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 > 第346章 离楚地,前往燕地

浊浪滩的晨光带着水汽,却比昨日多了几分暖意。我们牵着骆驼站在滩头,身后是楚地渔民们挥动的手臂,老船夫手里的橹还指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像根无声的指引。小木怀里的灵虫笼上,还沾着昨晚村民们送的彩线 —— 那是孩子们用江湾的棉线编的 “护途结”,说能挡路上的邪气。

“阿芷姐姐,老船夫还在挥手呢!” 小木回头望了一眼,灵虫们也跟着探出头,绿光在晨雾里闪了闪,像是在回应滩上的送别。

我摸了摸怀里的木盒,龙珠的温润透过布料传来,与昨日平息浊浪时的悸动不同,此刻它更像颗安静的水脉心,藏着江湾的托付。周玄突然从行囊里掏出封信,信封上是孟先生熟悉的字迹,边角还沾着蜀地的炉灰:“孟先生传信来,说燕地出事了。”

信里的字迹有些急促,却仍透着沉稳:“燕地‘玄冰脉’乃南北地脉寒源,近日有邪术师入脉挖‘脉寒晶’,欲以寒晶强化血龙阵的‘蚀寒咒’。脉寒晶若失,玄冰脉断,北地地脉皆会失衡,需速往燕地阻之。”

苏清月立刻打开护脉鉴邪镜,镜面转动间映出燕地的方向,玄冰脉的位置泛着淡淡的蓝光,却在边缘缠着暗红的邪气 —— 是邪术师挖脉留下的痕迹。“脉寒晶是克制血龙阵的关键,之前我们只知火脉、水脉,却忘了北地的寒脉也是地脉网的一环。”

我握紧木盒,突然明白护脉之路从来不是直线。从江南寻脉魂草,到蜀地熔九龙佩,再到楚地得龙珠,现在又要往燕地找脉寒晶,每一步都在补全地脉网的缺口,也在补全我们对 “护脉” 的理解 —— 不是守护某一处,是守护这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脉之网。

【第一幕:楚地辞远承心意,燕途初启担使命】

老船夫送我们到楚燕交界的 “分水渡” 时,太阳已升到半空。他从船上抱下一个布包,里面是用江湾的桐木做的 “水脉哨”:“这哨子吹三声,能引附近的水脉气,燕地多旱少水,或许能帮你们找些水源。”

村民们也赶来了,有抱着晒干的龙涎草的妇人,有攥着渔绳的青年,连最小的孩子都跑过来,把手里的布偶塞进小木怀里:“这个给你,燕地冷,让它陪你暖和点。”

我接过水脉哨,哨身的木纹里还留着江湾的水汽,像把楚地的温柔藏进了木头里。“我们会带着大家的心意去燕地,等破了血龙阵,一定回来给你们讲燕地的故事。”

牵着骆驼踏上燕地的土地时,风突然变了 —— 楚地的湿润被干燥的凉意取代,路边的草木也从青绿变成了深褐,远处的山峦覆着一层淡白的霜,是燕地特有的早寒。小木裹紧了身上的蜀锦,灵虫们也缩回笼里,只留几缕绿光在笼壁上闪烁:“燕地好冷啊,比蜀地的山还冷。”

周玄的玄鸟杖突然亮了起来,杖头的蓝光指向前方的 “断脉岭”—— 那是楚燕交界的天然屏障,岭上的岩石布满裂痕,像被生生扯断的地脉。“岭上的地脉气很乱,有被挖过的痕迹,应该是邪术师留下的。”

我们顺着岭上的小路往上走,越往上风越烈,岩石的裂痕里偶尔渗出淡红的邪气,沾在骆驼的蹄子上,竟泛起细小的冰碴。小木怀里的灵虫们突然炸翅,绿光直直指向岭顶的一块巨石:“陈大哥,灵虫说石头后面有‘冷森森的气’,比燕地的霜还冷!”

【第二幕:断脉岭上探邪踪,寒晶预警显危机】

我们绕到巨石后,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沉 —— 岭顶的地面被挖开一个大洞,洞里泛着淡蓝的寒气,却在边缘缠着暗红的邪纹,是 “蚀寒咒” 的痕迹。洞壁上还插着几根黑铁桩,桩上缠着浸过邪血的麻绳,正往洞里渗着邪气,显然是邪术师挖脉时留下的。

“是玄冰脉的分支!” 苏清月的护脉鉴邪镜亮得刺眼,镜面映出洞底的景象:淡蓝的冰晶里藏着细小的脉寒晶,却已有部分被邪气染成暗红,“他们已经开始挖了,再晚一步,分支脉就彻底毁了。”

我掏出龙珠的木盒,刚打开一条缝,龙珠的金青光就顺着缝隙涌出,与洞底的寒气相互呼应,竟在洞口织成一道淡青的光盾,挡住了邪气的蔓延。“龙珠能感应到寒脉的气!” 我惊喜地说,“它的水脉气能暂时稳住邪蚀,我们可以趁机封洞。”

周玄立刻将玄鸟杖插入洞边的岩石,淡蓝的地脉气顺着杖身蔓延,像藤蔓般缠住黑铁桩:“我用杖气锁桩,你们用龙珠和玄铁剑封洞。” 苏清月则掏出镇邪鼎,鼎口对准洞口,将溢出的邪气一点点吸走:“小木,让灵虫帮忙找桩眼,别让邪气反扑。”

小木抱着灵虫笼凑到洞边,灵虫们飞出笼门,绿光像细小的探针,钻进岩石的缝隙里,很快找到了铁桩的根部:“陈大哥,桩眼在这里!灵虫能缠住它们的气!”

我们顺着灵虫指引的方向,将玄铁剑的青光与龙珠的金青光交织,顺着桩眼刺入岩石。“滋啦” 一声,黑铁桩在光中渐渐融化,邪纹失去了载体,化作白烟被镇邪鼎吸走。洞口的寒气渐渐恢复纯净,淡蓝的冰晶重新泛出光泽,像是在感谢我们的守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请大家收藏:()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岭下传来一阵脚步声 —— 几个穿着燕地服饰的村民,扛着猎枪往岭顶走,看到我们时,立刻举起了枪:“你们是谁?为什么在这挖脉?”

【第三幕:燕地守岭遇故人,寒脉托付续护程】

“我们是来护脉的,不是挖脉的!” 我赶紧收起玄铁剑,掏出孟先生的信递过去,“孟先生在蜀地传信,说邪术师来挖玄冰脉,我们是来阻止他们的。”

领头的老人接过信,仔细看了半晌,才缓缓放下猎枪:“是孟先生的字迹,我认得。我是这断脉岭的守岭人,叫老石,世代守着这岭,也守着玄冰脉的分支。” 他指着洞口,“三天前有群穿黑斗篷的人来这里,说要找‘寒晶’,我们不让,他们就伤了好几个村民,还挖了这个洞。”

老石把我们带到岭下的守岭屋,屋里的火塘烧得正旺,炉上煮着的茶汤泛着淡褐的光。“这是燕地的‘脉寒茶’,用玄冰脉的泉水煮的,能驱寒,也能解点邪气。” 他给我们各倒了一碗,茶汤入口,带着淡淡的甘苦,却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玄冰脉的主脉在燕地的‘寒晶谷’,那里的脉寒晶最纯,也是邪术师的主要目标。” 老石从床底拖出个木箱子,里面装着一张泛黄的脉图,“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玄冰脉图,标着主脉的位置和寒晶谷的‘护脉阵’,你们拿着,能少走些弯路。”

小木抱着灵虫笼凑到脉图旁,灵虫们的绿光落在图上的寒晶谷位置,泛着柔和的光:“灵虫说那里的寒脉气很纯,脉寒晶就在谷中央的‘冰脉眼’里,还有‘寒脉灵’在守着,像楚地的蛟龙一样。”

老石突然站起来,从墙上取下一件厚厚的 “冰蚕衣”:“这是用玄冰脉的冰蚕吐的丝做的,能防寒晶谷的寒气,也能挡邪蚀气。我老了,走不动了,就拜托你们守住玄冰脉,守住燕地的地脉。”

我接过冰蚕衣,衣料轻软却异常保暖,上面还留着老石的体温,像把燕地的守护温度也一并传递给了我们。“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托付,也不会辜负燕地的地脉。”

【第四幕:燕途续行向寒谷,护脉初心永不忘】

夕阳西下时,我们告别老石,往寒晶谷的方向走。老石站在守岭屋前挥手,火塘的光在他身后泛着暖黄,像岭上的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小木把冰蚕衣裹在灵虫笼外,灵虫们的绿光透过衣料,泛着淡淡的暖蓝,像颗会发光的小灯笼。

“按脉图上的路走,明天傍晚就能到寒晶谷。” 周玄的玄鸟杖指向远方,杖头的蓝光与玄冰脉的寒气相互呼应,“邪术师应该还没到主脉,我们还有时间。”

苏清月打开护脉鉴邪镜,镜面映出寒晶谷的轮廓,谷中央的冰脉眼泛着纯净的蓝光,没有邪气的痕迹:“脉寒晶还在!寒脉灵也在守着,我们得尽快赶去,别让邪术师先得手。”

我摸了摸怀里的龙珠和脉图,又想起老石的冰蚕衣、孟先生的信、江湾的托付 —— 从江南到蜀地,从楚地到燕地,每一处的守护都像颗珍珠,被 “护脉” 的线串在一起,成了我们前行的力量。

夜风渐烈,燕地的星星比楚地更亮,却也更冷。我们牵着骆驼,踏着地上的薄霜,往寒晶谷的方向走。龙珠在怀里安静地散发着温润,与冰蚕衣的暖意交织,像在平衡燕地的寒冷。小木偶尔会吹起老船夫送的水脉哨,哨音在岭间回荡,竟引来了几只燕地的 “寒脉鸟”,跟在我们身后飞,像是在为我们引路。

“陈大哥,到了寒晶谷,我们就能找到脉寒晶了吗?” 小木的声音带着期待,灵虫们也跟着轻鸣。

“会的。” 我望着前方的星光,心里突然无比坚定,“我们会找到脉寒晶,守住玄冰脉,然后去北荒,破了血龙阵 —— 因为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江南的苏相公,蜀地的山魈,楚地的蛟龙,还有燕地的老石,是为了所有守护着地脉的生灵。”

骆驼的蹄子踏在燕地的土地上,身后是渐渐远去的断脉岭,前方是寒晶谷的微光。怀里的龙珠、脉图、冰蚕衣,还有行囊里的九龙佩半成品、脉火石、水脉珠,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护脉的使命。这条路或许还很长,或许还有更多凶险,但只要初心不变,只要这些托付还在,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

“走吧,去寒晶谷。” 我挥了挥玄铁剑,剑光划破夜色,照亮了前方的路,“带着燕地的守护,带着所有的托付,我们一定能守住玄冰脉,为北荒的决战,再添一份希望。”

喜欢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请大家收藏:()青囊秘事:牵羊人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