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353章 那就把授予的土地折算成股份给他们

“明珠姐果然是眼光毒辣!但这并不是重点。”

李国助由衷地赞道,跟着却是一摆手,表明自己不想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重点是官督商办,也就是政府对民间商业资本的控制。”

“这才是国有控股制参考开中法的地方,但控制的手段还是有区别的。”

“开中法是通过开放政府垄断经营权,吸引民间商业资本替政府办事。”

“其对民间商业资本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盐引的发行实现的。”

“国有控股则是通过掌握公司股权实现的,表现为政府占有超过五成的股权。”

李俊臣等人都缓缓点了点头,却明显还都在思考什么。

“那……国有控股制下,政府必须要掌握超过五成的股份吗?”

李国助一怔,沉吟道:

“这个嘛倒也未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股权结构、立法、股东协议等手段控股。”

“比如政府持有的股份在股东会上享有更高的投票权,如1股等于10票,公众股则为低投票权股。”

“或者黄金股,就是政府哪怕只持有1分股份,却可对特定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两个是通过股权结构保障政府控股。”

“通过立法确保政府控股就更简单了,只需立法规定政府对某公司拥有控股权即可,”

“但政府持股还是有必要的,一般持有一到两成股即可。”

“通过股东协议控股,就是在组建公司的时候,在协议中规定政府控股。”

“不过考虑到农业的重要性,我还是倾向于绝对控股,政府持有超过五成的股份。”

“这样我们就可以精准分配永乐大帝湾沿岸的土地,在粮食安全和利润之间取得平衡。”

李俊臣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道:“那……我们该组建多少个国有控股农场呢?”

“这个取决于农场类型和永乐大帝湾沿岸可开发的土地总量。”

李国助云淡风轻地说道,

“如果是专营粮食的农场,每座拥有5万亩大小比较合适。”

“如果是专营经济作物的农场,每座有两三万亩即可。”

“比如专营根甜菜的农场,每座有2万亩比较合适。”

“又如专营山蚕的农场,每座有3万亩比较合适。”

“如果是实验型农场,每座有1万亩大小即可。”

“至于总的农场数量嘛,就得知道永乐大帝湾沿岸可开发的土地总量了。”

“你们有没有丈量过呢?”

韩溪亭连忙说道:

“我们丈量过鸣岐城、苏昌城、云樽城及雅兰城周边的可开垦土地。”

“鸣岐城周边可开发的土地约为60万亩,”

“其中约有30万亩为滨海平原,私以为可分给专营粮食或甜菜的农场。”

“另有约20万亩为丘陵谷地,可分给专营蚕场的农场。”

“还有大约10万亩为沼泽地,需要改良,可以引进朝鲜水稻种植。”

“苏昌城周边可开发的土地约为130万亩。”

“其中约有50万亩河谷平原,可分配给专营粮食或甜菜农场,及牧马场。”

“另有缓坡丘陵70万亩,可分给专营蚕场的农场。”

“还有大约10万亩的滨海湿地,可分给粮食农场。”

“景弘湾东岸的西河大岭南麓沿海可开发土地约为210万亩。”

“其中约有60万亩为滨海平原,可分给专营粮食和甜菜的农场。”

“另有大约75万亩为缓坡丘陵,可分给专营蚕场的农场。”

“还有大约75万亩为河谷低地,可分给粮食农场和养马场。”

作为总督秘书,她非常清楚永乐大帝湾的开发情况。

“如此说来,算上真武半岛上已有的20万亩,目前可用于蚕场的土地大约是185万亩……”

李国助皱眉道,

“那离200万亩的目标还差15万亩呀!”

“嗯,是这样的,不过这185万亩也得分阶段开发,需耗时10年,不可能两三年就开发出来的。”

韩溪亭连忙宽慰道。

李国助沉吟片刻,突然大手一挥:

“嗯,没事!之前是我太想当然了,到不了200万亩也无所谓。”

说到这里,他突然话锋一转,面色凝重地道,

“不过这两年,你们到底是怎么组织流民开发土地的?”

“这个很重要!搞不好会给我们办农场造成阻力。”

“目前我们用的还是传统的屯田法。”

韩溪亭云对答如流,

“主要是参考宋代的营田制,就是官府雇民耕种,按日发米那种。”

“不过我们不仅按日发米,还会支付月钱。”

“哦,那还好,这样改农场倒也不难。”

李国助顿时松了一口气,

“怕就怕你们搞授田制,搞得我们改农场的时候,还得设法把已经授出的田地收回来。”

“其实要不是少东家说要建农场,我们还真就施行授田制了。”韩溪亭促狭一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哦,这是为何呀?”李国助愕然。

“不然我们怕留不住人呀。”

韩溪亭微微歪头一笑,

“不授田的话,百姓难免会担心田地开垦完以后自己会失去生计。”

“毕竟工匠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多数人还是只会种田做苦力。”

“难道田地开垦出来以后就不用种了吗?”李国助翻了个白眼,反问道。

“但肯定比开荒的时候需要的人少呀。”韩溪亭摊手。

“哦,那倒也是……”李国助不得不承认。

“其实……就算我们已经施行了授田制也没关系。”李俊臣突然迟疑地道。

“哦,何以见得?”李国助饶有兴趣地问道。

“因为授田只是授予屯民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还是归政府。”

李俊臣一语道破授田制屯垦的本质,

“我们要改农场,只需收回土地使用权,改给屯民发工钱即可。”

“那倘若他们认为授予他们的田地就是私有的呢?”李国助马上问道,目光犀利。

他这可不是胡搅蛮缠,历史上确实是有先例的。

清代新疆兵屯的绿营兵,多数就以为“种地即归己”,后因朝廷收回土地引发暴动。

“那就把授予的土地折算成股份给他们。”

韩溪亭突然胸有成竹地说道,

“反正开垦荒地的功劳比耕种现成的田地大,给他们股份合情合理。”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