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265章 真相浮出,破局之始

雨丝裹着江风灌进领口时,顾承砚的皮鞋尖在青石板上碾出半道水痕。

他抬手抹了把脸,掌心沾着铁锈味——是废弃仓库的铁皮屋檐在滴水。

"七点五十分。"青鸟的声音从阴影里浮出来,斗笠边沿垂落的湿麻线扫过他手背,"比约定早了两小时零十分。"

顾承砚摸出怀表,表盖内侧苏若雪用簪子刻的"砚"字被雨水泡得发亮。

他把表贴在耳侧,听着滴答声里混着码头上运货木轮的吱呀,喉结动了动:"电话里那声音太粗重,像故意压着嗓子。"他指节叩了叩窗台,霉味从朽木缝里钻出来,"若真有人要交情报,不会选在码头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除非..."

"除非是饵。"青鸟接得利落,斗笠下的眼睛突然眯起。

仓库外传来两声轻咳,像石子投入水潭。

顾承砚顺着他视线望去,两个穿旧呢子大衣的男人正蹲在码头老槐树下,其中一个低头点烟,火柴光映出左脸道刀疤。

更让他紧绷的是那两人脚边——两截被踩扁的三炮台烟盒,和工部局便衣特勤队的配给一模一样。

"是密探。"顾承砚的手指扣住西装内袋的电报夹,里面还躺着苏若雪凌晨三点发来的急电:"工部局查李宅,恐为障眼。"他想起方才在仓库外看见的木牌,"十六铺"三个字被雨水泡得发胀,"原定联络人要是看见这阵仗,早跑了。"

青鸟的斗笠微微倾斜,雨水顺着竹篾滴在青石板上,敲出细密的鼓点。

他突然转身,麻布衣角扫过顾承砚手背:"我绕后巷截一个。"

不等顾承砚应,人已贴着墙根溜了出去。

顾承砚盯着他消失的方向,喉间泛起苦杏仁味——这是他紧张时的老毛病,前世给学生讲经济危机案例时也会犯。

他摸出钢笔在掌心划了道痕,凉意顺着血管爬遍全身:"苏若雪说工部局在转移注意力,可这两个密探守的是码头,不是李仲文的宅子..."

"砰!"

仓库后巷传来重物坠地声,混着闷哼。

顾承砚攥紧钢笔冲出去,正看见青鸟单膝压在刀疤男背上,对方的呢子大衣被扯开,露出里面的藏青警服。

刀疤男的右手还在往靴筒里探,那里插着柄勃朗宁——但被青鸟用麻绳捆了个结实。

"谁派你来的?"青鸟的声音像浸了冰碴,拇指碾着对方手腕的麻筋。

刀疤男疼得额头冒冷汗,却还在硬撑:"老子...老子是巡捕房的!"

"巡捕房的会在码头蹲点?"顾承砚弯腰捡起那柄勃朗宁,枪口还带着体温,"三井洋行上个月刚给工部局特勤队换了这批枪,枪托刻着'昭'字——"他把枪倒转,金属表面果然有极小的日文刻痕,"你们特勤队队长野村次郎的私章。"

刀疤男的瞳孔骤然收缩。

青鸟的拇指又加了分力,只听"咔"的一声,对方腕骨发出脆响。

刀疤男终于绷不住,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吴...吴顾问!

吴兆麟吴先生让我们守着,说有个不长眼的要在码头接头,让我们...让我们连人带东西都扣下!"

顾承砚的钢笔尖在掌心戳出个红点。

吴兆麟,赵德昌当年在工部局的靠山,半年前还在《申报》上登过"中日亲善"的软文。

他想起苏若雪电报里最后一句:"李宅监视者佩吴记袖扣",原来不是转移,是双饵。

"还有呢?"青鸟的麻绳又紧了圈。

刀疤男疼得直抽气:"吴先生说...说要是人来了,就把他和码头那批'私货'一起绑了,栽赃给抗日分子!"他突然抬头,眼神发狠,"你们要是现在放了我,说不定还能..."

仓库方向传来枪声。

顾承砚反手把勃朗宁顶在刀疤男太阳穴上,转头时正看见另一个便衣从老槐树上翻下来,手里的枪还在冒烟——子弹擦着青鸟的斗笠飞进江里,溅起老高的水花。

"顾先生!"

是苏若雪的声音。

顾承砚循声望去,码头上停着辆黑色福特轿车,车窗摇下一半,苏若雪的手扒着窗框,发梢滴着水:"我让阿福开车追过来的!"她怀里抱着个铜制饭盒,是今早给顾承砚备的蟹粉小笼,"刚才在电报局听见巡捕房调令,说码头有...有情况!"

另一个便衣的枪又响了。

顾承砚拽着苏若雪往仓库里躲,却见青鸟已经抄起块碎砖砸过去,正砸中对方手腕。

那便衣吃痛松手,枪"当啷"掉在青石板上。

青鸟弯腰捡起枪,枪口却没对准人,而是指向江里——"咔"的一声,子弹被退了出来。

"是空包弹。"青鸟把弹壳递给顾承砚,黄铜壳上的划痕还新鲜,"他们根本不想杀人,只想抓人。"

顾承砚捏着弹壳的手突然收紧。

他望着苏若雪被雨水打湿的旗袍,想起她今早说"等打完仗要让全中国人穿顾家绸"时眼里的光,又想起刀疤男说的"栽赃抗日分子",喉间的苦杏仁味突然散了,取而代之的是火烧般的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兆麟想借我们的手,引出真正的情报网。"他把弹壳揣进西装内袋,转身看向青鸟,"而野村次郎...想借吴兆麟的手,把水搅得更浑。"

苏若雪摸出丝帕给他擦脸,帕子上还留着她惯用的茉莉香:"那我们?"

顾承砚望着江面上浮动的雨雾,远处传来货轮的汽笛,悠长而沉闷。

他突然笑了,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淬了火:"既然是局,总要有个破局的人。"他看向青鸟,"把这两个'俘虏'送回巡捕房,就说我们在码头抓了两个偷运鸦片的。"又转向苏若雪,"你回商会,让老周把那批运往南京的丝绸提前三天出货——"他指节敲了敲装弹壳的口袋,"要让吴兆麟的人看见。"

青鸟解下斗笠拧水,竹篾上的雨水落进青石板缝,像滴进了深潭:"你是要..."

"引蛇出洞。"顾承砚整理好西装领口,雨水顺着发梢滴在领结上,晕开个深灰色的圆,"他们以为自己在下棋,可这棋盘...该换个执子的人了。"

码头上的雨还在下。

顾承砚望着江对岸渐起的晨雾,听见苏若雪的轿车发动声,青鸟押着两个便衣往巡捕房走的脚步声,还有自己心跳的声音——像擂响的战鼓,一下,一下,震得胸腔发烫。

他摸出怀表,七点五十九分。

离约定的十点,还有两小时零一分钟。

足够他,布一个更大的局。

顾承砚的皮鞋跟叩在商会木楼梯上时,水痕在橡木板上洇出蜿蜒的线。

二楼办公室的煤油灯被穿堂风晃得一跳,苏若雪正伏在案前写毛笔字,砚台里的墨汁泛着乌光,她抬头时发梢还滴着雨,"回来了?"

"吴兆麟的人比想象中急。"顾承砚解下湿西装搭在椅背,袖扣磕在红木桌上发出轻响。

他望着苏若雪笔下"安全协议"四个字,墨迹未干,"电报局那边查到了?"

"野村次郎今早给吴宅送了三箱瓷器。"苏若雪将狼毫笔搁进笔山,指节沾着墨渍,"我让阿福盯着码头货单——瓷器箱号和上月三井洋行走私军火的船次对得上。"她从抽屉里抽出叠报纸,最上面是《申报》社会版,"这是近三个月吴兆麟出席的'中日亲善'茶会名单,银行、纺织、航运界的头面人物都在,除了..."

"除了拒绝和日商合作的那七家。"顾承砚接过报纸,目光扫过被红笔圈起的名字,"上周陈记米行的仓库失火,前天张记布庄的伙计被巡捕房'请去喝茶'——吴兆麟这是在立规矩。"他把报纸拍在桌上,纸页发出脆响,"所以他要抓我们的现行,坐实'抗日分子'的罪名,再借工部局的手清场。"

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青鸟掀开门帘进来时,斗笠上的水珠子落了满地,他解下腰间的油纸包放在桌上,"巡捕房的档案科我翻了。"油纸包展开是几页泛黄的文件,最上面盖着"军统上海站"的钢印,"吴兆麟三年前在南京受过特训,教官是戴笠的副官。"

顾承砚的手指在文件边缘摩挲出褶皱。

前世他研究民国经济史时见过类似档案,军统为筹措经费常与日商暗通款曲,"所以野村次郎给的军火,吴兆麟转手卖给军统?"

"不止。"青鸟从怀里摸出枚铜纽扣,背面刻着"忠勇"二字,"我在码头老槐树洞找到的,和军统行动队的制服扣一模一样。"他的声音压得更低,"今天那两个便衣,刀疤男的靴底有'福记鞋庄'的印记——福记老板是军统的线人。"

苏若雪的手指突然攥紧桌角。

她想起今早去电报局时,有个穿灰布衫的男人总在她身后三步远,现在想来,那人走路时右肩微沉,和档案里军统特工"右肩受过枪伤"的特征分毫不差。"所以这局里不只有日商和汉奸,还有军统在搅局?"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下棋的人。"顾承砚抓起铜纽扣对着灯光,"野村要清剿抗日力量,吴兆麟要借日商壮大势力,军统要拿军火换钱——可他们都忘了,棋盘上还有第三种人。"他看向苏若雪,"协议草案写好了?"

"写好了。"苏若雪打开抽屉,取出份烫金封皮的文件,"英国商会的霍克律师改了三版,重点在第三条:'若顾氏遭非法侵害,吴兆麟需以名下产业赔付三倍损失',第九条加了'协议内容若泄露,违约方需公开道歉并承担法律责任'。"她把文件推过去,封皮上"顾氏绸庄·吴记洋行安全协议"几个字在灯下泛着冷光,"我还联系了《新闻报》的陈主编,他说只要我们给个暗号,头版能留到凌晨三点。"

青鸟突然笑了,斗笠下的眼睛弯成两道月牙:"顾先生,你这是要把吴兆麟的脸按在泥里踩。"

"他先把脚伸到我们的棋盘上。"顾承砚合上协议,指节敲了敲桌面,"今晚八点,我去吴宅见他。"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

她想起三年前顾承砚还是纨绔时,醉倒在百乐门门口被巡捕房带走,是她连夜去保释;想起上个月日商放火烧顾家蚕房,他蹲在焦土上捡蚕茧,指甲缝里全是黑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刻他坐在昏黄的灯光下,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淬过的刀,"我和你一起去。"

"不行。"顾承砚握住她沾着墨渍的手,掌心还带着方才在码头攥钢笔时的凉意,"你留在商会,盯着霍克律师改最后的条款,再让老周把运往南京的丝绸货单改到明早五点——要让吴兆麟的眼线看见。"他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砚"字被体温焐得温热,"青鸟,你带两个人守在吴宅后巷,要是半小时内我没出来..."

"我知道。"青鸟把勃朗宁拍在桌上,枪托的"昭"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上个月我在虹口杀过三个想劫顾氏货船的浪人,不差这一个。"

顾承砚站起身,西装已经半干,后颈还沾着码头的江风。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街道上渐起的灯火,有卖宵夜的馄饨摊支起了灯笼,热气裹着葱香飘上来。"苏小姐。"他突然转身,眼里的光柔和了些,"等谈完这桩,我陪你去看大光明新放的《神女》——你上个月说想看阮玲玉的。"

苏若雪的鼻尖突然发酸。

她想起今早出门前,他站在廊下看她系旗袍盘扣,手指笨手笨脚地帮她理歪了的领花;想起他第一次用现代会计法算绸庄账时,兴奋得拉着她讲了半宿"复式记账法"。

此刻他站在阴影里,轮廓被灯光勾出金边,像株在风雨里拔高的树,"好。"她吸了吸鼻子,把协议塞进牛皮纸袋,"但你要保证,看完电影还能陪我去吃南翔小笼——我今早蒸的那笼,全便宜阿福的胃了。"

青鸟已经收拾好文件,斗笠重新扣在头上。

他走到门口又停住,回头望了眼桌上的煤油灯,"顾先生,吴兆麟的书房挂着幅《松鹤图》,松树下有个暗格。"他的声音轻得像风,"三年前林小姐就是在那里找到日商贿赂官员的账册。"

顾承砚的手指在西装内袋轻轻一按。

那里躺着码头捡到的弹壳,还有苏若雪今早塞给他的薄荷糖,"我记住了。"

夜色渐浓时,顾承砚走出商会。

他没坐车,沿着外滩慢慢走,江风卷着湿意扑在脸上。

路过汇丰银行的钟楼时,他抬头看了眼时间——七点三十分,离约定的八点还有半小时。

吴宅的门灯在转角处亮起,像只蹲在暗处的眼睛。

顾承砚摸了摸内袋的协议,又摸了摸藏在袖管里的钢笔——笔帽里装着苏若雪特意准备的紫药水,关键时能当迷药使。

他踏上吴宅的青石台阶时,门房的灯笼映出影壁上"福泽绵长"四个大字。

门"吱呀"一声开了,管家哈着腰迎出来,"顾少东家,我们老爷在花厅候着。"

顾承砚跨进门槛的瞬间,回头望了眼街道。

远处馄饨摊的灯笼还亮着,有个穿灰布衫的身影闪过巷口——是青鸟派来的人。

他笑了笑,跟着管家往里走,靴跟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响,像在敲一面战鼓。

楼上,苏若雪推开窗户。

她望着顾承砚的背影消失在吴宅门里,握紧了手里的牛皮纸袋。

楼下老周正指挥伙计搬货,丝绸箱子上的封条在月光下泛着白,像道未干的誓约。

她转身回到桌前,铺开信纸给陈主编写暗号。

笔尖悬在纸上顿了顿,最终落下:"月上柳梢头"。

这是顾承砚教她的,取意欧阳修的词,既文雅又好记。

写完最后一笔,她抬头看向墙上的上海地图。

地图上,顾承砚用红笔圈了几个点——恒丰纱厂、大达轮埠、四明银行。

此刻,那些红点在煤油灯下闪着暖光,像暗夜里的火种。

苏若雪的手指轻轻抚过"荣氏面粉厂"的位置。

那里是明天要邀请的中立派企业家之一,荣老板上周在茶会上说"实业救国不是喊口号",现在想来,倒像是某种默契的呼应。

她合上信纸,放进信封。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照得协议封皮上的烫金大字发亮。

明天,或许会是另一场棋局的开始。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