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十八章 策定两臣瞠目询

李世民亲手将信封好,唤来帐下两吏,令即刻送去灵石,面呈李善道,嘱咐这两吏说道:“到了汉贼营,见着李善道,须当窥其营内虚实,察其人神貌,回来之后,绘画与我观瞧。”

这两吏应诺。

却这两吏何人?

李世民怎不但给了他俩“窥其营内虚实”的捎带任务,还让他俩回来后,绘李善道的相貌与自己看?——要知,这肖像画,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画者,至少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才行。

原来这两吏,一名李守素,赵郡李氏之苗裔也,其人最大之擅长,就是记性好,尤其善於谱牒学,从晋朝、刘宋以来,诸州之士族及历朝历代之功臣权贵,汉胡之各世家大族,他尽皆精研,无不知晓,时人号其为“肉谱牒”。记性既好,此去到汉营,所见所闻,他当然就能全都记下,回来后便能详禀李世民。且还有一条,他出自赵郡李氏,李善道也自称是赵郡李氏子弟,——此事,李世民已有闻之,则遣他赴汉营送信,亦有利於与李善道搭上话。

另一人名叫阎立本,出身河南阎氏,迁居长安万年县,其家本鲜卑人,后改汉姓,因迁入中原的时间很早,早已汉化,脱了胡俗,而现俨然成为诗书传家之名族。阎立本说来,也是前朝贵胄,他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其父阎毗仕隋,官至殿内少监。

阎立本此人,后世固大大有名,然当下还很年轻,年才十七八,名声尚不显,目前只被任为李世民的库直,——库直也者,系鲜卑语,指诸王及主要大臣的侍卫、亲随,非勋贵子弟不可任之。不过,阎立本的绘画天赋,已经显露无遗,其笔触细腻,构图精妙,尤擅人物肖像,能传神写照。因此,李世民这一次,便选了他,与李守素同往汉营。绘画之任,就是交与了他。话到此处,不妨多说一句,阎立本不是一人从仕李世民,他有个兄长,叫阎立德,现亦仕在秦公府,为李世民幕僚,任职士曹参军,主掌河津及营造桥梁、廨宇等事。阎立德也擅长丹青,唯是近来暑热,军中艰苦,他患了疟疾,不便远行,是故李世民这次没有选派用他。

李守素、阎立本得了命令,应诺过后,便接过书信,还帐收拾行囊,当日出发南下。

只说他两人离开议事帐后,李世民喝了两口冰水,润了润嗓子,这才回答长孙无忌的疑问,说道:“阿兄,若你是李善道,接到我之此信后,你会是何反应?”

“若仆是李善道……,接到郎君此信后。”长孙无忌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李善道的位置,揣摩说道,“反应方面,不外乎两种可能性。一则相信了郎君信中所言,便会整军备战,等待我大军南至灵石;一则半信半疑,心生疑虑,恐其中有诈,则必即会详加探查,遣细作密探,来到晋阳潜探核实,以定应对之策。毕竟关乎战局,李善道必不敢轻率行事。”

李世民点头说道:“正是如此!阿兄,不论他是信了我的信中所言,抑或不信,但正如阿兄所分析,最起码短日内,他势必都会顿兵灵石不动,这样,他信也好、不信也好,我军岂不就皆可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从容部署,进而实现我奔袭离石,先歼刘季真部的意图!”

“仆知矣,郎君此信,是虚张声势,意在迷惑李善道。可郎君,李善道会中计么?”

李世民智珠在握,笃定地说道:“刘季真既作乱离石,从附了李善道,若我料之不错,一方面,得了刘季真为呼应,一方面,我军刚收复晋阳,刘武周部兵马犹颇有之,当此之际,李善道现也一定是急於进战!阿兄,我之此信可谓投其所欲。得了我之此信后,他定会中计!”

就在刚刚,针对李世民“先歼刘季真部”的这个筹划,长孙无忌指出了三个难点。

一个李善道,一个刘武周,一个刘季真部也许会散逃入山中。

李世民这封信,算解决了李善道的问题,但还有刘武周可能会趁机再攻晋阳、并及刘季真部或许不易速战速决这两个问题!因长孙无忌想了想,是这么回事,李世民说的有道理,便不再多虑李善道此处后,转而改问刘武周、刘季真这两件事,问道:“郎君,此信纵可延缓李善道攻下灵石、北进晋阳的时间,但像郎君适言,刘武周部其众犹多,又该如何遮掩?其若趁我主力西歼刘季真部,再犯晋阳何以应对?再则,刘季真部如不能一战尽歼,何以应变?”

“刘武周的问题,我再给刘武周写一封信就是。”

长孙无忌讶然,说道:“郎君,写何内容?”

“我信告与他,我退兵还晋阳,邀他会猎晋阳城下。”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即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拊掌说道:“妙也!此与去信李善道,异曲同工之妙!刘武周连战连败,见我军突然撤回,邀他会战晋阳,即便他听说了刘季真作乱离石的消息,一时间,他肯定也不辨郎君意求,不肯轻举妄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至於刘季真部。阿兄之忧,担心我军不能一战将之尽歼,却此忧大可不必!我军奇袭奔至,一战足可将之尽歼!”李善道、刘武周两方,的确是问题,但刘季真,李世民根本就没把之当成个大问题,这一仗,他早已成竹在胸,只需调度得当,刘季真部必无逃脱之机。

长孙无忌信任李世民的军事能力,见他这般自信,遂再无疑虑,赞叹说道:“郎君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计策周密!如此一来,三方势力皆在掌控之中,我军可从容应对,逐一破敌。”

“传令下去,再与刘武周送约战书一道。他定不敢应之。然后我明日去信与他,我军便还晋阳。却还至晋阳后,不作休整,我引骑先行,便往离石,直取刘季真,出其不意,一战定之!”

长孙无忌领命,就叫来记室参军房玄龄,写就给刘武周的挑战书,遣吏送给刘武周。同时,李世民招聚诸将,将自己的战略谋划布置下去。数万唐军闻令而动,依计备战!

……

唐军行动,不需多言。

李守素、阎立本离了晋阳,昼夜兼行,两日后到了灵石城外。

时当下午,距城尚有十余里地,两人已听到了汉军攻城的呐喊声。

不远处有片丘陵。两人便先登上高处,眺望前边。

入眼是一颗颗裹着油布的石弹,在暑气里,被高高抛出,划出焦黑弧线,投掷向灵石城头!城下攻城的汉军将士,因离得远,看不清楚,约略只见人头簇拥、尘土飞扬。定是汉军弓箭手射的有火箭,引燃了石弹外的油布,或射中了城头的棚屋,灵石城上火光冲天,烈焰熊熊。

两人相对一眼,下了丘陵,继续前行。

离灵石城越来越近,围绕城外北、东、南三面,连绵的汉军营垒,宛如铁壁合围,旌旗招摇,跃入眼帘。——灵石城的西边是汾水,故是汉军主攻其余三面。营垒与灵石城之间,放眼望去,见到的尽是穿着红色戎装的汉军将士,一个方阵接着一个方阵,不知攻城兵马是有多少!

再前行一些距离,已可大略看到汉军攻城、唐军守城的场景。

汉军是三面俱攻,如燃烧的火海般,将灵石城包在其间。后阵预备队,如林的长矛,在烈日下寒光闪闪;前阵攻城队伍,架架的云梯搭在城上,每架云梯上都攀满了汉军的兵士,奋力向上,蚁附而攻,又有汉卒推着撞车猛烈撞击城门,发出震天巨响!城上、城下,箭矢如雨。

唐军在城头顽强抵抗。

李守素望见,北城头上的唐军守卒,凭借城墙死守,滚烫的热油泼下,并亦射有火箭,偶有云梯上的汉卒被滚油泼到,或衣甲被火箭点燃,痛呼声混着焦糊味弥漫在空气中。李守素和阎立本两个,与战场尚隔着汉军的营地,可这痛呼、这焦糊味,他两人居然都可闻、可嗅!

滚油、火箭之外,守卒且以石块、檑木猛砸。南、东两面的攻守情况,李守素、阎立本要么望不到,要么望不清,可只这城北的攻守激战,已令他两人骇然失态。

失态到,他俩乃至没有注意到一小队汉骑的驰近。

还是跟从护卫他俩的唐骑提醒,他两人才回神,这一小队汉骑已在百步外。

李守素按住心神,令道:“不要放箭!高声齐呼,我等乃秦公信使。”

何用他说,此行他们是来送信,又不是打仗,况且护从他俩的唐骑才五十骑,在这汉营近在咫尺的地方,这些唐骑自是也不会射箭。众骑便高声同呼。百十步转眼即至,这一队汉骑到了近前。领头的是个火长,戒备着,打量李守素、阎立本等,喝问道:“干什么的?”

李守素年长,职位高,是主信使,他出面回答:“我等奉秦公之令,持秦公书信,呈李公。”

“秦公?”

李守素应道:“然也。”

“什么秦公?可是我家大王已为他备好绳索的秦公?”这火长话完,诸汉骑放声大笑。

李守素瞠目结舌,不知该何以应答。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