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轮渡上的逆流人生 > 第82章 党员与标杆

轮渡上的逆流人生 第82章 党员与标杆

作者:快乐一笑519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1-10 23:07: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90年的七一,太阳像是被谁擦亮了似的,刚过清晨七点,就把滚烫的光洒下来,落在丽民服装厂的红砖墙上,映得墙缝里的青苔都泛着暖融融的光。

厂区门口的两株老梧桐树,叶子被晒得微微卷曲,却依然倔强地撑开一片绿荫,树下挂着的“热烈庆祝中国**成立69周年”横幅,红得格外耀眼,边角被风轻轻吹起,像是在和进出的工人打招呼。

车间外的空地上,早就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五颜六色的彩旗沿着围墙根插了一圈,红的、黄的、粉的,在风里飘得欢快,偶尔还会碰到一起,发出“哗啦哗啦”的轻响,像是在提前奏响庆祝的乐章。

工人们来得比往常都早,每个人都穿着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平整的工装,领口系得严严实实,脸上带着藏不住的自豪与喜悦——今天,厂里要办七一表彰大会,不仅要表彰先进党员,还要见证新党员入党宣誓,这可是丽民服装厂近些年最隆重的事了。

张毅站在厂区中央的临时舞台旁,指尖反复摩挲着舞台边缘的红绸布,布料上还带着清晨的微凉,他却觉得掌心的温度越来越高。和工会主席的爽朗不同,张毅性子偏内敛,做事向来沉稳细致,哪怕是搬桌椅、摆鲜花这样的小事,也会反复确认位置是否整齐,鲜花的朝向是否一致。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工装,领口绣着小小的“丽民”字样,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这是他前一晚特意自己熨烫的,连衣角的褶皱都捋得服服帖帖。

提前半小时到厂后,张毅没闲着,帮工会同志把表彰用的奖状按顺序排好,又仔细检查了入党宣誓用的誓词展板,发现展板角落有一点划痕,还特意跑回车间拿了白色油漆,一点点把划痕补好。额角沁出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滑,他抬手用袖口擦了擦,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生产车间,嘴角悄悄扬起——那里是他的工友们熬夜赶制的新工装,每一件都藏着大家的心思,也藏着他对这座工厂的热爱。

“张毅厂长,该上台了!”工会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满是笑意。张毅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指尖轻轻攥了攥衣角,才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上舞台。

舞台是用木板搭的,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台下的工人瞬间安静下来,几百道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他下意识地看向第一排邀请的嘉宾吴厂长,对方冲他轻轻点头,眼神里的鼓励像一股暖流,瞬间抚平了他心底的一丝紧张,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而炽热,犹如有一团火焰在眼底燃烧,照亮了整个舞台。

上午九点整,入党宣誓仪式正式开始。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张毅和其他几位新党员一起,缓缓举起右手,紧握拳头,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领誓人站在他们前方,声音洪亮而庄重,张毅跟着一字一句地念出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里蹦出来的,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在空旷的厂区里回荡。他想起自己刚进厂时,跟着老党员学技术,对方总说“党员就要多扛事、多吃亏”;想起去年汛期,车间进水,党员们带头跳进水里搬机器,浑身湿透却没人喊累;这些画面在脑海里闪过,让他的声音愈发洪亮,眼神也愈发坚定。

就在这激昂的宣誓声中,不远处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隆隆”的运转声也准时响起,像是在和誓言应和。那声音不是杂乱的噪音,而是电动缝纫机“哒哒哒”的走线声、裁布机“咔嚓咔嚓”的裁剪声、熨烫机“滋滋”的蒸汽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激昂的乐章。

张毅的目光落在台下工人手中的新工装,忽然明白,党的事业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像这工装的针脚一样,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奋斗里,藏在工厂的发展里,紧紧相连,永不分离。

宣誓仪式结束后,表彰环节开始了。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拿着表彰名单,一个个念出先进党员的名字,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张毅站在舞台一侧,看着获奖党员接过奖状时自豪的模样,悄悄在心里记下他们的名字——以后要多向他们请教,不仅要把技术练得更精,还要像他们一样,做工人眼里靠谱的党员。

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会场的角落,那里摆着一张小小的桌子,桌上的木质镜框里装着去年的“先进党员集体”奖状,玻璃擦得发亮,还摆了两朵新鲜的向日葵。可镜框玻璃上映出的空旷座位,让他心里泛起一丝涟漪——那是翁英英的座位。以前同在一个办公室里,翁英英总能帮他出主意,两人曾经还一起琢磨过如何规划工厂里的远景蓝图。想不到去年翁英英辞职办了个体厂,当时,他还帮着搬过设备,如今看着空座位,他忍不住想,不知道她的小厂子,现在有没有走上正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轮渡上的逆流人生请大家收藏:()轮渡上的逆流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表彰大会的间隙,张毅没像其他人那样聚在一起聊天,而是想着再检查一遍舞台上的物品,刚走到会场边缘,就看到退休老党员张奶奶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党徽,正低头慢慢缝。张奶奶七十多岁了,以前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手曾是车间里最稳的,可现在,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线好几次从针眼里滑出去,却还是执着地重新穿针。

“张奶奶,您歇会儿,我帮您缝吧。”张毅轻轻走过去,声音放得格外柔和。他知道张奶奶性子执拗,没等对方拒绝,就转身跑回车间,找来了一根金线——以前张奶奶教他缝党徽时说过,金线亮,配得上党徽的庄严,他一直记着。

“奶奶,您以前教我的时候,说缝党徽不能急,针脚稳了,党徽才戴得牢,就像党员的心,稳了才能扛事。”他一边看,一边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怀念。

张奶奶看着他专注的模样,眼角的皱纹挤成了笑纹:“你这孩子,记性真好。以前我总说,咱们工人党员,手艺要硬,心更要正,现在看来,你都记在心里了。”

缝好党徽,张毅帮张奶奶把衣领理平整,看着老人满意的笑容,他心里也暖暖的——这大概就是党员的传承吧,老一辈把经验和信念传下来,年轻人再带着这份初心,继续走下去。

表彰大会结束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张毅帮着收拾好东西,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吴厂长。

最近厂里想引进新缝纫设备,可资金没着落,他以前和吴厂长共事时,好几次看到吴厂长能顺利的周转资金,今天大会上,老厂长吴厂长作为特邀嘉宾笑着给先进党员颁奖,眼底的疲惫却没藏住。“去看看他吧,说不定能帮上点小忙。”张毅想着,回宿舍拿了一袋刚买的苹果,朝着吴厂长家的方向走去。

吴厂长家在厂区附近的老家属院,红砖小楼爬满了爬山虎,推开木门,屋里的陈设简单却整洁,一张老旧木桌,几把椅子,墙角的衣柜掉了漆,却擦得干干净净。“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吴厂长穿着灰色汗衫,接过苹果时,语气里满是惊讶。

张毅坐下后,目光落在墙上的黑白照片上——照片里是个简陋的芦苇棚,十几个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手里拿着缝纫工具,笑得格外坚定。“吴厂长,这是建厂时的照片吧?”他轻声问道。

吴厂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上露出了回忆的神情,坐在他身边,慢慢说起了过往:“这是1972年拍的,那时候我才二十出头,跟着几位老党员一起建厂。一开始连芦苇棚都搭不起来,我们就白天去河边割芦苇,晚上借着月光搭棚子,手上磨起了水泡,挑破了继续干。有一次赶一批救灾棉衣,天特别冷,芦苇棚里漏风,缝纫机都冻得转不动,我们就把家里的被子抱来裹在机器上,围着炉子轮流踩缝纫机,整整熬了三天三夜,终于按时把棉衣送了出去。”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碰了碰照片的玻璃,声音有些沙哑:“那时候有人问,这么苦图啥?我说,我们是党员,厂里不仅是我们的饭碗,更是要给更多人谋生计的地方。后来国家政策好了,厂里慢慢有了新设备,盖了新厂房,后来我转了干,调到区里工作。可我总想起那时候的芦苇棚——不是怀念苦日子,是怀念那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劲儿。”

张毅静静地听着,心里翻涌着万千感慨。他以前只知道厂里发展不容易,却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看着吴厂长眼角的皱纹,他忽然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吴厂长,引进新设备的事,您别太着急。我已经跟几个年轻党员商量好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跑市场,看看能不能找厂家谈分期付款,再帮着厂里开发几款新款式,多接些订单,慢慢凑资金。您放心,我们年轻人不怕累,一定帮着厂里把这关过去!”

吴厂长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我们老一辈的劲儿!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在,丽民服装厂肯定能越来越好。”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墙上的照片上,也落在两个身影上。屋子里很安静,却满是温暖的力量——那是老党员对工厂的牵挂,是新党员对未来的承诺,更是一代代人守护初心、接续奋斗的传承,会陪着丽民服装厂,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未完待续)

喜欢轮渡上的逆流人生请大家收藏:()轮渡上的逆流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