干的。这几年,义和团和洋人闹得凶,去年刚被镇压下去,怎么又冒出来了?”他顿了顿,又说:“童儿,你在铺子里待着,别出去。外面乱,小心出事。”

唐鹤童点点头,可心里却有点不安。他想起爹就是被义和团的人拽去“作法”才死的,对这些人没什么好感,可洋人的所作所为,他也听说过——抢东西,杀百姓,无恶不作。

就在这时,他看见几个穿着义和团服饰的人,举着大刀,从街上跑过,嘴里喊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身后,跟着一群老百姓,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扁担,乱糟糟的,朝教堂的方向跑去。

突然,一个小孩从人群里跑了出来,大概五六岁,穿着红棉袄,哭得撕心裂肺:“娘!娘!等等我!”

一个义和团的人回头,看见小孩,不耐烦地一脚踹过去:“哭什么哭!再哭,把你也扔到火里去!”

喜欢一人之下,烽火铸铁请大家收藏:()一人之下,烽火铸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