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孟浩赶紧上前,揽着母亲介绍道,"这是孟子艺,你们应该认识了吧?"
"刚认识。"孟妈妈说着,目光落在僵在原地的宋秩身上,"是小宋吧?"
"阿、阿姨好..."宋秩结结巴巴地回应。
———
制片人办公室里,四个人心思各异。孟子艺坐在角落,目光在三人之间游移,安静地当起了吃瓜群众。
宋秩僵直地坐在角落,低垂着头,眼尾余光却不断扫向孟浩的方向,眼底写满求救的信号。
孟浩噙着笑看她,唇形无声地比划"让你嘴硬",随即恶劣地摊开双手耸了耸肩。
这个 !
宋秩暗自咬牙,不过就是这两天没顺着他,居然就袖手旁观。要不是场合不对,真想扑过去咬他一口。
"咳!"
孟母突然的轻咳让正在眼神交锋的两人瞬间正襟危坐。
将小辈的互动尽收眼底,孟母若有所思。她温和开口:"小宋也是剧组的演员?"
"不是的阿姨,"宋秩声音发紧,"我来探班。"
"找孟浩?"
"不...是看别的朋友。"话刚出口宋秩就悔青了肠子。
果然孟母神色微滞:"这样啊,我还以为...见朋友也好。"
宋秩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抬眸望向孟浩的眼神里盈满哀求。
见她真要急哭,孟浩终于收起玩心解围:"你是来找欧姐的吧?她应该到了。"
"对,有事就去忙吧。"孟母附和道。
"那阿姨我先走了。"宋秩如获大赦,匆匆告别时与孟浩交换了个眼神。
踏出门槛她就懊恼地跺脚——多好的机会竟被自己搞砸了!
回想孟母温和的态度,她又生出些希冀。正纠结时,决定去找欧姐讨主意。
屋内气氛随着宋秩离开松弛下来。
"你们复合了?"孟母单刀直入。
"人家说了是看朋友。"孟浩懒散地靠着椅背,"分手后见面不犯法吧?"
孟子艺在一旁眼睛发亮——果然有戏!
孟母皱眉:"那之前你说的黎..."
"妈,"孟浩急忙打断,"剧组要开工了,饺子我们收下了,您要不先回?"
"大老远来送饺子,这就赶我走?"
“不是赶您走,这不是怕耽误您和姐妹们打麻将嘛。”
孟浩起身扶住孟妈妈:“别担心,等这边忙完我就回家住。”
“这可是你说的!要是敢不回来,我还来堵你。”孟妈妈瞪了他一眼,转头对孟子艺露出慈爱的笑容:“子艺有空让孟浩带你回家吃饭。”
“好呀,我一定监督小叔叔。”孟子艺乖巧应声,心里却嘀咕:孟妈妈说的“姓李的姑娘”是桐桐姐吗?还有那个宋秩,虽然他俩说话遮遮掩掩,但明眼人一看就有猫腻。
没想到小叔叔竟是个情场高手!
——也不对,早该猜到的。前几天在剧组,他不就总撩欧姐?偏偏他举止自然,根本看不出端倪。
孟子艺托着腮帮子陷入沉思:奇怪,为什么觉得他是海王这件事……莫名合理?
另一头。
“欧姐,你觉得我该主动吗?”宋秩拉着王欧简述完情况,目光灼灼等她支招。
王欧哑然。这姑娘对她倒是坦诚,可自己哪有什么“吃回头草”的经验?按她看,何必非吊在孟浩这棵桃花乱颤的树上?但瞧宋秩这架势,分明是要在树下扎根了。
——况且说起这个,她自己也有点心虚。虽不算桃花,平时可没少拨弄树枝。
定了定神,王欧建议:“关键还是看孟老师态度。他可不是任人摆布的性子,不如琢磨怎么投其所好。”
“他的喜好?”宋秩突然想起什么,耳尖泛红。她咬唇环顾四周,凑近王欧低声问:“欧姐知道哪儿能买……制服类衣服吗?”
“啊?你买这个干……哦!”王欧瞥见她通红的脸,瞬间了然。
孟老师玩挺花啊。
“网购试试?或者问剧组服装师——不过打听就算了。”
置办行头需要时间,何况孟浩确实公务缠身。尽管宋秩盼着他“趁热打铁”,最终只在蓝岛停留几日便离开了。
临走前,她还是满足了孟浩的心愿,换上了JK制服、眼镜娘和警服造型。
《白夜追凶》的拍摄渐入佳境。
剧组成员配合愈发默契,进度不断加快。
十月底,王欧的戏份率先杀青。随后孟子艺也完成了全部拍摄。
这姑娘在最后一场戏结束后泪流不止,拽着孟浩的袖子依依不舍。
当初拍《武神赵子龙》时她懵懵懂懂,在剧组无人问津,杀青时毫无感触。
但这次截然不同——全剧组都知道她的背景,虽无特殊照顾,但处处透着善意。
更何况这次她担纲女主,离别时自然格外伤感。
孟浩破天荒没取笑她,反而温言安慰了几句。
新人演员这份赤诚值得珍视。
好在次日她就得返校,没太多时间沉浸在离愁中。
转眼十一月,王泷正也迎来杀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请大家收藏:()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他不用离开蓝岛,转身就进了《心理罪2》剧组。
王泷正进组时,《心理罪2》已开机十余天。
相比第一部的四个案件,第二季仅分《暗河》《教化场》两章。
《暗河》讲述某村靠贩卖人口发家的骇人故事,虽震撼却与主线关联不大。
此单元将引入新角色米楠——她将成为后续电影版女主角。
而《教化场》才是第二季真正的核心,堪称整个"绿藤刑侦宇宙"反派起源。
"教化场"原型出自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实验,旨在通过条件反射定向塑造生物行为。
简言之,人类的喜怒哀惧皆可被人工制造,类似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但更具社会性。
剧中,"教化场"原为上世纪社会心理学实验,初衷是探索理想人格培养方式。
随着实验推进,主办方发现受试者遭受严重心理创伤,遂紧急叫停并封存项目。
实验虽止,伤害未消。部分受试者在有心人引导下化身复仇者。
在接连手刃多名"凶手"后,他们引起警方注意。为躲避追捕,核心成员潜逃。
正如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复仇过程中,这些受害者逐渐沉迷于操控他人命运的 。
完成几项试验后,他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目标,转而盯上高智商天才群体。
这些自称"新恶龙"的势力暗中集结,组建了代号为"Q"的秘密团体。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掌控人类文明进程,以此审判整个世界。
不得不说,那些流传千古的反派角色,往往都拥有远大的抱负与坚定的信念。
Q组织精心挑选目标人物,通过制造各种"意外事件"来考验他们。
这既是一种磨砺,也是一场筛选。
顺利通过考验的人,将获得加入Q组织的资格。
比如针对方木的"教化场案",针对关宏峰的"灭门案",以及针对秦明的"臼齿栽赃案"。
在后续的《唐人街探案》中,秦风也将面临类似的考验。
这些情节将在各自的故事线中逐步展开。
《心理罪2》仅仅是这个庞大设定的开端。
作为续作,由经验丰富的五百导演掌镜,剧本完成后几乎不需要制片人孟浩过多干预。
"第二部时间线设定在2006年,十年后的《白夜追凶》里会出现邰伟,但方木却消失了......"
五百感叹道:"虽然不清楚你明年电影版的计划,但我总觉得方木的结局不会太美好。"
孟浩淡然一笑:"故事不同于人生,很多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还以为你是偏爱圆满结局的类型。"
"作为观众我确实喜欢大团圆,但身为创作者,悲剧往往更令人难忘。"孟浩耸耸肩。
确实,那些流传久远的经典作品,大多以悲剧收场。
不知创作者们是否刻意为之,总喜欢用观众的痛苦换取作品的深度。
"电影版什么时候启动?"五百询问。
"明年吧。"孟浩话锋一转,"对了,你那部《画江湖之不良人》开播了吧?最近太忙没关注,反响如何?"
这部由五百主导的漫改网剧命运多舛,二月份杀青后一直压到十月才得以上线。
原本计划八月播出,却接连撞上《老九门》和《精绝古城》,最终推迟了两个月。
如今网剧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平台全年上线四百余部作品,档期冲突已成常态。
提及此事,五百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
"唉,本想借着动漫原作的东风,结果数据上完全没体现出来。"五百无奈地摇头。
平心而论,这部剧的制作水准并不低。
漫改真人剧向来是原着粉的重点吐槽对象。
二次元的设定搬到三次元,难免会显得违和。
制作方也进退两难——改动太少会被批还原度低,改动太大又会被粉丝围攻。
相较而言,《画江湖之不良人》的豆瓣8.3的评分,观众除了觉得造型略显中二外,整体评价都还不错。
但即便口碑不俗,播放数据却只是勉强及格。
开播一个月总播放量刚破4亿,其中不少还是冲着弧光这块金字招牌来的。
放在去年,这个成绩尚可。但在动辄二三十亿的市场环境下,就显得相形见绌。
两季联播的情况下,预计总播放量约在7虽然能确保奇异TV支付尾款不至于亏损,但五百仍感到失落。
同样的制作团队,同样的播出平台,与孟浩合作就能创造爆款,自己主导却只能保本。
这样鲜明的对比,让他连找借口的余地都没有。
(......
喜欢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请大家收藏:()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