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章 文武召聚议洛口

李密听罢,眉宇微舒,和气地说道:“将军所言,不能说全无道理。”叫他坐下,仍是问房彦藻等,“孝朗,诸公,你们都怎么看?雄信此议,你们以为如何?”

两人相继起身,一个杜才干,一个柳德义。

杜才干说道:“明公,单大将军所言,确有道理。臣亦以为,李善道近来虽大肆折腾,但其兵马疲惫,改制虽易,人心难服。臣亦以为,至少当下来说,对我军尚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柳德义说道:“正是。明公,李善道方与宇文化及血战经月,河北凋敝,黎阳、汲县尸骸未寒,他喘息未定,不思收拾人心,而便又行改制、整军之繁剧,更兼宇文化及余部西入魏郡,众犹数万,他下边还需要进一步进战,复冀北高昙晟趁机作乱,此诚其自顾不暇之秋!臣愚见,当此之际,他连自家后院都未必收拾干净,焦头烂额,哪还有余力威胁我军?”

他一挥袍袖,指向舆图上的洛阳城,精神昂扬,说道:“却反观我军,洛阳城破在即!王世充困守孤城,已如风中枯烛!城东、城北被我军重围,城中粮草殆尽,援军断绝,士卒离心离德!大王已调我数十万主力尽赴洛阳前线,只待部署完毕,雷霆一击,旬日内必克洛阳!

“而又只要洛阳一下,隋之王统既为明公所得,据天下腹心之地,西则关中易取,南则群雄影从,他李善道就算在河北闹翻了天,到的此时,不也还是唯束手就擒?”

杜才干接口说道:“明公,柳公言之极是。想这李善道,本田舍奴耳,粗莽之贼,翟让座前一隶卒也,虽其侥幸窃据河北,安能与公英名播於四海相比?臣愚见,其势眼下虽盛,终难持久。迟早是明公阶前一囚!臣以为,明公当务之急,乃急取洛阳,以问鼎天下。”

“柳、杜二公所言壮哉!”单雄信又起身来,踏前一步,积极地大声请战,“臣愿为攻洛阳之先锋,给臣三日,不,两日!定为明公先取下上春门!城门一破,洛阳便是明公的囊中之物!”

他胸脯拍得山响,豪气干云。

然而他这这副积极的态度,落入徐世绩眼中,徐世绩却不禁没人注意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赶在李密发觉之前,徐世绩赶紧将这情绪收敛,依旧谨小慎微的正襟危坐。

柳德义、杜才干、单雄信三人颇是乐观、急於求战的语声,激荡堂中。不管他们说的对不对,却眼见洛阳城破在即、急於攻克洛阳的这股狂热,至少略微冲散了点来自河北的阴霾。

李密微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诸公豪情可嘉。”再次询问房彦藻等,“孝朗、祖公,怎不言语?公等怎么看的?公等俱智谋之士,岂无高见?尽请言来。”

……

房彦藻与祖君彦对视一眼。

祖君彦眉头紧锁,起身说道:“魏公明鉴,臣以为,李善道绝非等闲。两个月前,他兵入河东,与李渊连番大战,虽未全胜,占据了河东南部数郡;随之,兵还河北,大败宇文化及,论以军略、其军将士之能战,实不可小觑。近日他在河北推行军政改制,更可见其志莫测!

“又裴矩、苏威诸隋故臣,或有谋略,或娴政务,俱负盛名於世,而竟悉归其麾下,愿肯从附,由此,越加可见,李善道此子,非常人也!其虽草莽出身,已具雄主之姿。

“更别说,他任薛世雄坐镇东郡,薛乃宿将,深通兵略;又以侯友怀为荥阳郡守!荥阳乃我洛口后方,他意欲何为?此乃明摆着要窥我腹心,断我与山东诸郡的联系。臣以为,万不可掉以轻心!针对此点,臣建议,当立即增派精兵,严防河内,同时火速派遣得力干吏,循抚荥阳、梁郡等地群臣,稳定后方人心!否则,臣恐山东或生大乱!”

他语速急促,条理分明,将河北一系列动作背后的致命威胁剖析得淋漓尽致。

终於听到一点有价值的建议了!

李密抚摸胡须,轻轻颔首,目光转向一人,说道:“细作探知,李善道在河东此战中,俘获了郑元璹,前不久,将他从河内专门调向东郡。子直,郑元璹此人,你熟悉与否?”

所问之人,是郑颋,“子直”为其字。

郑颋也是出身荥阳郑氏。

他没有兵略之才,能得李密重用,靠的是家族门第与他的声望,因适才他没出言。

闻得李密此问,郑颋答道:“回明公的话,郑元璹系鄙族北祖后裔,与臣系出同支,然非同房。其父郑译,为隋开国元勋,文皇帝曾言,‘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此明公当知。至若郑元璹,其人少在戎旅,尤明军法,长於言辞,颇有才干。”

他知李密询问郑元璹的原因是什么,只能是担心郑元璹可能会有助於薛世雄等招揽荥阳的士心,故简单地介绍了下郑元璹的能力之后,便将介绍的内容,转到了郑元璹及其家族在荥阳的影响力上,说道,“郑元璹其房,自洞林公以今,历仕诸代,世代二千石,在鄙郡根基深厚,亲友故旧遍布。一旦他到东郡,薛世雄有意窥我荥阳,他或将会有利於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荥阳郑氏的共祖为后燕时的太子詹事郑温。

郑温三子,分成了其族三支,这三子被他们的子裔各号“北祖”、“中祖”、“南祖”。

三支之下,又各分数房。郑氏北祖名叫郑晔,是郑温长子,其有六子,他这一支,便共六房,一子一房。“洞林公”,系郑晔的第三子,他这一房,号第三房,又以其名,号“洞林房”。如前所述,郑元璹就是出自“洞林房”,是郑洞林的直系子孙,是郑洞林的五代孙。

却这荥阳郑氏,三支子孙,北祖这一支最盛,南祖这一支次之。

北祖六房,其余五房不提,只说第三房洞林房,诚如郑颋所言,的确是由北魏而隋,世代簪缨,最低的官职都是一郡太守,太常卿、中书令、司空等等朝中显职也都不乏。

必须得说,薛世雄请调郑元璹为其与李密争夺荥阳士心的佐助,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李密听了郑颋的回答,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说道:“郑公,总攻洛阳之当下,荥阳关系我军后方,至关紧要,断不容失。如公所言,郑元璹在荥阳很有名声,我等就此,不可无有应对。我意,便劳公一遭,为我循抚荥阳、山东诸郡,何如?”

郑元璹是荥阳郑氏子弟,郑颋也是。论郑颋其房的历代仕宦,不比郑元璹房差;论当前身份,郑颋是李密的右长史,——尽管两人分属两个势力,但地位也比郑元璹高。用郑颋循抚荥阳等地,以减轻郑元璹的影响力,在士心上与李善道抗衡,正是一个对此的极好的应对之策。

却郑颋自无拒绝之理,躬身领命。

定下了此事,李密请他还席,重新看向房彦藻等,又一次地征询房彦藻的意见,说道:“孝朗,祖公的议论和担忧,深得我心。李善道其虽草莽,俨然小已有雄主之姿。卿对近日河北的这些事,究竟有何看法,何不细说一二,给我,也给在座诸公听上一听?”

房彦藻离席起身,恭谨地行了个礼,没有便就回答李密的点名问话,而是先环视了一圈堂中的众人,视线停落在一将身上,然后回答李密,说道:“明公,徐大将军与李善道不仅同乡,其父徐公现居贵乡,其姊徐氏现为李善道妾室,旧谊深厚,交往非浅。是以,徐大将军对李善道其人其性,必比臣等更为了解,对李善道现於河北正在做的这些事,也必比臣等更能有独到见解。臣愚见,明公何不就先问一问徐大将军,请徐大将军说说他的看法?”

他视线停落的这人,二十出头年纪,坐在单雄信下手,神色恭肃,可不就是徐世绩!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徐世绩身上。

李密面带微笑,目光也投向了徐世绩,微不可察地停顿了半瞬,眼光似乎在某一刻变得有些深沉,但很快,他就恢复了常态,温和地说道:“茂公,左长史说的是,我倒险些把你与李善道同乡此事给忘了。卿与李善道相熟,想来应对河北近来诸事,别有高见?你说说,就李善道大败宇文化及、军政改制、窥我荥阳诸举,你是何见?”

徐兰,这个听说最得李善道宠爱的妃子,是徐世绩的亲姐。其父徐盖,现居贵乡,并亦听说,李善道待其甚为敬重。这是徐世绩家里两个至亲,现与李善道的关系。另外,还有黄君汉降李善道的前车之鉴!徐世绩当於此际,迎着李密等的视线,内心深处是何想法、感受?

别人不能知晓。

李密和众人可以看到的,只是他从容地从席上站起了身,整束了下衣袍,毕恭毕敬地朝着李密行礼,继之,是他语调平稳的回答。他一开口,就令堂中诸人为之惊讶,李密为之一怔。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