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08章 银梭带泪,灯塔未眠

晨雾未散时,苏若雪被窗台上的凉意惊醒。

她本是伏在案头抄录匠人口述的,不知何时竟歪着脖子睡了半宿,后颈僵得发疼。

抬手揉着酸痛处起身,晨光正从竹帘缝隙里漏进来,在青砖地上织出一片碎金。

那团鹅黄的野菊便在碎金里亮着,像被谁小心摆成了半开的模样,花瓣上的夜露还未全干,顺着叶尖坠下一滴,“啪”地打在银梭上。

苏若雪的呼吸顿了顿。

她蹲下身,指尖悬在银梭上方半寸处。

梭身泛着温润的银光,“芷”字被岁月磨得像块软玉,右下角那道新痕却刺得她眼疼——不似刀刻的利落,倒像被什么温软的东西反复摩挲,金属表面都起了细密的毛边,像极了……被泪水浸久了的痕迹。

她终于触上去。

凉意顺着指腹窜进骨头里。

苏若雪猛地缩回手,转身从樟木箱底摸出个油纸包。

那是母亲故去时留给她的,裹着半片烧焦的月白绣袍,灰烬早被岁月压成了薄饼状,却还留着几缕未燃尽的丝线,在晨光里泛着浅紫的光。

她把银梭和残灰并排放在案上。

左手按在残灰上,余温还在——这是母亲最后留给她的温度,二十年来无论冬夏,只要她贴身带着,这包灰烬总比别处暖上三分。

右手再去碰银梭,这次更仔细些,指尖沿着梭身一寸寸挪,果然,冷得刺骨,连带着掌心都起了鸡皮疙瘩。

“若雪,你记着。”

幼时空荡荡的闺房里,母亲跪在佛前,背影像片随时会被风吹散的纸。

她捧着半枚银梭,声音轻得像落在香灰里的雪:“断梭会的信物,遇亲人心血会微热。当年我入会后,这梭子贴着心口藏了三年,冬天焐手,夏天镇汗……”

“后来呢?”小若雪趴在她膝头,盯着梭子上的“芷”字问。

母亲的手指在梭身上轻轻一按,突然笑了:“后来它冷了。”

此刻案上的银梭冷得彻骨。

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喉间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絮。

母亲说的“亲人心血”,难道是指……执梭者的血?

可她是苏家长女,母亲林芷兰的嫡女,这银梭若真是断梭会信物,怎会对她的体温毫无反应?

“吱呀——”

门被推开的声响惊得她一颤。

顾承砚站在门口,晨雾顺着他肩头淌进来,镜片上蒙着层细水珠。

他手里攥着本泛黄的《江南织谱》,书脊处还夹着半张毛边纸,墨迹晕开一片,像是被水浸过又烘干的。

“我听见弄堂里张婶说你起得早。”他走到案前,目光先落在银梭上,又扫过那包残灰,“可是银梭的事?”

苏若雪没说话,只是把两只手按在案上,让他摸那两处温度。

顾承砚的指尖在银梭上停留片刻,又覆上残灰,眉峰渐渐拧成个结。

他忽然抓起银梭,凑到窗前细看那道新痕,指腹沿着裂纹来回摩挲:“不是刀刻的。”他说,“金属疲劳,边缘圆钝,应该是……被人反复用指腹蹭出来的。”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像眼泪?”

“像悔。”顾承砚从怀里抽出那半张毛边纸,摊开在两人中间。

泛黄的纸页上是行小楷,笔锋苍劲却带着些颤抖:“兰枝易折,情火最伤。——苏敬棠 记于民国十九年冬。”

“这是苏伯父的批注?”苏若雪凑过去,看见纸页右下角还画着个极小的梭子,和案上这枚轮廓分毫不差。

顾承砚点头:“我在《江南织谱》夹页里翻到的。你父亲当年整理织谱时,总把重要批注另抄一份收着。”他指了指那行字,“‘兰枝’是令堂的闺名,林兰枝。‘情火最伤’……或许和断梭会有关?”

窗外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叮铃叮铃撞碎了晨雾。

苏若雪突然想起前日在码头看见的老者——佝偻着背跪在灯塔下,额头几乎要贴到青石板,手里攥着团灰扑扑的帕子,帕角绣着朵半开的野菊。

“那日在吴淞口……”她轻声说,“跪拜的老者,帕子上的野菊,和窗台上这束,花瓣形状一模一样。”

顾承砚的手指在《江南织谱》上重重一叩:“我昨日去老城隍庙找说书的周先生,他说三十年前黄浦江涨大潮,有个穿月白绣袍的女子跳江,被巡防队捞起来时,怀里还抱着半枚银梭。岸上有个年轻织工要冲过去,被人死死拽住——后来那织工就疯了,逢初一十五就去灯塔下跪,嘴里念叨‘没拦住,没拦住’。”

苏若雪的手猛地扣住桌沿。

月白绣袍、银梭、跳江……这些碎片在她脑子里炸成一片白光。

母亲的牌位在祠堂里摆了二十年,可她从未见过母亲的遗像,只记得每到忌日,父亲总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半夜传来撕纸的声响。

“若雪。”顾承砚握住她发凉的手,“银梭冷,不是因为执梭者心冷。是他不敢热——怕热了,就想起当年没拦住的那纵身一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叩叩叩——”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两人的话。

青鸟掀开门帘冲进来,军靴上沾着江滩的泥沙,额角还挂着汗珠:“顾少!吴淞口的绿灯连亮七夜了!码头上的老船工说,往年最多亮三夜,今年像是要把三十年的灯油都烧完!”

顾承砚松开苏若雪的手,从抽屉里摸出个铜制的潮位尺。

这是他前日让青鸟去江边测的,尺身刻着密密麻麻的水位线:“昨夜灯亮时,水位到哪个刻度?”

“潮应三鸣。”青鸟抹了把汗,“老船工说,这是黄浦江的共振节点,江底暗礁会和潮声共鸣,传出去十里都听得见。”

顾承砚的指节抵着下颌,镜片后的目光突然亮得惊人:“他们不是在等我们。”他抓起案上的《江南织谱》,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泛黄的灯语图,“这是令堂当年记录的‘终夜织鸣’——用灯塔的明暗模拟织机的节奏,把失传的织法编成灯语,每夜潮起时传一次。可三十年前那夜,她跳江了,灯语断在第七夜。”

苏若雪望着窗外渐起的江风,看见野菊的花瓣被吹得轻轻摇晃。

银梭还躺在案上,那道“泪痕”在风里泛着微光,像道没写完的信。

“顾少,那我们——”

“今夜。”顾承砚打断青鸟的话,目光落在苏若雪发间的银簪上,“备两盏防风灯,再找条能划到吴淞口对岸的小船。”他转身从柜里取出件藏青夹袄,披在苏若雪肩上,“多穿些,夜里江风凉。”

苏若雪摸着肩上的夹袄,忽然笑了。

这是前日她嫌他总穿西装单薄,亲手给他缝的,里子还绣了朵极小的野菊。

此刻夹袄裹着她的肩,还带着他身上的书墨香。

“去沙丘。”顾承砚望着远处被江雾笼罩的灯塔,声音轻得像句誓言,“不登船,只架起灯。”

江雾漫上来时,苏若雪看见他袖口里露出半截银梭的光。

那道“泪痕”还在,可这次她觉得,那不是冷的痕迹——是等了三十年,终于要被焐热的温度。

江雾裹着铁锈味漫过船舷时,苏若雪的手指在夹袄口袋里攥得发疼。

那枚银梭贴着她掌心,冷意透过布纹渗进来,倒比江风更像根刺。

顾承砚掌着船桨,藏青粗布袖口被夜露浸得发深,腕骨随着划水的动作一起一伏——她昨日在他旧西装里翻出的那截褪色丝绦,正系在他腕间,是她十岁时偷剪的帕子角,原想着等及笄时绣对并蒂莲送他。

“到了。”顾承砚的声音被风揉碎,却清晰撞进她耳里。

小船擦着沙丘的碎石滩停下,他先跳上岸,转身时袖口漏出半片银光——竟是把银梭别在了腰间。

苏若雪望着那抹光,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火要传给活人”,当时她只当是病中呓语,此刻却觉得那八个字正随着江浪拍在脚边。

青鸟从船尾摸出个铜匣,军靴踩得沙粒簌簌响:“鸣蝉副机调试过三遍,弦是苏州陆记的冰蚕丝,顾少说要应和灯语的震颤频率。”他蹲下身,将木架支在沙丘最高处,月光落进他鬓角的汗珠里,像撒了把碎星子。

顾承砚接过铜匣,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挑。

清越的颤音撞开江雾,惊起两三只夜鹭,扑棱棱掠过灯塔的光晕。

苏若雪望着那座老塔,石砖缝里的青苔在灯影下泛着幽绿,像极了母亲妆匣里那枚翡翠耳坠的颜色——她从未戴过,说“太凉,捂不热”。

“注意灯的明暗。”顾承砚的声音压得很低,镜片上蒙了层水汽,“令堂的灯语记录里,第七夜的节奏是‘三长两短’,对应织机提综的次数。”他屈指拨弦,第一声像春蚕破茧,第二声如筘齿扣线,第三声……

“灭了!”青鸟突然低吼。

苏若雪猛地抬头。

灯塔顶端那盏绿莹莹的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下去,像被谁掐灭了灯芯。

江风卷着潮声灌进耳朵,她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三十年前的今夜,母亲是否也站在这里,望着同样的黑暗,指尖攥着同样的银梭?

“叮——”

琴弦突然发出裂帛般的颤音。

顾承砚的指节泛着青白,盯着灯塔的目光几乎要烧穿雾气。

下一刻,那盏灯重新亮了,却不再是稳定的光晕,而是随着潮声起伏明灭,像有人在灯后举着块绸子,随着呼吸轻轻摇晃。

“是回应。”苏若雪脱口而出。

她想起父亲教她“听火”时的话——“织娘的魂在火里,火的呼吸在风里”。

她闭起眼,让江风裹着灯的明灭往耳朵里钻。

先是潮声里的沙粒响,接着是船桨拍水的轻响,然后……

“心到手不到,才是活脉……”

她的睫毛剧烈颤动。

这声音太轻,轻得像母亲给她梳头发时的絮语,可每个字都带着刺,扎得她眼眶发酸。

那是前日码头上礼帽男子说过的口诀,此刻竟随着江风,从灯塔的光里渗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若雪?”顾承砚的手覆上她手背,带着琴弦的余温。

她睁开眼,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

“是母亲。”她哑着嗓子,“她在灯里说话。”

三日后的提篮桥工场,井台边的青苔被晨露浸得发亮。

苏若雪跪在井沿,手里攥着张桑皮纸,秘染膏的气味混着井水的腥甜,钻进鼻腔。

那是她熬了整夜誊录的灯语口诀,墨迹还带着体温:“心到手不到,活脉续断梭……”

“我母若曾为守脉而沉江,”她站起身,将纸卷轻轻投入井中,声音比那日江风更稳,“今日我以活人之声,还她未尽之言。”

井里传来“咚”的轻响。

第二日破晓时,青鸟的喊声响彻工场:“顾少!井壁有字!”

顾承砚和苏若雪赶到时,井台边围了七八个老织工,全都佝偻着背,像群被雨水打湿的麻雀。

井壁湿痕里浮着淡墨,歪歪扭扭却笔力遒劲:“第九夜:心织无字——织脉不在梭,在活人指尖的茧;不在谱,在机杼震落的星。”

苏若雪的指尖抚过那些字,井水的凉意透过石砖渗上来,和银梭的冷意重叠在一起。

这次她没缩回手,反而按得更紧——她能摸到,字里有温度,是母亲当年沉江前,最后贴在胸口的温度。

同日傍晚,青鸟巡查灯塔归来,军靴上沾着新泥:“顾少,灯灭了。”他喘着气,从怀里掏出面素白旗,“换了这东西,旗上没花样,就道斜裂,像……像道泪痕。”

顾承砚接过旗子,指腹沿着裂帛处摩挲。

江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间的银梭,那道“泪痕”在夕阳下泛着暖光。

“他们不是原谅了过去。”他望着灯塔的方向,声音轻得像怕惊醒谁,“是终于敢把火,交到一个不怕烧伤的人手里。”

话音未落,工场里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

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囚被狱卒押着,却挣红了眼往前扑,最前头的老头喉结直颤:“求先生让我们修那台铁木机!兰芷小姐最后踩的就是它,机底铭牌被砸了,可螺丝……螺丝上刻着‘七’!”

苏若雪顺着众人的目光望过去。

墙角那台蒙尘的铁木机下,半枚螺丝从锈迹里探出来,在暮色中泛着暗黄的光。

她走过去,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枚螺丝——凉意顺着指腹窜上来,比银梭更冷,却带着种熟悉的钝痛,像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指甲掐进肉里的疼。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