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27章 假死引蛇,金流破网

密室门合上的瞬间,顾承砚的脚步顿了顿。

他想起苏若雪方才整理账本时,指节因用力泛白的模样——那是她从小到大藏不住心事的标志。

昨夜他亲手拟定的“殉道名录”里,陈砚生排在首位,今早却有笔汇款以陈砚生名义打进抚恤专户,这绝不是巧合。

他转身折回账房,推开门时正见苏若雪将一本蓝布封面的账簿往怀里收,发顶那缕碎发被穿堂风掀得翘起。

“若雪。”他放轻声音,“让我看看那叠汇款单。”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终是将最底层那张抽出来。

汇票边缘还带着油墨未干的潮意,收款人“陈砚生”三字的竖笔有细微的顿痕,像是握笔的手被什么硌了一下。

顾承砚将汇票对向窗棂,四明银行的水印在阳光下浮出暗纹,与他抽屉里存的真汇票纹路分毫不差——这不是伪造。

“陈砚生。”他低念这个名字,喉结滚动,“原主十六岁那年,我替他去《申报》送过绸缎。陈先生坐在二楼编辑部,鼻梁上架着玳瑁眼镜,正用狼毫写社论。我碰翻了茶盏,他却只说‘年轻人手稳了,字才稳’。”他指腹摩挲过汇票附言“买碗热粥”,声音发涩,“这样的人,宁肯饿死也不会领汉奸的钱。可他现在领了顾家的抚恤——”

“他在求救。”苏若雪接得极快,眼底泛起水光,“他知道我们会查汇款单,知道我们认得他的字。他被关着,只能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他还活着。”

顾承砚攥紧汇票,指节发白。

“去查近五日所有抚恤领取者的底册。”他转身从案头抽出一本牛皮纸装订的档案,“重点筛‘曾拒领’或‘由他人代领’的——真家属不会让陌生人碰这笔钱。”

苏若雪的指尖在算盘上敲出脆响,账册翻页声像急雨。

当她翻到第七本时,笔锋突然顿住:“承砚,这里有三个领款人,户籍证明都盖着‘闸北保长周德贵’的印。”她抽出三张泛黄的纸,“周德贵上月替日商三菱洋行收过‘良民证’,巡捕房的老陈说他常往北四川路的警务课跑。”

顾承砚凑过去,果然见三个不同姓名的户籍页右下角,朱红印泥都带着同样的毛边——那是周德贵那方裂了道缝的铜印特有的痕迹。

“他们不是真家属。”他目光骤冷,“日伪想借抚恤名单引真家属露面,再顺藤摸瓜查我们的资金链。”

“那我们就将错就错。”苏若雪突然笑了,眼尾的泪还没干,“让这三个代领者以为得手,跟着他们找接头点。”她抓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正好青鸟在盐帮有兄弟,让他们扮成收账的,跟在代领者后面。”

顾承砚的拇指重重叩在地图上,震得墨点飞溅。

“不止要引蛇出洞。”他转身拉开暗格,取出十二张手绘图纸,“让盐帮的人准备十二口棺材,明日以‘迁葬义士’的名义运去静安寺公墓。”图纸展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机械构造,“棺底装改装过的留声机,能模拟摩尔斯电码的频率;棺盖夹层塞微型发报组件——”

“他们会以为我们用棺材运电台。”苏若雪突然明白了,指尖抚过图纸上的“春蚕组”标记,“可实际上,我们要让他们自己钻进圈套。”

“对。”顾承砚的声音沉如铁,“日伪要找地下电台,我们就给他们个假目标。等他们的特务蹲守墓园,就顺着他们的无线电测向仪反查——”他突然停住,侧耳听向窗外。

青石板路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青鸟的声音撞进账房:“顾先生,盐帮的船已经泊在苏州河码头,十二口棺材刷了新漆,就等您点头。”他额角的泥点还没擦净,腰间别着把油布裹着的短刀,“弟兄们都问,这棺材里装的是哪位义士?”

“装的是火种。”顾承砚将图纸折起塞进青鸟怀里,“告诉他们,等鬼子的耳朵凑过来,我们就烧一把大火。”

次日清晨,十二口朱漆棺材被抬上黑布蒙盖的板车。

苏若雪站在街角茶棚里,看着运棺队伍拐进愚园路,故意走得慢腾腾——这是顾承砚特意交代的“破绽”。

她摸了摸藏在袖中的怀表,指针正指向辰时三刻,该是日伪的眼线出动的时候了。

日头爬到头顶时,队伍进了静安寺公墓。

苏若雪望着最后一口棺材被抬进松林,转身要走,却见茶棚掌柜的朝她使了个眼色——那是盐帮兄弟的暗号。

她低头抿了口凉茶,凉意在喉间漫开,耳边仿佛听见顾承砚昨夜的话:“他们越急着查,就越会露出尾巴。”

果不其然,次日黄昏,两辆黑车从北四川路拐出,车帘紧闭,像两尾阴恻恻的鱼,悄然咬住了送棺队伍的尾巴。

两辆黑车像两条吐信的毒蛇,碾过墓园外的碎石子路,在松树林边停住。

青鸟蹲在老槐树上,粗布短打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油布裹着的勃朗宁。

他拇指压住相机快门,镜头对准前车门——黑呢子大衣先探出来,接着是半张涂着玫瑰色口红的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她!"树杈吱呀一声,他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三个月前在霞飞路,这女人扮作慈善医院护士长,往顾家捐赠的防疫药里掺了鸦片粉,是苏若雪用磷粉在药箱暗格画出荧光箭头,才识破这场"善意"。

此刻她领口别着银质飞鹰胸针,正是伪政府"文化清查署"的标志。

"三儿,记车牌。"他压低声音,靴底在树干上轻叩三下。

树下穿粗麻围裙的盐帮兄弟立刻猫腰,用炭笔在掌心记下"沪B-7912"。

黑车后门陆续钻出六个穿藏青制服的人,其中两个提着木箱,箱角露出铜线——是无线电测向仪。

青鸟的指节捏得发白,这些人分明是冲着棺材里的"假电台"来的。

他摸出怀表,秒针正指向酉时二刻,和顾承砚算的分毫不差。

"收网。"他对着袖口吹了声短哨,七八个身影从墓碑后、松针堆里钻出来,有挑水的、扫叶的、卖香烛的,此刻全抄起藏在工具里的相机。

快门声像炒豆子般碎响,女人猛地抬头,正撞进镜头的反光。

"走!"她尖叫着拽开车门,黑车轮胎碾起碎石,溅在青鸟脚边。

他望着车尾灯消失在暮色里,摸出怀里温热的胶卷——足够让顾先生看清这张脸。

顾宅密室的炭盆噼啪作响。

苏若雪捏着青鸟连夜洗出的照片,指甲在相纸边缘掐出月牙印:"是她,那个往药里掺鸦片的护士长。"照片里女人的银鹰胸针泛着冷光,"现在竟成了清查署的督办......"

"督办?"顾承砚接过照片,烛火在镜片上晃了晃,"她背后有人。"他抽出钢笔在照片背面画了个圈,"能让一个小护士长半年连升三级,至少是领事团的人。"

苏若雪突然按住他手腕:"那我们的抚恤金计划......"

"正好。"顾承砚反握住她发凉的手,指腹蹭过她腕间的翡翠镯子——那是定亲时他亲手给她戴的,"他们要找资金链,我们就给条更显眼的。"他转身从书架抽出《上海米粮行名录》,"明日以商会名义致函日领事馆,说抚恤金屡遭冒领,即日起改发现粮,名单公示三日。"

"公示?"苏若雪眼睛亮了,"冒领者要取钱可以伪造户籍,但要领米必须露面——"

"对。"顾承砚的笔尖在名录上点出个墨点,"真家属不会为五斗米折腰,露面的必定是他们的人。"

第三日清晨,晨雾还没散透,顾宅门房就收到个油纸包。

苏若雪拆开,里面是张皱巴巴的便签,墨迹被露水晕开:"虹口福来米行,穿灰布衫的瘦子,今早买了二十斤白米。"

"青鸟。"她对着院角老石榴树敲了三下,浓荫里立刻窜出道黑影。

福来米行的门板被踹开时,瘦子正往麻袋里装米,手一抖,半升白米撒在青石板上。

青鸟的勃朗宁顶住他后颈:"抬起来。"瘦子抬头,喉结动了动——他左耳垂缺了一角,和户籍底册上"烈士遗属"的照片判若两人。

"搜。"青鸟踢开墙角的破木箱,半卷黄纸露出来。

苏若雪蹲下身,指尖拂过上面的蝇头小楷:"顺逆名单须动态更新,顾氏商会为头号渗透目标......"她的声音突然顿住,"山本一郎?"

黄纸末尾的朱红印章还带着新印泥的潮意,"山本一郎"四个字像把淬毒的刀。

顾承砚接过密令时,烛火"噗"地灭了。

苏若雪划亮火柴,见他额角青筋直跳——三个月前日本领事团参观云锦展,正是这个山本一郎,西装领口别着枚微型窃听器。

"丝不杀人,然可织网。"顾承砚抓起钢笔,在密令空白处写下这行字,墨迹在纸上晕开,像团逐渐收紧的网。

苏若雪整理附件时,一张照片从纸堆里滑出来。

她弯腰去捡,指尖突然顿住——照片里的顾承砚正坐在绸庄密室,钢笔尖悬在账本上方,身后的《兰亭集序》摹本被风掀起一角。

"承砚。"她的声音发颤,"这张照片......"

顾承砚凑过来,瞳孔骤然收缩。

照片的拍摄角度,分明是从《兰亭集序》摹本之后——那是他书房密室的暗角,只有三个人知道那里藏着机关。

窗外起风了,吹得摹本的绢面沙沙作响。

顾承砚盯着照片里自己微侧的下颌线,后颈泛起细密的冷汗。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