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武学宗师张三丰 > 第二十章 正道

武学宗师张三丰 第二十章 正道

作者:浮沉随他客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09-18 23:09: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修罗教教主「血手人屠」敖烈在鄱阳湖设下「九幽冥火阵」,以三百童男童女为阵眼,湖面漂满刻着生辰八字的纸人灯笼。张三丰踏波而来时,阵中突然腾起百丈高的血焰,空中浮现出修罗鬼面,每只鬼眼都嵌着一颗活人心脏。

“老道今日便教你何谓天道!”

张三丰双掌推出太极云手,湖面顿时翻涌成阴阳鱼形态。他指尖掐诀唤来春雷,第一道天雷劈碎阵眼纸人,第二道天雷震碎血焰鬼面,第三道天雷直劈敖烈面门。那妖人祭出本命血幡抵挡,却见张三丰袖中飞出真武大帝御赐的「水火令牌」,令牌上「斩邪除妖」四字化作火蛇水龙,将血幡绞成碎片。

三百童男童女被救醒时,敖烈已化作焦尸坠入湖底。张三丰望着孩子们颈间的修罗铜铃,忽然以指代刀在铃面刻下「平安」二字——从此这些铜铃不再是邪物标记,竟成了百姓家中的镇宅护身符。

西域传来噩耗:修罗教在昆仑山寒潭豢养「饕餮之眼」,以万人眼球为食,但凡靠近寒潭者,双目必被吸走化作妖物口粮。张三丰抵达时,寒潭上空悬浮着密密麻麻的眼球,每个眼球都映着修罗教的血色图腾。

老道长解下腰间酒葫芦倒置,葫芦里竟倒出昆仑雪水——原是他三年前在玉虚峰采集的无根之水。雪水泼向寒潭瞬间,水面浮现出《黄庭经》金光字迹,那些妖异眼球纷纷爆裂,化作黑色脓水渗入冰层。

潭底突然传来怒吼,一只覆满鳞片的巨手破土而出,掌心赫然生长着十二只瞳孔。张三丰足踏冰面施展「梯云纵」,青锋剑在月光下划出三百六十道剑花,每道剑花都精准刺中一只瞳孔。当最后一只瞳孔被刺穿时,寒潭冰层轰然裂开,露出潭底堆积如山的人骨,骨堆最上方插着修罗教的「摄魂幡」。

“业障既除,老道送你们归乡。”

张三丰以剑指挑起摄魂幡,咒语声中幡面化作万千纸鹤,每只纸鹤都驮着一枚眼球飞向中原——那些都是客死异乡的游子之眼,如今终于能魂归故里。

中秋佳节,紫禁城突然闹起「鬼打墙」:御花园的牡丹竟开出惨白花朵,每朵花中都映着被修罗教害死的冤魂面孔。朱棣夜不能寐,恍惚间见无数黑影在宫墙上游走,黑影腰间都系着修罗铜铃。

三更时分,张三丰破窗而入,手中拂尘扫过之处,妖异牡丹花瞬间凋零,化作的丹朱之色。“陛下可知,为何修罗教敢在天子脚下作祟?”老道长指了指御案上的《皇舆全览图》,图中漠北、东海等地都被朱砂点红,正是修罗教当年设阵之处。

朱棣惊觉:“莫非朕命人绘制舆图时,被邪教混入了......”

“正是。”张三丰指尖掠过舆图,那些正常的朱砂红点突然渗出黑血,“他们以陛下生辰八字为引,借舆图灵气炼制‘山河血魂阵’,妄图将陛下与天下苍生同困于邪阵之中。”

老道长挥剑斩断舆图四角,殿外忽然狂风大作,无数铜铃碎渣被卷上夜空,化作点点星光。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宫殿时,朱棣发现御案上多了一枚刻着“止杀”的玉佩,而张三丰的身影已消失在宫墙之外。

冬至那日,张三丰被引入修罗教总坛「幽冥鬼府」。地宫深处,敖烈竟借尸还魂,周身缠绕着成百上千怨魂凝成的黑蟒。“张邋遢,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妖人挥手间,无数骨箭从墙壁射出,每支骨箭都刻着被他害死之人的名字。

“怨魂归位,邪不胜正!”

张三丰突然撕开道袍,露出内里绣着的百寿图——每道寿纹都是他历年救下的百姓生辰八字。寿图化作金色光罩挡住骨箭,青锋剑则如活物般游走,将黑蟒怨魂一一度化。敖烈惊恐欲逃,却见地宫四壁浮现出自己历年犯下的杀孽影像,每桩罪孽都化作锁链缠住他的四肢。

“你以为操控邪术便可超脱因果?”张三丰剑指抵住敖烈眉心,“看清楚了,这便是天道!”

话音落时,地宫顶部塌陷,阳光如利剑般穿透黑暗。敖烈在强光中化作飞灰,唯有他胸前的修罗教令牌滚落在地,牌面“修罗”二字竟逆转为“修罗”——原来邪教所修,不过是自毁之路。

江湖传言,那日之后,张三丰再未现身。但每逢天灾**,总有人看见一位邋遢老道踏云而过,他袖中铜铃轻响,便有清风驱散邪祟,细雨洗净戾气。而朱棣终于明白:真正的天道,从来不是帝王权术,而是民心所向,是这世间千万个“张三丰”用剑与血守住的人间正道。

永乐年间,张三丰于太和山结庐修行。此山层峦叠翠,却常年有阴云盘桓天柱峰,偶有山民见深潭中隐现赤鳞巨蟒,吞云吐雾间竟似有修罗教符印闪烁。老道长负剑观星七日,忽于雷雨中大笑抚掌:“非真武不足当之!“

那日午后,张三丰携弟子王宗岩登上天柱峰顶。山风骤起时,他以剑指划破掌心,鲜血在云雾中写成“武““当“二字——“武“字如玄龟负剑,“当“字似白蛇盘鼎,正是北方玄武七宿之形。“此山当镇北方邪气,就叫'武当'!“话音落处,四海云动,原本阴晦的深潭突然腾起巨浪,浪中浮现出真武大帝法相:披发跣足,仗剑踏龟蛇,背后金光映出“荡魔天尊“四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武学宗师张三丰请大家收藏:()武学宗师张三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宗岩惊见山腰间缭绕的黑雾竟化作“修罗“二字,忙问:“师父可是早已知晓邪教在此设阵?“张三丰拂袖间斩落一片黑云,只见云絮里裹着数百枚修罗铜铃:“此山龙脉与北极紫微垣相连,邪教妄图以'地脉血阵'贯通幽冥,老道今日便借真武之名,断其邪念。“

三日后,武当山首座道坛落成。张三丰身披真武大帝御赐的水火绛衣,在坛前摆下先天八卦阵,阵眼处供奉着从寒潭中取出的玄龟化石。当第一柱檀香燃起时,天际忽然裂开金光,玄龟白蛇虚影自云端而降,蛇信吐出《北斗经》真文,龟甲上则浮现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宝诰。

山脚下围观的百姓忽见潭水倒卷成柱,柱中竟裹着被封印的修罗教妖人。张三丰以剑指凌空画符:“玄武在此,邪祟速退!“符印落入潭中,化作万千道金光锁链,将妖人连同铜铃一并镇入湖底。刹那间云开雾散,天柱峰头浮现出紫色云气,正是道家“紫霄垂福“之兆。

消息传入紫禁城,朱棣拍案称奇:“朕正欲大修武当,以谢真武护佑靖难之功,此乃天意!“遂下《大岳太和山志》,昭告天下将太和山更名武当,并钦定武当山为“皇室家庙“。工匠进山时,竟在天柱峰发现天然形成的“真武坐像“石纹,石旁还插着张三丰的青锋剑——剑柄上系着纸条,写着“武挡邪魔,当立正道“。

十年后,武当山建成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朱棣亲题“治世玄岳“匾额。而山腰间的深潭早已化作明镜般的“灵应池“,池底隐约可见铜铃堆积如小山,每当暴雨来临,铃声与雷声相和,竟似有千万人齐诵“真武荡魔“之声。

江湖人都说,武当山的每一块岩石都刻着张三丰的剑痕,每一缕山风都带着玄武神的护佑。而那“武当“二字,不再只是一座山的名字,更成了天下正道的图腾——只要有邪祟作祟之处,就有武当剑仙的传说,如紫霄般破云而来。

喜欢武学宗师张三丰请大家收藏:()武学宗师张三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