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83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83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长安的铜漏刚敲过五更,少府铸币坊的晨钟便与算学馆的鼓声应和。刘妧捏着枚新铸的五铢钱穿过司农寺廊下,钱面上的"天铢"密纹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忽然想起昨日在东市见着的场景——卖菜老妇用这枚钱对着阳光,光斑落在她掌心的老茧上,竟映出精准的芒种节气星图。

"公主请看这粟苗。"司农寺丞徐光掀开陶瓮,里面躺着几株焦黑的幼苗,根部还缠着太初历历书残页,"弘农郡报来,按历书'惊蛰始耕'下种的粟,如今苗高不过三寸,反不如百姓按霜信自定的'偷耕苗'壮实。"他腰间的算学农牌刻着"历法之舛",牌面"舛"字的裂纹,竟与瓮中幼苗的枯纹别无二致。霍去病倚在廊柱上,护腕新换的星轨铜扣还沾着露水,扣沿算筹纹与廊下悬挂的晷影图形成微妙夹角。

案头摊开的太初历历书边角卷起,刘妧的朱笔在"清明断雪"处画了个叉,旁边系统投影着近十年的物候曲线:"元封六年至今,清明无霜日平均推迟11.7日,可钦天监仍沿用颛顼历的余分算法。"她指尖划过竹简,露出底下夹着的《夏小正》抄本,"大禹治水时的星象,岂可用在当下?"张小七抱着微型圭表进来,仪器铜杆上刻着"日影如算",腰间算筹袋里露出半块饼子——那是他今早来不及吃的朝食。

"阿瞒说这圭表能听出日影移动。"少年郎将仪器轻放案头,算筹在掌心敲出节奏,"昨儿在洛阳台测过,太初历算的冬至日影比实测短三寸二分。"他忽然瞥见刘妧案头的《颛顼历》残卷,书页间夹着她用算筹画的岁差示意图,"公主,这'恒星年与回归年之差',倒像算筹移动的轨迹。"

未时初刻,长安观星台的汉白玉晷影石上,青苔已被踏得发亮。钦天监监正公孙卿带着星官们列成北斗阵型,每人手中的浑天仪模型都缀着象征"七政"的珠玉,仪身上"天圆地方"的古纹间,隐约可见新近凿刻的"占星利市"四字。他抚着长须朗声道:"高皇帝定太初历以承天运,公主欲改历,是要断我大汉龙脉!"话音未落,袖口滑落半卷帛书,正是他为列侯"择吉"的收费名录。

刘妧踩着晷影石上的水洼走近,系统定位显示此处正北偏差3.2度:"当年落下闳制太初历,曾在这观星台实测百二十日,公孙监正可知道,如今的晷表比之汉初,已偏了半寸?"她忽然指向东南方,"昨夜算学队测得,营室星当在癸位,可太初历却标在壬子之交。"公孙卿的浑天仪模型剧烈晃动,仪上代表营室星的铜珠竟滚落在地——那里正是算学队测算的正确方位。

申时三刻,李张氏背着枯死的麦苗闯入时,衣襟还沾着渭水河畔的泥浆。她怀中的虎娃咳嗽着,小手紧攥着块算学队发的"节气指示牌"——牌面刻着二十四节气对应的物候图像,此刻"清明"牌面的荠菜图案,正与她身后田地里未开花的野菜吻合。"俺男人说,麦苗死了要祭'田祖'..."农妇从衣袋里抖出太初历历书,纸页间掉出公孙卿门生塞的"改历不祥"符纸。

"田祖若知你们用错历书害死禾苗,才要降罪。"刘妧接过麦苗,根部的紫斑与系统记录的"早霜冻害"特征分毫不差。她转身望向公孙卿,发现对方腰间玉佩正是算学队追查多日的"占星钱"模具纹样——那是用太初历误差恐吓百姓的敛财工具。

酉时的未央宫前殿,青铜晷盘被夕阳染成金红。刘妧亲自调整算学圭表,松木晷影落在太初历的数据刻线上,竟偏移了整整一个刻度。公孙卿的弟子赵星官趁人不备,往晷表底座垫了片云母片,却被阿瞒的拐杖精准点落:"晷表倾角应为84度12分,此刻影子该长九尺五寸七分。"少年郎耳中塞着铜制听漏,能凭日影移动的细微声响判断角度偏差。

"好个'承天运'。"霍去病从赵星官袖中搜出水晶棱镜,这物件能通过折射虚增日影长度,"你们靠这幻术让百姓误了农时,自己却在星象馆设坛卖'改运符'!"公孙卿脸色惨白,怀中的《周髀算经》掉出账册,上面记着"弘农郡苗灾,择日法事收五铢钱三百贯"。李张氏捏紧拳头,虎娃突然指着浑天仪惊呼:"北斗转了!和算学馆的那个一样!"

亥时的观星台上,二十八宿灯阵随算筹拨动明灭。刘妧用算筹在沙盘上摆出岁差模型:"尧帝时冬至日在虚宿,如今却在斗宿,此乃'天度之运,如车之轮'。"巴图将系统能量注入水运浑天仪,仪盘上的牵牛星缓缓移向算学测算的位置,与汉武帝元封年间的实测记录完全重合。徐光摸着仪盘上的"日月如合璧"纹路,忽然想起祖父临终前的叹息:"太初历颁行时,落下闳便说'后八百岁,此历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

子时三刻的月光里,汉武帝的密旨裹着夜露送来。刘妧就着圭表阴影展读,朱批"历以载时,时以授农"在月光下泛起金光:"公孙卿入算学天文馆习测影之术,旧历书限三日内缴入司农寺。"徐光展开附奏,里面夹着公孙卿私铸的"占星钱"——钱币背面刻着错误的节气星象,正是用太初历误差蛊惑百姓的罪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卯时的阳光里,第一台算学水运浑天仪开始转动。青铜仪盘上的"冬至点"标记对准正南方,与未央宫前殿的朱雀雕塑形成精准轴线。公孙卿颤抖着将祖传的观星手札与算学星图对比,发现自己三十年前记录的"昴星昏中"时刻,竟比太初历标注的早了三刻——那正是算学队测算的岁差累积值。李张氏将新历书折好放入布包,书页上"清明日种麦,谷雨宜播棉"的图示,与她婆婆口传的农谚不谋而合。

晨雾中,张小七蹲在观星台石阶上,用算筹教虎娃辨认北斗:"斗柄指东是春分,指北是冬至..."追风忽然对着草丛狂吠,前爪扒出用油纸包着的太初历修正稿——稿本上的冬至日影数据被反复涂改,最新的墨迹竟与算学队三日前的实测完全一致。霍去病望着远处扛着旧历书赶来的百姓,护腕星轨扣随动作轻响:"三辅百姓仍信'历改天动',需得..."

"让算学队在社稷坛支起浑天仪,每日演示日影变化。"刘妧摸出算筹令箭,令箭尾部新刻的星芒纹章映着晨光,"再教孩童唱《节气歌》,就从'斗柄指寅天下春'唱起。徐丞,你家藏的《太初历实测手札》能否借我一观?我瞧着里面的月食记录,倒可用来校准月行度数。"

公孙卿站在仪旁,望着算学队用彩绳在广场上标出黄道十二宫,忽然想起年轻时在甘泉宫观星的夜——那时他曾用算筹推演出太初历的误差,却因畏惧"变天"罪名将稿本埋在观星台下。此刻,算学队的少年们正用算筹在地上列算回归年公式,虎娃蹲在一旁有样学样,小手中的树枝在泥土上划出歪扭的"365"。

司农寺的晨钟响起时,刘妧看见李张氏牵着虎娃往算学馆走,农妇衣襟里露出半页新历书,书页间夹着朵刚开的荠菜——那是真正的"清明之候"。远处传来算学队的歌声,唱的是新编的《授时谣》:"日影长,圭表量,算学定历不迷盲..."公孙卿摸出怀中的观星玉衡,仪器边缘的算学密纹不知何时已与浑天仪的刻度悄然吻合,竟比他用了三十年的老法子更精准几分。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