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05章 白鹭未栖,丝动江海

长江口的夜雾来得急,像团浸了水的棉絮裹住货轮吃水线。

顾承砚立在吴淞口望海楼二层,指尖叩着窗棂,望着那艘挂葡萄牙旗的货轮在暮色里扯出一道歪斜水痕——六小时前它还朝着舟山方向,此刻却像被无形的手扳过船舵,缓缓朝崇明岛北侧漂去。

“盐帮的老七该在那片废渔港候着了。”他摸出翡翠蚕佩抵在掌心,凉意顺着掌纹爬进血管。

三日前他托苏北盐枭带话,用二十担生丝换对方在废港藏下三艘乌篷船、两箱干柴。

“活茧”要的不是明路,是能随时化整为零的暗网。

楼下传来马蹄声,是苏若雪的马车进了顾家后门。

顾承砚转身时,烛火在他眼底晃了晃——她此刻该在密室里拆“雪纹茧”。

那些用特殊蚕种织就的茧壳,外层是普通蚕丝,内层却掺了他从现代文献里翻出的偏振光显影法:用苏若雪绣绷上的银线在茧身刺出微痕,再经她改良的“雪纹针”压出摩尔斯电码。

密室里,苏若雪的银簪划开第一枚茧壳。

蚕丝断裂的轻响像春蚕食叶,她将茧壳对着烛火,又抽出随身带的偏振光片——那是顾承砚用眼镜片磨的,边缘还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嗒嗒,嗒嗒嗒……”她盯着光片上跳动的阴影,喉间不自觉跟着默念。

三天前顾承砚教她认这种加密方式时,说过“最安全的密信,是连送信人都不知道自己在送信”。

此刻茧壳上的阴影正跳着摩尔斯,她数到第七个点时,呼吸突然一滞——“鹭07改道盐城”。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响,苏若雪摸出账册夹页,蘸了蘸松烟墨。

账册封皮是顾家绸庄的“云纹”暗记,内页却记着“蚕种采购预算调整:盐城支线加购三十担,宁波线减二十”。

她故意把“盐城”二字的墨色晕开些,又在“减二十”下面划了道歪歪扭扭的线——这是顾承砚教的“破绽”:若顾家真有日方内线,定会把这种“错误”当宝贝似的报上去。

“若雪姐,送报童在后门等您。”小丫鬟的声音隔着门帘传来。

苏若雪将账册塞进蓝布包裹,顺手理了理鬓角的珍珠簪——那是顾承砚去年生辰送的,说“珍珠要沾人气才亮”。

她打开门时,送报童正蹲在台阶上逗猫,见她出来立刻跳起来,接过包裹时手指在她掌心轻叩三下——这是他们约好的“已取”暗号。

同一时刻,法租界商会的红木议事厅里,顾承砚的茶盏“砰”地磕在桌上。

“葡萄牙船东坐地起价!”他扯过桌上的航运合同,封皮“顾氏”二字被他捏得发皱,“原说苏北线运费三十块,现在要加五成!”

底下的商人们交头接耳,福源米行的周老板试探着问:“少东家可是要改道?”

“改!”顾承砚抽出钢笔,笔尖在合同上划出刺啦一声,“改走宁波中转,两条船明早挂‘顾记’旗号过海关。”他把撕碎的合同往铜痰盂里一丢,火星子“腾”地窜起来,“就说苏北线暂时停了——我顾某人虽想做这趟生意,也不能当冤大头!”

角落里,穿灰布长衫的男人摸了摸袖管里的怀表——这是法租界巡捕房的线人。

他望着顾承砚泛红的耳尖(那是动怒时的惯常模样),又看了看被烧得卷曲的合同残页,确信这消息足够分量,便悄悄溜出议事厅。

吴淞炮台旧址的破砖堆里,青鸟的电台突然发出“刺啦”一声。

他猫着腰凑近,耳机里的电流声中,清晰传来日文密语:“顾氏改道宁波,需确认是否虚晃……”

“上钩了。”青鸟扯了扯脖子上的粗布围巾,遮住半张脸。

他望着远处宁波方向的灯火,那里有北站货场的汽笛声隐隐传来——顾先生说过,当敌人把注意力全扑在宁波海关时,就是最该“不小心”混进去的时候。

夜风卷着海腥味灌进破墙,青鸟摸出怀里的密电本,指尖在“宁波北站”四个字上顿了顿。

他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电台杂音,像极了顾承砚常说的那句:“最韧的网,从来不是一开始就撒开的。”

此刻,二十里外的崇明废港,货轮的铁锚正砸进淤泥。

底舱暗格里,“活茧”们随着船体晃动轻碰,苏若雪绣了半只的“白鹭”在茧壳上泛着银芒,仿佛随时要振翅飞向更浓的夜色。

吴淞口的夜雾未散,青鸟的粗布汗衫已被冷汗浸透。

他弓着背混在码头苦力里,肩头压着麻包,每一步都踩得铁钉靴底与青石板磕出火星——这是顾承砚教的“伪装术”:真正的苦力不会在意鞋跟磨损,只会把力气全用在腰上。

“三班的!去七号茧仓卸货!”监工的铁皮哨子吹得刺耳,青鸟喉结动了动。

三天前顾承砚说“日方可能在茧仓布防”时,他还以为是推测,此刻望着七号仓门口那台黑黢黢的铁家伙,后槽牙咬得生疼——金属外壳上刻着“东京无线”的钢印,两根天线正随着电流“滋滋”震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麻包“咚”地砸在地上,青鸟借着擦汗的动作瞥向探测仪。

穿西装的日本技术员正用毛笔在登记册上划勾,每过一筐茧,仪器就发出“滴”的轻响。

他突然想起顾承砚说过的“**生物电波”——那些用特殊蚕种培育的“活茧”,茧内幼蚕的心跳会被仪器捕捉,像黑夜里的萤火虫般明显。

“下一批!”监工的皮鞭抽在空气里,青鸟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摸出藏在裤腰的铜哨,含在嘴里轻轻吹了三声短音——这是和顾承砚约定的“危险”暗号。

哨音被汽笛声吞没,他却看见五十米外的报童顿了顿,转身往顾家绸庄方向跑。

顾承砚正在绸庄二楼的账房核账,算盘珠子突然“噼啪”崩出两颗。

他抬头时,正见送报童撞开后门,额角沾着码头的煤渣:“少东家,青鸟说‘茧有知觉,眼已睁开’。”

笔杆在指节间转了半圈,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扯过抽屉里的《现代昆虫生理学》,泛黄纸页上“蚕体生物电频率”的批注还带着墨香——这是他穿越前给学生讲课时写的。

“高频探测仪...”他喃喃重复,指尖敲在桌沿,“他们能捕捉到幼蚕的心跳。”

苏若雪捧着茶盏推门进来,见他脸色发沉,茶盏轻轻搁在他手边:“承砚?”

“若雪,去染坊取三桶蜂蜡。”顾承砚抓起外套往身上套,“要新熬的,未掺松脂的。”他转身时,袖扣擦过她手背,“二级茧的微孔必须封死,探测仪测不到生物电,就会当它们是死茧。”

“明白。”苏若雪的指尖在围裙上抹了抹,那里还留着上午绣“白鹭”时的丝线印子,“我这就去,让阿福带板车跟我。”她出门前回头望了眼,正见他对着航运图比划,笔尖在“宁波”二字上戳出个洞。

二十里外的崇明废港,盐帮老七的乌篷船正往岸上搬货。

走方郎中王伯年掀开药箱夹层,茧壳上的“白鹭”绣纹擦过他粗糙的指腹。

他抓了把当归撒进去,又覆上白芷,药香混着桑叶的清苦顿时淡了——这是顾承砚特意交代的:“浓味药材能盖住蚕茧的气味,他们查电波,查气味,却查不到人心。”

“王郎中,船要开了!”船家在船头喊。

王伯年扣上药箱,竹篙往水里一撑,乌篷船便顺着运河支流滑进晨雾。

他望着两岸青稻,想起顾承砚塞给他的银圆:“每夜换个码头,找最破的土地庙歇脚。”那话里的温度,比药箱里的茧更暖。

七日后的深夜,顾家密室的煤油灯结了灯花。

顾承砚摊开最新的情报单,烛火在“苏北纺织厂集群技术接管”几个字上跳动。

他摸出红笔,在地图上圈出盐城、南通、扬州,笔尖悬在“东洋织造”四个字上方时顿了顿——那是日资在上海最大的纺织厂,也是顾氏绸庄的死对头。

“断梭。”他轻声念出计划代号,声音里带着淬过钢的冷,“要断他们的梭子,先拆他们的线。”

窗外传来梆子声,一更天了。

苏若雪捧着新熬的银耳羹进来,见他盯着地图出神,羹碗搁在他手边:“吃点热的,胃该抗议了。”

顾承砚抬头笑了笑,舀起一勺羹,甜香在舌尖漫开时,后巷突然传来“吱呀”一声。

他侧耳听了听,是货郎的拨浪鼓响——那声音太规律,不像寻常货郎。

“若雪,去后巷看看。”他放下羹碗,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翡翠蚕佩,“最近盯梢的多。”

苏若雪掀开门帘出去时,正见穿蓝布衫的货郎推着独轮车经过。

车底暗格里,一枚“雪纹茧”轻轻震颤,茧壳内银丝绣的“白鹭”,右翅不知何时闭合了。

顾承砚望着她的背影,目光落回桌上的《东洋织造用工记录》——那是三天前从法租界工部局抄来的,纸页边缘还留着油墨未干的痕迹。

他伸手翻开第一页,“大正十五年入职名单”几个字跃入眼帘,指尖在“林三郎”的名字上停住,眼底漫过暗潮。

后巷的拨浪鼓声渐远,顾承砚合上记录册,将它锁进抽屉最底层。

月光透过窗棂爬上来,在“断梭”两个字上镀了层银,像把未出鞘的刀。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