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天织声脉 > 第292章 公约修订

天织声脉 第292章 公约修订

作者:江之心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时间:2025-11-08 10:25: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四界和声文化节落幕未久,和声文化馆的展品前仍不时有修士驻足,跨界交流的热潮席卷万源,声能调配与声脉稳定器的普及让修士们实力稳步提升,界外巡查据点也因稳定的能量供应愈发稳固。但联盟总部的议事厅内,沈砚指尖划过光幕上的界外巡查报告,眉头却悄然蹙起。

“诸位请看,”他将光幕转向众人,上面清晰呈现着几组数据与案例,“界外混沌区的暗脉残余虽已收敛,但近期出现了新的问题。部分修士为快速提升修为,在界外滥采野生脉晶,甚至私自抽取能量裂隙的脉气,导致局部脉气失衡,引发小规模能量乱流;还有修士将声脉稳定器改造为攻击器具,借助光声能控技的结界特性,捕杀异声能生物时过度破坏周边环境,甚至波及其他巡查修士的安全。”

声衡面色凝重地补充:“声能技术的普及是把双刃剑。之前的《和声公约》主要围绕四界内部的能量分配与修士行为规范制定,并未涉及界外脉资源保护与声能技术的使用边界。如今跨界活动日益频繁,界外探索范围不断扩大,这些空白必须填补,否则能量失衡的隐患会持续扩大,甚至可能重蹈暗脉作乱的覆辙。”

青芜怀中的和声花轻轻颤动,花瓣上的白芒微微黯淡:“和声之道,贵在平衡。滥采脉资、滥用声技,既是对界外生态的破坏,也是对‘和声’理念的背离。修订《和声公约》,增补‘界外脉护’与‘声技伦理’相关条款,已是刻不容缓。这不仅是约束修士行为,更是守护万源的长远根基,让能量共享、技术共进的成果真正惠及四界。”

联议会一致同意启动公约修订工作,明确由沈砚、青芜、声衡牵头定稿,同时面向四界征集意见,尤其邀请有界外巡查经验、参与过声能技术研发的修士提供实操建议。消息传开后,林夏第一时间整理了一份详细的意见书。她不仅深度参与过声脉稳定器的研发,更曾多次跟随巡查队前往界外据点执行任务,亲眼目睹过滥采脉晶对界外生态的破坏,也深知声能技术若脱离规范,可能引发的连锁风险,这些一线经历让她的意见更具实操性。

三日后,修订工作正式启动。联盟总部的议事厅内,光幕上投射着原版《和声公约》的条文,沈砚、青芜、声衡围坐案前,林夏手持意见书,侍立一旁准备补充说明。

“原版公约共十二条,核心围绕四界能量共享、修士互助、禁止内斗等内容。”声衡指尖轻点光幕,将公约条文逐条展开,“此次修订,需新增‘界外脉护’与‘声技伦理’两大板块,既要明确禁止性条款,更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与监管机制,让修士们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避免模糊表述留下执行漏洞。”

青芜率先提出“界外脉护”的核心原则:“界外混沌区的脉资源虽未被完全开发,但维系着特殊的生态平衡,是抵御暗脉残余与异声能扩散的天然屏障。条款需明确‘适度开采、循环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禁止无节制采集野生脉晶、抽取能量裂隙脉气,同时划定禁止开采的核心保护区,比如能量裂隙密集的‘脉源禁地’与异声能生物的迁徙廊道,这些区域一旦受损,恢复周期可能长达千年。”

沈砚点头附和:“还需建立‘双轨监测’机制。一方面依托和声连界网,在已探索的界外区域布设高密度脉气监测节点,实时监控脉气浓度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波动自动预警;另一方面要求所有进入界外开展采集、巡查活动的修士,必须佩戴联盟统一配发的‘脉能追踪器’,记录其活动轨迹、能量采集量与设备使用情况,返回后需提交详细报告,由专门的审核小组核实是否合规。”

林夏适时递上意见书:“我在界外巡查时发现,部分野生脉晶与周边地脉深度相连,盲目开采会导致地脉断裂,进而引发更大范围的能量紊乱。建议在条款中明确‘采补结合’的硬性要求,修士开采脉晶后,需在原地植入联盟特制的‘脉源恢复晶’,且植入过程需通过追踪器实时上传影像资料,确保执行到位;对于能量裂隙,严禁直接裸露抽取,仅可通过联盟认证的专用导流导管少量引流,引流总量不得超过裂隙自然生成量的三成,导管流量数据需实时同步至联盟总部监测系统,杜绝超额采集。”

她补充道:“部分界外区域地形复杂,监测信号可能出现衰减,建议在条款中加入‘巡查小队互助监督’机制,要求进入界外的修士至少三人组队,相互记录采集行为,返回后交叉验证报告,避免单人违规操作。”

声衡眼中闪过赞许之色:“采补结合与互助监督的思路,既兼顾了修士的合理需求,又强化了监管力度,甚好。我会安排技术弟子尽快完善脉源恢复晶与脉能追踪器的量产方案,将其纳入‘界外脉护’条款的强制配套措施,做到‘无设备不允许进入界外、无组队不允许开展采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织声脉请大家收藏:()天织声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初步敲定“界外脉护”的核心框架后,众人转而讨论“声技伦理”板块。这一部分直指声能技术的使用边界,既要避免技术滥用,又不能过度限制修士的创新与自保需求,尺度的把握尤为关键。

“声能技术的核心是‘助益’而非‘破坏’,从声能调配站到声脉稳定器,所有技术研发的初衷都是为了平衡能量、稳定脉气、辅助修炼。”青芜轻声说道,“因此‘声技伦理’必须明确底线:禁止将声能技术用于危害四界安全、破坏生态平衡、侵害他人权益等行为,同时严格规范声能设备的改造与传播,避免核心技术流入心术不正者手中。”

沈砚补充道:“具体而言,需明确三项核心禁令:一是禁止改造声脉稳定器、声能转换晶等公共设备作为攻击或控制类器具;二是禁止未经联盟审核,私自研发涉及大规模能量操控、异声能驯化的高风险声能技术;三是禁止向未获得联盟认证的修士传授光声能控技、地脉传导术等核心声技,防止技术滥用引发连锁风险。”

林夏结合研发与实操经验补充:“声能技术的伦理边界,需清晰区分‘自保’与‘滥用’,并设置明确的判定标准。比如巡查修士遭遇异声能生物攻击时,可使用声能结界自卫,但不得追击至其栖息地大规模捕杀,且自卫过程中能量使用量需在追踪器中留下完整记录,超出合理范围需向审核小组作出书面说明;研发新型声能设备时,需提前向联盟提交完整的技术方案、伦理评估报告与潜在风险预案,由专门成立的‘声技伦理评审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实验,且实验过程需有联盟监督员在场记录,确保全程合规。”

她强调:“声能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应遵循‘透明化、可追溯’原则。所有核心声能设备需统一编码,记录生产者、使用者信息,设备流转需及时备案;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数据需定期上传联盟数据库,便于后续追溯核查,避免私下开展高风险实验。”

声衡对此表示认同:“评审委员会的设立势在必行,成员应包含四界技术专家、资深巡查修士与生态学者,确保决策的全面性与公正性。同时需明确违规处罚梯度:轻度违规者,予以警告并没收违规设备;中度违规者,限制界外活动权限三年,禁止参与任何声能技术研发项目;重度违规者,如利用声能技术勾结暗脉、破坏核心保护区生态,直接废除修为,流放界外禁地,以儆效尤。”

讨论过程中,四界修士的反馈也陆续通过和声连界网汇总而来。凡界的巡查修士建议加入“界外采集限额制度”,根据修士修为等级与任务需求,设定差异化的脉晶采集上限;青蘅界的墨尘长老提议将“岩声刻技艺的使用规范”纳入声技伦理,禁止在界外珍稀岩石上雕刻可能干扰地脉流动的纹路;光声界的灵汐仙子则建议补充“声能技术传承备案制度”,所有传授者需记录学习者身份信息与学习内容,一旦学习者出现违规,传授者需承担连带责任,确保技术传承的规范性。

沈砚、青芜、声衡逐一梳理这些反馈,将合理建议融入条款草案。林夏则针对技术细节进行完善:比如明确不同类型声能设备的能量注入安全阈值,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暴走;规定脉能追踪器的强制校验周期,确保设备数据真实有效;补充“声技伦理宣誓制度”,所有从事声能技术研发与核心使用的修士,需定期宣誓恪守公约,违背誓言者将被取消相关资质。

十余日后,《和声公约》修订草案初步成型。新增的“界外脉护”板块共五条,涵盖开采原则、保护区划定、采补结合要求、双轨监测机制、违规处罚标准等内容;“声技伦理”板块共六条,明确声能技术的使用边界、研发审核流程、传承备案规范、评审委员会职责等条款,原版公约的部分条款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确保整体逻辑连贯、权责清晰。

草案通过和声连界网公示后,四界修士展开了为期七日的讨论。期间,有修士提出“部分界外区域的脉晶再生周期尚不明确,开采限额难以界定”,林夏随即联合星脉界的科研修士,整理出已探明界外脉晶的再生数据与生态影响评估报告,补充进草案附件,明确“未探明区域暂按最低限额执行,待监测数据完善后再行动态调整”;还有修士担忧“评审委员会的决策效率”,三人经商议后补充“常规审核需在三日内给出明确意见,紧急情况可启动临时评审通道,二十四小时内完成决策”,既保证审核的严谨性,又兼顾实际操作效率。

公示期结束后,修订工作进入最终定稿阶段。议事厅内,沈砚、青芜、声衡逐字逐句审阅草案,林夏在旁协助核对细节、补充技术参数。

“‘界外脉护’第三条,需补充‘脉能追踪器数据造假、擅自损毁者,视同滥采脉资,按中度违规加重处理’,增强条款的威慑力。”沈砚指尖划过光幕,补充具体处罚细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织声脉请大家收藏:()天织声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青芜则关注措辞的精准性:“‘声技伦理’第一条,将‘禁止滥用声能技术’修改为‘禁止利用声能技术实施危害四界安全、破坏生态平衡、侵害修士合法权益、勾结暗脉残余等行为’,明确列出违规行为的核心类型,避免模糊解读。”

声衡对技术监管细节进行把关:“附件中需补充所有声能核心技术的备案清单与设备编码规则,明确未经授权私自复制、传播核心技术者,与违规使用技术同罪,确保技术管控无死角。”

林夏根据三人的意见逐一修改草案,确保每一条款都兼具原则性与实操性,既能够约束修士行为,又不会过度限制正常的探索与研发活动。

最终定稿的《和声公约》共二十二条,分为“总则”“四界内规范”“界外脉护”“声技伦理”“违规处罚”“附则”六个部分。其中“界外脉护”明确了“无设备不外出、无备案不开采、无采补不离开”的铁律;“声技伦理”建立了“研发审核、传承备案、全程追溯、终身追责”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违规处罚部分则根据行为性质与危害程度,设置了梯度分明的处罚措施,确保条款的严肃性与可执行性。

公约通过和声连界网正式颁布,四界修士纷纷响应。凡界的巡查队第一时间组织全员学习,更换新型脉能追踪器;青蘅界的炼器修士主动回收已改造的声能攻击器具,严格按照公约规范开展创作;光声界的宗门将“声技伦理宣誓”纳入弟子入门必修课程;星脉界的科研修士提交了首批声能技术伦理评估报告,主动接受联盟监管。各地修士都清楚,这份公约是守护四界平衡的“安全阀”,也是让和声之道行稳致远的保障。

联盟总部随即启动公约执行配套工作:声衡派遣技术弟子分赴四界及界外据点,布设脉气监测节点,批量投放脉源恢复晶与脉能追踪器;声技伦理评审委员会正式成立,各地修士代表陆续到任,开始受理技术审核与违规举报;林夏则牵头整理了《公约实操指南》,结合一线案例解读条款细节,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图文手册,通过和声连界网传遍四界,方便修士们快速理解与执行。

半月后,界外三号巡查据点传来反馈:一名修士试图超额采集脉晶,并篡改脉能追踪器数据,被监测系统实时捕获,经评审委员会核实后,按公约规定没收其采集的脉晶与违规设备,限制界外活动权限三年,相关处理结果公开通报后,起到了极强的警示作用;此前因滥采导致脉气失衡的区域,在植入脉源恢复晶后,脉气浓度已稳步回升,局部能量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声脉带的联盟总部内,沈砚、青芜、声衡看着光幕上的执行数据,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光幕旁,林夏捧着修订后的《和声公约》副本,心中满是感慨:这份公约的诞生,凝聚着四界修士的共同期许,也标志着四界的治理从“能量共享”向“规则共建”迈出了关键一步。

青芜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份公约,是四界修士共同的行为准则,更是‘和声’理念的具象化。有了规则的守护,能量的平衡、技术的进步才能真正惠及万源,而非成为新的隐患。”

沈砚语气坚定:“公约的修订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随着四界探索的深入,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我们需建立公约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完善。但只要四界修士坚守‘和声’初心,恪守公约规范,万源的长治久安便有了最坚实的保障。”

此时,核心晶与光声古晶的共鸣之光愈发柔和,顺着和声连界网传遍四界,仿佛在为这份承载着平衡与希望的公约加持。《和声公约》的修订,不仅填补了界外活动与声能技术使用的规范空白,更将“和声”理念从能量、文化层面延伸到制度层面,让四界修士在共同的规则下,携手守护家园。

界外的巡查据点,修士们按公约规范开采、合理使用声能技术,异声能生物与修士的相处逐渐趋于平和;四界各地的声能技术研发有序推进,新的便民、利民设备不断涌现,却再也没有出现滥用技术、破坏生态的情况;和声文化馆内,修订后的《和声公约》副本被郑重陈列,与创世纹颂的脉石、声脉稳定器的初代原型相邻,成为四界修士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与精神象征。

万源大地,能量均衡,文化相融,制度完备。暗脉残余势力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四界修士的心愈发凝聚。这份修订后的《和声公约》,如同一条坚实的纽带,将四界紧密相连,也为即将到来的最终决战,筑牢了制度与人心的双重防线。而“和声”之道,也在能量、文化、制度的三重保障下,真正成为万源永续的核心力量。

喜欢天织声脉请大家收藏:()天织声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