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燕山奇谭录 > 第113章 初露锋芒

燕山奇谭录 第113章 初露锋芒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8 13:23: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大唐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中,时光静静流淌,见证着储君的茁壮成长。太子李适,在李亨精心的培养与教导下,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历经风雨洗礼,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多年来,李适紧紧跟随李亨参与朝政,在纷繁复杂的政务处理中,不断磨砺自己,已然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与非凡的智慧,赢得了大臣们的由衷认可和百姓的真心拥护。

这一日,大明宫的宣政殿内,气氛凝重而庄严。李亨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沉稳,目光扫视着殿下群臣。殿下,大臣们神色各异,正为一件棘手之事争论不休。原来,近期黄河流域部分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陷入极度困境,急需朝廷施以援手,然而赈灾钱粮的调配却成了难题。

户部尚书率先出列,脸上满是忧虑,拱手奏道:“陛下,此次黄河流域旱灾严重,受灾范围广,估算所需赈灾钱粮数额巨大。但国库近来在各项工程及军备上耗费颇多,储备已不如以往充裕,若要全力赈灾,恐对其他政务的开展产生影响。”

李亨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问道:“依爱卿之见,该如何应对?”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迟疑道:“陛下,臣以为或许可先从临近灾区且收成较好的州县调拨部分钱粮应急,同时向富商大贾募集善款,以解燃眉之急。”

这时,工部尚书却站出来反对:“陛下,临近州县虽收成尚可,但也有各项工程建设及民生事务需用度,贸然调拨钱粮,恐影响当地发展。再者,向富商大贾募集善款,恐他们阳奉阴违,难以达到预期数额。”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就在此时,一直静静聆听的太子李适向前迈了一步,恭敬地向李亨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亨看着李适,目光中带着期许,说道:“吾儿但说无妨。”

李适清了清嗓子,沉稳地说道:“父皇,诸位大人。儿臣认为,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行动以解百姓于水火。国库钱粮虽紧张,但可先划出一部分作为启动资金,用于购买急需的粮食和物资运往灾区。同时,对于临近州县,不必直接调拨钱粮,可鼓励他们以粮食等实物形式支援灾区,朝廷日后以其他方式予以补偿,如此既不影响当地财政,又能快速提供援助。”

李适稍作停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在认真聆听,便继续说道:“至于富商大贾,朝廷可颁布相应的奖励政策,对捐款捐物者给予荣誉表彰,如授予匾额、封赐名号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可组织各地的义演、义卖活动,号召百姓共同参与,汇聚民间力量。如此多管齐下,或可解决此次赈灾难题。”

李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点头道:“吾儿此计甚妙,既考虑到了各方利益,又能迅速有效地开展赈灾工作。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户部尚书说道:“太子殿下此策周全合理,臣等佩服。如此,赈灾工作可有更妥善的安排。”

李亨看着李适,欣慰地笑道:“吾儿经此磨练,已能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政务,实乃大唐之幸。就依太子之计,即刻着手安排赈灾事宜。”

李适恭敬地说道:“父皇过奖,儿臣定当尽心尽力,确保赈灾工作顺利进行。”

数日后,在李适的亲自监督与安排下,赈灾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满载着粮食和物资的车队日夜兼程运往灾区,各地百姓积极响应义演、义卖活动,富商大贾们也纷纷慷慨解囊,为赈灾贡献力量。

在灾区,百姓们看着源源不断运来的救灾物资,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老者跪在地上,向着长安的方向叩拜道:“感谢陛下,感谢太子殿下的大恩大德,让我们在这艰难时刻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李亨正与大臣们商讨着另一件重要事务——与西域某国的贸易协定。

礼部尚书奏道:“陛下,西域某国此次遣使前来,希望与我大唐签订更为全面的贸易协定,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扩大贸易规模。但其中涉及诸多条款,需谨慎斟酌。”

李亨看向李适,问道:“吾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适思索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与西域各国加强贸易往来,于我大唐有利。一方面,可促进经济繁荣,增加国家税收;另一方面,也能增进文化交流,提升大唐影响力。然而,在签订协定之时,必须谨慎对待各项条款,确保我大唐利益不受损害。”

李亨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李适接着说道:“对于通商口岸的开放,应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之处,便于货物的集散与运输。同时,要制定严格的贸易规则,规范双方商人的行为,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在关税方面,既要考虑吸引外商,又要保护国内产业。此外,还可借助此次贸易协定,引进西域的先进技术和特色物产,丰富我大唐的市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燕山奇谭录请大家收藏:()燕山奇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臣们听后,不禁对李适的见解暗自赞叹。一位老臣说道:“太子殿下对贸易之事见解独到,思虑周全,实乃我大唐之福。”

李亨欣慰地笑道:“有吾儿如此,朕心甚慰。此次贸易协定的谈判,便由太子牵头,诸位爱卿协助,务必达成一份对双方都有利的协定。”

李适领命道:“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

在李适的带领下,大唐与西域某国的贸易协定谈判进展顺利。经过多轮磋商,双方最终达成了一份互利共赢的协定。消息传来,长安城一片欢腾,商人们纷纷期待着贸易规模扩大后带来的新商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适在处理朝政事务中愈发得心应手,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处理地方政务纠纷,还是应对外交事务,他都能以沉稳的态度和明智的决策赢得大臣们的赞誉和百姓的拥护。

在一次地方官员述职会上,一位来自偏远地区的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我属地多山地,交通不便,百姓生活困苦,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因运输困难难以开发利用,恳请朝廷给予支持。”

李适听后,关切地问道:“依你之见,如何解决交通难题?”

地方官员回答道:“殿下,若能修建一条通往外界的官道,便可解决运输问题,但所需费用巨大,地方难以承担。”

李适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乎当地百姓生计,必须加以解决。朝廷可先拨付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道路修建,同时鼓励当地百姓参与工程建设,以工代赈,如此既能解决百姓暂时的生计问题,又能加快工程进度。此外,可吸引商贾投资矿产开发,待道路建成、矿产盈利后,再逐步偿还朝廷资金。”

李亨听着李适的安排,满意地对大臣们说道:“太子处理政务,既能体恤百姓,又能兼顾长远发展,实乃大唐之栋梁。”

大臣们齐声附和:“陛下圣明,太子殿下英明。”

太子李适在参与朝政的过程中,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拥护。他如同大唐未来的希望之光,正以坚定的步伐,为大唐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预示着大唐在他的引领下,将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喜欢燕山奇谭录请大家收藏:()燕山奇谭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