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49年1月31日,这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经过**高层与傅作义将军的反复磋商和谈判,最终达成了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傅作义的庞大部队开始陆续开出北平城,前往指定的城外驻地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此时已改称第四野战军)的雄师劲旅开始接管这座千年古都。首先是吴克华将军率领的第41军(原东野第四纵队),作为卫戍部队,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正式进入北平城,接管了各个关键城门的防务。古老的北平,在没有经历大规模战火摧残的情况下,迎来了新生。
为了庆祝这一伟大胜利,规模盛大的入城仪式定在了2月3日举行。整个北平城都沉浸在一种期待和喜悦交织的气氛中。
而赵刚,作为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被赋予了极其繁重且关键的任务——负责整个北平城接管期间的治安维稳工作。他的办公室设在了原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的一间大办公室里,电话铃声、电报声、汇报请示声从早到晚几乎从未间断。他需要协调各支入城部队的防区、处理旧政权留下的各种隐患、安抚市民情绪、打击潜伏敌特可能的破坏活动……工作量之大,让他几乎以办公室为家,眼圈常常是黑的,嗓子也因为不停的说话而变得沙哑。
与忙碌得脚不沾地的赵刚相比,他原来的警卫员邵明珠,反而一下子清闲了下来。上级鉴于赵刚职务的重要性,特意又给他增配了两名经验丰富、身手矫健的警卫员。邵明珠这个“老”警卫员,一下子从时刻绷紧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这天晚上,赵刚终于得空在办公室角落的行军床上小憩片刻。邵明珠给他端来一杯热水和两个烤热的窝头。看着邵明珠有些无所适从的样子,赵刚接过窝头,咬了一口,哑着嗓子开口了,语气里带着难得的轻松:
“小邵啊,现在城里大局已定,治安有专门的部队和公安部门负责,我这边主要是协调。新来的小张和小李也很得力。”他喝了口水,看着邵明珠,“你跟我这么多年,一直没好好休息过。现在正好,我给你放个假,你也好好在城里转转。”
邵明珠一愣,连忙说:“政委,我不累!我还能继续工作!您这里这么忙,我哪能自己去休息?”
赵刚笑了笑,摆摆手打断他:“这是命令。你的工作重心可以暂时转移一下嘛。”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戏谑和关怀,“我听说,文工团也随大部队进城了,暂时驻扎在鼓楼附近的一个中学里进行休整和学习。刘念同志应该也在那边吧?”
邵明珠的脸“唰”一下就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政委……您怎么又提这个……”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赵刚语气温和而认真,“现在形势不同了,北平解放了,往后就是和平建设时期。个人的终身大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刘念同志是个好姑娘,你们又都有文化,有共同语言。趁现在有点空闲,多去接触接触,交流交流思想,这是好事。”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关切地问道:“对了,你是北平人。家里还有什么亲戚吗?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去看看?”
提到家人,邵明珠的眼神黯淡了一下。这具身体原主的记忆涌上心头——九年前,他的父母就在大栅栏那边,不幸被当街行凶的日本鬼子用刺刀挑死了,当时的惨状成了原主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愤而离家投军的重要原因。在北平,他确实还有一两门远房亲戚,但关系早已疏远。
而作为穿越者的邵明珠,对这几门几乎没什么印象的“亲戚”更是毫无感情可言。他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疏离:“谢谢政委关心。家里……没什么直系亲人了。还有几门远亲,多年不走动,也没什么可找的。我还是……还是听从组织安排。”
赵刚闻言,眼中掠过一丝同情和理解。他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也好。既然这样,那就更不用有什么顾虑了。放假期间,你的任务就是放松自己,多去和文工团的同志们交流学习,尤其是和刘念同志。这是给你个人的特殊任务,必须完成好,听到没有?”他最后故意板起脸,但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邵明珠心里又是感激又是窘迫,还有一丝抑制不住的期待。他挺直腰板,敬了个礼,声音响亮却带着点羞涩:“是!政委!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赵刚那间依旧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邵明珠看着虽然入夜却仿佛焕发着新生的北平城,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父母之仇已随着旧时代的终结而埋藏,远亲陌路无需挂怀。此刻,他心中所念的,是那个有着清澈眼眸和动人琴声的姑娘——刘念。新的生活,似乎正伴随着这座古都的新生,向他招手。
第二天清晨,邵明珠特意起了个大早。他翻出部队刚发下来、他一直没舍得穿的新军装——一套质地厚实、颜色正宗的黄绿色棉布军装,仔细地穿上,束上崭新的牛皮武装带,挂上擦得锃亮的新枪套,里面插着那把作为奖励配发给他的崭新美制M1911手枪。最后,他蹬上一双结实的新布鞋,对着后勤处借来的半块破镜子照了又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