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岩指尖摩挲着白瓷杯壁,杯沿凝着的水珠悄然沁入指腹,凉意顺着指尖漫开——他清楚,这杯寒暄的金银花茶已品至尽头,真正要谈的事,该开场了。
“夏先生,”林岩轻轻放下茶杯,杯底与紫檀木茶几接触时发出一声轻响,像精准的信号,将松弛的氛围瞬间收得郑重,“此次登门,除了为‘鲲鹏’战机的技术支持致谢,我还带着大长老的嘱托——想和您深聊眼下两国的合作,盼着能再往前推进一步。”
夏宇正低头用茶针细细拨弄紫砂壶盖,壶身温润的紫砂肌理泛着经年摩挲的光泽。闻言他动作一顿,抬眼时,那双总含着温和笑意的眼睛里,细碎的微光悄然敛去,只剩深潭般的平静,仿佛能容下国际棋局里的所有暗流:“林大使但说,我也正想听听我们后续的合作方向。”
“夏先生在卡隆国扎根这些年,想必也能察觉,近两年来夏国与卡隆国的贸易往来,比往年密了不少。”林岩的语气平稳,却带着外交官特有的笃定,“单说去年,两国在农产品、基建材料上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七。卡隆国的橡胶、咖啡豆,顺着夏国的物流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超市;而夏国的‘东方红’工程机械、光伏组件,也在帮卡隆国修公路、架电站,把荒坡变成良田。”
夏宇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世界地图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卡隆国与夏国的位置,指腹蹭过地图边缘的纹路:“这些我知道。”他的声音里掺了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上个月我去卡隆国南部的橡胶园,看见园里的收割机全是夏国产的‘东方红’。当地农户拉着我念叨,以前靠人工割胶,一天顶破天割两百棵树,现在用机器,效率翻了三倍,这些都离不开夏国的支持。”
“这正是两国合作的意义——互补共赢。”林岩顺势接话,从随身的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文件,指尖捏着文件边缘轻轻推到夏宇面前,“卡隆国资源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缺的是成熟技术和产业链支撑;夏国有技术、有产能,也需要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空间。我们初步拟定了‘夏卡农业产业链合作计划’,打算在卡隆国建三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从种植、加工到出口,把链条拉完整。这样一来,卡隆国的农产品能卖上更好的价钱,夏国也能拿到稳定的供应,是实打实的互利。”
夏宇拿起文件,指尖拂过封面上“夏卡农业产业链合作计划”的烫金字样,没有立刻翻开,反而抬眼看向林岩,眼神里带着审视却无敌意:“这个计划,夏国方面是希望我牵头推动?”
“夏先生在卡隆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无人能及。”林岩坦诚道,“卡隆国的高端工业发展得快,但农业、轻工业的底子还薄。这个计划要落地,离不开您从中协调——地方部落的顾虑、产业链的衔接,有您出面,能少走很多弯路。”
夏宇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文件封面上轻轻敲击,笃、笃的声响在会客厅里格外清晰。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茶壶里茶水偶尔冒泡的细微声响,反倒成了背景。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坚持:“我可以推动。但有个条件——产业园的技术工人,必须优先雇卡隆国本地人,尤其是从贫困地区迁来的农民。他们盼的不是救济,是能靠自己双手吃饭的工作,是安稳的日子,这比什么都重要。”
林岩心中一动。他原以为夏宇会提其他什么条件,却没料到是为农民谋生计。他立刻点头,语气诚恳:“这一点我们完全同意。夏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一直守着‘本土化’原则,带动当地就业本就是计划里的核心环节。您的要求,我们会写进合作协议,作为硬性条款,绝不含糊。”
夏宇这才翻开文件,指尖夹着一页便签,遇到关键条款就停下来和林岩讨论——产业园选址要避开生态敏感区,技术标准得符合夏国与卡隆国的双重规范,利润分配要向农户倾斜……原本带着“幕后霸主”疏离感的他,此刻倒像个严谨的企业家,每个细节都抠得仔细,半分不肯妥协。
不知不觉间,茶几上的金银花茶已续了三次,紫砂壶里的茶底换了新的。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落地窗洒进会客厅,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把两人的影子拉得交叠又分开。夏宇合上文件,指尖在封面上按了按,将其推回林岩面前:“没问题了。我会让福克兰尽快对接夏国商务部,下周就开协调会,把具体事项敲定。”
“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林岩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等这个计划落地,不光是两国贸易,连民间的心意,也能贴得更近。”
话题聊到这里,氛围彻底松弛下来。林岩想起临行前老领导的嘱托,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对了,夏先生,这次来之前,大长老听说我要见您,特意交代我,让我给您带句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警系统在都市的称霸之路请大家收藏:()红警系统在都市的称霸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