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 > 第146章 本地渔民去摆摊

二虎一听,急忙打圆场:“大娘,您也知道,市场上的蛏子有的是前天甚至大前天的货,哪能比得上咱这刚出水的?您要不信,掂一掂这肉头——”说着,他抓起一只蛏子轻轻一捏,蛏子立马把水喷了出来。

大虎见状,赶紧接话:“您看,这还活蹦乱跳呢!要不这样,大娘,您要个三斤,我给您按七块算,图个吉利。”

大娘被逗得笑了,伸手从竹篓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元纸币,又掏出几个硬币:“成,就要三斤。”

二虎麻利地给她称好,递过去的时候还不忘加上一句:“大娘,祝您孙子今年中状元,吃咱蛏子长聪明!”

大娘笑着摆手:“你这小嘴甜的,行行,借你吉言。”

看着大娘远去的背影,大虎一脸感慨:“嘿,二虎,你这嘴皮子要是放到城里去,准能当个卖房的。”

“呸!”二虎一口吐在沙地上,“我才不去城里给人打工呢。城里哪有咱赶海自在?看,这海天一色,蛏子、螃蟹随便捡,卖了还能挣几个钱,多舒坦!”

大虎点点头,心里也泛起一股说不出的踏实感。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大虎哥、二虎哥,你们也在这儿呢!”

两人转头一看,只见邻村的小芳提着一只小竹篮快步跑来,脸颊被海风吹得红扑扑的。

“大清早的,你也来赶海啊?”二虎笑嘻嘻地迎上去。

小芳点点头:“嗯,今天大潮,听说滩里能捡到大的蛤蜊,我想着碰碰运气。你们收获咋样?”

大虎拍了拍身边的小筐:“你瞧,半筐蛏子,刚才还卖出去大半呢。”

小芳眼睛一亮:“哎呀,那你们运气真好。我跑了半天,才捡了几只小螃蟹。”

二虎故意挺起胸膛:“这叫有经验。要不你跟着我们,保证你收获也大。”

小芳白了他一眼:“少来,你们净会吹。”

说话间,三人顺着滩涂往前走。远处一群海鸟扑腾着落在浅水里,翅膀拍打水面,溅起一片水花。

忽然,小芳指着前方惊叫:“快看,那边沙地鼓起来了!”

二虎眼尖,一下子蹲下去:“有情况!”他飞快地用手指在沙地上点了点,果然冒出几个小气泡。

“蛏子窝!”大虎眼神一亮,赶紧掏出小铁锹。三人分工合作,一个刨,一个扒开泥沙,一个往桶里装。没一会儿,居然挖出十几只肥得流油的蛏子。

小芳开心得不得了:“真是大收获!要不是你们,我肯定错过了。”

二虎得意洋洋:“那可不,这赶海可不是瞎跑,得有门道。”

大虎却提醒:“行了,别光顾着得瑟。小芳,你赶海图个乐子就行,我们哥俩可是指望这卖钱的。”

小芳点点头:“我知道,你们辛苦。我家里不缺吃的,等会儿捡几只就回去。”

太阳渐渐爬高,滩涂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扛着铁锹,有人提着竹篮,大家都弯着腰在泥里翻找。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海腥味和泥土味的清新。

突然,二虎一声惊呼:“哎呀!快来帮我!”

大虎和小芳赶紧跑过去,只见二虎两只手紧紧抓着一根长长的海带,可那海带底下似乎压着什么沉重的东西,怎么拽也拽不动。

“不会是埋着个大石头吧?”小芳疑惑地说。

“不对!”大虎仔细一瞧,眼神一亮,“这怕是个海蚌!”

听到“海蚌”两个字,二虎立马激动起来:“那可是宝贝啊!要是真挖出来,说不定还能碰上珍珠呢!”

三人合力挖了半天,终于撬开泥沙,一个巴掌大的海蚌露了出来,壳子紧紧闭着,表面布满了泥点。

二虎抱在怀里,笑得合不拢嘴:“发财啦!发财啦!这要真有珍珠,咱哥俩就翻身了。”

小芳忍不住笑:“你别高兴太早,没准里面啥都没有。”

大虎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先拿回去养几天,让它自己吐干净泥沙,再看看里面有没有料。”

二虎点点头,把海蚌小心翼翼地放进桶里,像是捧着个宝贝似的。

这时候,滩涂边忽然响起了吆喝声:“蛏子、螃蟹、花甲,新鲜的海货咧——”

原来是村里老杨头也推着小车来卖海货。人群一窝蜂地围上去。

二虎眼珠一转:“哥,要不咱也去那边凑个热闹,把剩下的蛏子赶紧出手?”

大虎犹豫了一下:“也好,趁着人多。”

三人把小筐抬过去,果然不一会儿就卖光了。

等人群散去,大虎数了数钱:“嘿,加上刚才卖的,今天一共挣了一百六十多。够咱家半个月的油盐钱了。”

二虎一拍大腿:“值!这比打工强多了。哥,要不咱以后专门干这个?”

大虎沉吟片刻,望着远方起伏的海浪,缓缓说道:“二虎,赶海虽好,可海里的东西不是取之不尽的。咱要真全指望这个,以后怕是也难长久。”

二虎愣了愣,挠挠头:“那咋办?”

小芳在一旁插话:“其实,我听说镇上要搞个海鲜节,专门招收本地渔民去摆摊。你们要是能报名,不光能卖得好价钱,还能长期做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二虎眼睛一亮:“海鲜节?那可得去!”

大虎点点头:“嗯,明天我们就去打听打听。或许,这才是条长远的路子。”

海风又一次吹来,卷起几片浪花拍在礁石上。三人肩并肩走在回村的小路上,背影在夕阳下被拉得长长的。

二虎扛着桶,兴奋得喋喋不休:“哥,你说要是真养出珍珠来,咱是不是就能在镇上开个‘珍珠馆’?哈哈,到时候谁还敢小看我们!”

大虎笑骂道:“你就会做白日梦!”

李二虎把竹篓往肩上一挪,喘着气道:“我记住了。刚才那浪一打,我差点以为整片林子要飞起来。”

“怕就对了。”宋仁泽低声说,“涨头还没到呢。咱先把最里头那口洞摸一摸,收完笼子就撤。”

“那我先探。”李二虎把短竹竿往前戳了两下,“这边还硬,能踩。”

“别急。”宋仁泽把腰间的细绳头扯出来,绕在一根粗大的支柱根上,“我拴根安全绳,你走前头我跟着。哪个脚滑了,就顺着绳子回。”

两人沿着红树根系一步一步挪,泥水被踩得“咕叽咕叽”响。远处白浪一串一串拍过来,撞在根须上,水花往上蹿。

“看见那根斜着伸出去的‘牛舌’没?”宋仁泽指着前方,“那下面有个洞,上回就摸到一只螺口大的青蟹,今天再试一把。”

“成。”李二虎把袖子卷得老高,一手抠住根,一手顺着泥缝伸进去,“凉飕飕的……咦,像是壳,活的。”

“先别抓硬,摸清楚,是不是母的带籽。”宋仁泽蹲低,把竹笼门打开,鱼骨小兜又扯紧了一道,“带籽的放回去,留条路,明年咱多捞几筐。”

“是母的。”李二虎压着嗓子,“肚上鼓鼓的,掂着沉,我先把它按住,你把笼门迎上来。”

“抬一点,别让它掐你指头。”宋仁泽把笼口从根须底下探过去,手一翻,“哗啦”一声水花,青蟹被带进笼里,门“咔”的一合,铁丝一绕。

“这只得有两斤。”李二虎乐得嘴角咧到耳朵,“拿去供销社,至少能兑好几张肉票。”

“别高兴太早,先活着出林子再说。”宋仁泽把笼子用八字绳挂回肩上,“下一口洞快手快脚,摸完就撤。”

“听你的。”李二虎挪到第二处,刚伸手,一股冷浪斜斜冲来,淹过膝盖,“哎哟,这水怎么突然高了半截。”

“回涌来了。”宋仁泽眼神一凛,“别再探深,收左边那张笼,右边那口洞放弃,退。”

“好嘞。”李二虎抓起竹笼的绳,“咦,笼子动,里面在抓门。”

“那是鳢鱼。”宋仁泽随手一拍笼身,“别晃,抬高点,让水自己出,省得泥灌进去。”

“有两条……”李二虎眯眼看,“还有一只小青蟹夹住笼门不撒手。”

“等上岸再理。”宋仁泽回头看了一眼退路,“二虎,听到没?”

“啥?”

“人声,像在喊救命。”

两人齐齐一愣。浪声里隐约传来嘶哑的一句:“这边……脚拔不出来!”

“谁在里头乱闯?”李二虎急了,“村里早说了不许来红树林。”

“先别骂,救人要紧。”宋仁泽把肩上一根干竹竿卸下来,“二虎,你把安全绳放长一丈,我过去看看。”

“我给你系紧。”李二虎把绳头打了个活扣,掣在宋仁泽腰上,“你要是被泥吸住,别硬拽,先左右晃松,再往后仰。”

“懂。”宋仁泽沿着根须跳了两下,借着树根的弯度蹬过去,“喂,别乱动,先说你在哪。”

“这……这儿!”一棵分叉红树后,一个瘦小的身影半个身子陷在泥里,脸上都是汗与泥,“宋、宋哥,是我,阿禾。”

“你怎么进来的?”宋仁泽皱眉,“你爹不是在村口巡着拦人吗?”

“我就想着捡点大招手螺,换点盐……”阿禾嗫嚅,“我不知道会涨这么快。”

“想要命就照我说的做。”宋仁泽把竹竿横过来,“两手抱在竹竿上,身体往后仰,不要拔,先摇松泥口。二虎,给我拽点力,别猛。”

“收到。”李二虎把绳子缠在根上,身体往后一座,“一,二……松,换气,再来。”

“阿禾,脚趾弯起,把鞋先丢了。”宋仁泽盯着泥面,“泥吸脚背,鞋是拔不出来的,你丢了它,命还在。”

“丢了我娘会骂的……”

“命没了,你娘哭都哭不出来。”宋仁泽沉声,“听话。”

“我丢,我丢……”阿禾哆嗦着把草鞋拢出来扯掉,身子微微一松,“松了点,宋哥,再拽一点。”

“来。”宋仁泽一手按根,一手提竹竿,两人合力往上抬。泥口“啵”的一声,阿禾整个人被拔了出来,躺在根须上大口喘气。

“先不许站。”宋仁泽按住他,“腿还软,血没回。二虎,把葫芦水递过来。”

“在。”李二虎拔出木塞,“阿禾,喝两口,别呛。”

阿禾把水咕嘟咕嘟下肚,哆嗦着说:“宋哥,我……我看到你们挂的那只笼子,就跟过来了,我没动啊,真没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没人怀疑你偷。”宋仁泽眼神缓了缓,“你要真动,那会儿就让你自己在里头泡了。”

“我错了。”阿禾眼圈红了,“以后再也不乱跑。”

“话留到岸上说。”宋仁泽看了一眼浪头,“二虎,把阿禾系到绳子中段,让他走中间。你开路,我垫后。记住,脚抬起来落到根上,宁走远点,不要踩黑水的窝。”

“好。”李二虎拉紧绳,“阿禾,你俩手抓着,脚跟踩实,走我的脚印。来,一步,停,再一步。”

三人顺着来时的根线挪,浪头一次比一次高。根须间的水道变得浑浊,水面上漂着折断的枝条和翻起的海草。

“宋哥,我腿肚子抽筋。”阿禾牙关打颤。

“把脚伸直,脚尖朝自己,手别松,我给你压。”宋仁泽把阿禾的小腿往回掰,“疼是正常,过一会就松。”

“到了那株‘分叉王’就好走了。”李二虎回头鼓劲,“再咬一会儿,出了这片密根就是沙嘴。”

“不要往左看。”宋仁泽提醒,“左边那片水看着平,底下都是陷坑。有人在这儿走过,脚印一踩就塌。”

“嗯。”阿禾把头缩在胳膊里,“宋哥,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小时候我差点把命丢在这。”宋仁泽淡淡道,“吃过一次教训,记一辈子。”

他们挪到“分叉王”时,一个浪头拍来,水一下子淹到腰。绳子被冲得绷直,根须也“嘎吱”响。

“蹲,压低,贴根。”宋仁泽一声断喝,“让浪过,过了再起。”

三人弯腰蹲在根下,白浪从头顶劈过去,水花打在后背上生疼。浪尾一松,他又道:“起,往前推。二虎,右手边那道‘牛耳根’上去,越过它就是浅水。”

“看到了。”李二虎把竹篓往上面一架,先把笼子托过去,“阿禾,你跟上。”

“我跟。”阿禾咬牙翻过根耳,整个人滚到浅水里,扑腾两下,爬起来气喘吁吁,“有沙了,是沙地。”

“再退十步,水会慢下来。”宋仁泽最后一个跨过根耳,把安全绳往下一松,“二虎,帮我把绳子解。”

“解了。”李二虎抹了一把脸,“呼,总算出这口气。”

“别停,走到那根枯桩后再歇。”宋仁泽把笼子往沙上放,“把收的笼清点一下,看看有啥损。”

“这一只两条鳢鱼一只小青蟹。”李二虎打开笼门,鳢鱼在泥里蹦,“小青蟹别放走,门口用草绳勒一圈。”

“那只大母的还活蹦乱跳。”宋仁泽把八字绳解开一点,让水透气,“回去找个大水盆先养着,明个早上退潮送到收购站。”

阿禾怯怯地看着他们忙,“宋哥,我帮你拎。”

“你先坐下。”宋仁泽把破草席塞到他屁股底下,“把腿伸直。我问你,你今天从哪儿进来的?”

“从南汊那边的小口子。”阿禾低着头,“看着浅,想着近。”

“近的路最要命。”宋仁泽脸色一沉,“南汊的底是活泥,走进去脚就被吸住。你记住,红树林里,永远走老根,走硬底,走高处,不走平水黑水,不走看着静的地方。”

“记住了。”阿禾频频点头,“我回去给大家说。”

“你爹要揍你,我也不拦。”李二虎撇嘴,“可别怪我嘴碎。要不是宋哥,你这条小命就挂根上了。”

“二虎。”宋仁泽摆手,“说重了孩子记得牢。但命救下来了,话得好好说。”

“那行,我换个说法。”李二虎嘿嘿一笑,“阿禾,你欠我俩一顿鱼汤,回头让你娘多放姜片。”

阿禾抹鼻涕,露出个笑:“我娘会的。宋哥,我以后跟着你学,先学怎么辨路,不乱跑。”

“学可以,但有规矩。”宋仁泽点头,“第一,记潮。第二,看风。第三,成双成对,不单独进。第四,留后手,绳子、竹竿、葫芦浮子一样不少。第五,手脚勤快,眼睛要更勤快。”

“我背下来了。”阿禾喃喃,“记潮,看风,成双,不单,留后手,勤快眼。”

“差不多。”李二虎笑,“回去队里做个牌子,画上今天这条路,挂在码头棚子上,谁要进林子,先看牌子把路线背熟。”

“还有一个办法。”宋仁泽指了指沙上他刚用竹竿画的线,“把根的形状记成图案。你看,这一株像个叉腰的人,旁边这两根像牛角。记住形状,哪怕涨水把脚印冲没了,你也知道人应该从‘牛角’背后绕。”

“哎哟,这主意好。”李二虎眼睛一亮,“等退潮我把它再描一下。”

远处传来人的脚步声,村支书老李匆匆从沙嘴那边跑来:“你们可算出来了。村口刚才有人说看见小阿禾往这里跑,我正要喊人。”

“人在这呢,平安。”宋仁泽起身,“支书,涨头到了,赶紧把口子拦一下,别让人再进。”

“我这就去。”老李抹汗,“宋仁泽,你回来了这几天,林子里倒是规矩了不少。等晚上我在大槐树下开个会,咱把红树林的章程念一遍,让大家记在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这儿有个提议。”宋仁泽道,“队里画一张潮表,写明白几时几刻涨落,旁边再钉个板子,把老路画上,谁要进,先在板上压手印,回来再盖第二个手印。这一来二去,人就知道不是闹着玩的。”

“好,你写。”老李连连点头,“还有,救人这事,工分算你们的,村里不能让热心人吃亏。”

“工分算不算无所谓。”李二虎摆手,“把孩子看住要紧。阿禾,今天回去挨两句别哭,记着就行。”

“我不哭。”阿禾红着眼,“我帮你们拎笼子。”

“行,给你一个最轻的。”宋仁泽挑了个空笼递过去,“抓紧绳,别晃。”

几人沿着沙嘴往回走,风渐大,浪在背后翻,像有人一路追着拍掌。到了岸边,码头下的水已涨到第三块青石,几只小木船被浪掀得咯吱作响。

“先把笼子冲一冲。”宋仁泽把笼子放在浅水里晃了两下,把泥吐出去,“二虎,把母蟹单独拎进去,院里那口大水缸先占着。”

“收到。”李二虎把篮子举高,“大母的沉得吓人,拿稳。”

“你娘刚才还找你呢。”老李看了眼阿禾,“跟我回去。”

“支书,我走。”阿禾怯怯地看宋仁泽,“宋哥,我以后真听话。”

“去吧。”宋仁泽笑了一下,“今天的事当个疤记着,疤在,命在。”

阿禾跟着老李走了几步,又回头冲他们摆手:“明个我来码头听你讲潮表。”

“来就来,别迟到。”李二虎冲他摆摆手,“晚来一刻,涨潮就把你裤腿卷走。”

“你就会吓人。”宋仁泽把背上的汗衣一抻,“走,回去烧水,先给这两条鳢鱼做一锅姜葱汤暖暖。”

“再切点海带,汤更鲜。”李二虎笑,“等会儿把青蟹用草绳扎好,放缸里压个竹排,别让它爬出来。”

“嗯。晚上开会我再说一遍红树林的规矩。以后要进,按规矩来,不按,谁都别想下脚。”

“这句话我爱听。”李二虎提着竹篓,“你看,今天这一折腾,村里人都知道红树林涨潮有多凶了。”

“知道了不算,记住了才算。”宋仁泽回头望了一眼那片青黑的树林,“水落的时候它像慈眉善目的老人,水上来的时候它就是一张不讲理的嘴。咱在它边上讨生活,得学会跟它讲究。”

“行,跟它讲究,跟人也讲究。”李二虎咧嘴,“今儿个算有惊无险。回去我把你说的‘牛角’‘叉腰’画得大大的,谁要笑我不会画,我就让他进林子走一圈再笑。”

“走吧。”宋仁泽收紧肩上的绳,步子快了两分,“天再黑点,码头那边的浪就上台阶了。”

两人一前一后上了岸,脚底的沙子渐渐换成了硬实的石板路。村口的风铃被海风吹得叮叮当当响,几只白鹭从潮头上掠过,翅膀像刀片一样划开灰色的天。

“宋哥。”李二虎忽然压低声音,“你说以后真要抓海盗,能不能利用红树林的涨落来设伏?”

“能。”宋仁泽想了想,“但那是后话。先把自己人的命管好了,再谈外头的。红树林教规矩,海上才有胜算。”

“懂了。”李二虎点头,“先学会不丢命,再学会怎么打赢。”

“对。”宋仁泽笑,“先活着,才有资格谈别的。”

他们说着话,进了院门。灶屋里很快响起柴火“噼啪”的声响,锅里水翻了,姜片下去,一股热乎乎的香气从门缝里钻出来。院外浪声仍旧,一下比一下厚重,但屋里人的嗓门压住了风,热气把海上的寒意赶到门外。

“再烫点米酒。”李二虎端着碗,“宋哥,喝一口,出了一身冷汗。”

“喝。”宋仁泽抿了一口,把碗放下,“等会儿去大槐树下。我把红树林的话再讲一遍,让每个人都能从今天这阵浪声里,听懂一个理。”

“什么理?”

喜欢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请大家收藏:()七零:一把五六半,打千斤野猪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