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60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60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朔方军的信鸽群掠过长安城头时,刘妧正在算学馆给虎娃们演示湿度计用法。晨光透过斜格窗棂,在夯土墙上投下算筹形状的光影,与虎娃们手中的竹筹相映成趣。小蝶蹲在绘有嫘祖饲蚕图的墙下,忽然指着她袖中滑落的物件惊呼:"公主姐姐,您的蚕茧算筹掉啦!"

那是枚裹着金黄蚕茧的算筹,茧壳上还缠着几缕未剥净的蚕丝,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小蝶眼睛一亮,立刻从发间取下红头绳,灵巧地穿过算筹孔,将蚕茧算筹别在发辫上。算筹与茧壳碰撞出细碎的"沙沙"声,惊得窗台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公主姐姐,这算筹茧子比周奶奶给的琥珀发卡还好看!戴上它,蚕宝宝会听我的话吗?"

刘妧笑着帮她调整算筹位置,指尖触到小蝶掌心的薄茧——那是每日在蚕室拾桑叶磨出的。"这是'天蚕算筹',"她用朱砂在茧壳侧面描出"六"的篆体,阳光穿过茧壳,在地面投出淡金色的"六"字光斑,恰好落在虎娃们摆的"六甲算筹阵"中央,"等你学会用算筹量桑叶,就能给蚕宝宝当小嫘祖啦。你看这茧子多结实,就像算筹算出的道理,经得住风吹雨打。"

少府织室的蚕室里,王妈就着盐水啃冷饼,竹筷头沾着白花花的防僵粉。二十七个蚕匾在土灶蒸腾的蒸汽中若隐若现,蚕宝宝蠕动的声音像春雨落在绢帛上。她望着算学队新安装的青铜蒸汽管道,管道上用漆料写着"温湿"二字,与墙上褪色的灶王爷画像形成奇妙对比:"这铜管子整日'咕嘟咕嘟'响,跟俺那死鬼老汉的呼噜声似的。前儿个张三娘还说,这管子能把云雾量成数字,俺看呐,倒像是给蚕室请了个会喘气的灶王爷。"

"王妈尝尝这个。"刘妧递过青铜饭盒,盒盖边缘刻着精致的算筹纹样,"这是太官署新出的乳酸菌豆酱,张小七说吃了能让肠胃像蚕宝宝一样顺畅。"老妇人捏着竹筷犹豫片刻,终于夹了一大口粟米饭。咸香微酸的酱汁渗进粒粒分明的粟米,她眼眶忽然发热:"这味道...跟当家的当年在蜀地带回来的豆瓣酱一个味儿。那年蚕室还没这么潮,他总说'蚕要干,人要暖',可惜没等到算学的管子就走了。"

未时初刻的金茧堂,周嫂正用量叶斗称量桑叶。斗身"每匾五升"的刻度被磨得发亮,与她祖母传下的"三捧叶"经验分毫不差。小蝶蹲在自动喂蚕机旁,用算筹拨弄着传送带的木质齿轮,齿轮转动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周奶奶快看,这齿轮转起来像不像您教我的'八卦算筹舞'?转一圈就是一升叶,比阿爷的风车还准!"

"傻丫头,"周嫂往传送带上铺桑叶,蓝布围裙口袋里掉出个油渍斑斑的布包,里面是几只用丝线缠着的蚕宝宝标本,"你阿爷当年修风车,那齿轮才叫转得好看。"她声音突然哽咽,指尖抚过传送带边缘的算学刻度,"那年蚕室闹僵病,你阿爷熬夜修风车抽水,说'齿轮转得顺,蚕宝宝才活得顺'...可最终还是没救下这些小家伙。你看这刻度,跟他画的风车图纸一个样,都是直是弯,算得清清楚楚。"

刘妧假装没看见布包,指着传送带上的方格:"周嫂,四龄蚕每日需叶量是体重的八倍,这方格里的桑叶刚好是八倍分量。"她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个锦盒,里面是枚刻着"八喜"纹样的铜顶针,"这是我在西市寻的老物件,送给您给小蝶缝嫁衣裳时用。您瞧这'八'字,多像算筹叠起来的样子。"

周嫂接过顶针,铜面上的"八"字与算筹刻度重叠,想起女儿出嫁时那床绣着八只金蚕的红盖头。她抹了抹眼角,将顶针套在拇指上:"公主心细,这顶针比俺那生锈的老货强十倍。当年给闺女缝盖头,针脚总对不齐,现在有了这算筹顶针,小蝶的嫁衣准能绣出整整齐齐的算筹花。"

申时三刻,孙富贵的马车停在蚕室后巷。这位长安城首屈一指的丝绸商缩在貂皮帷幔里,象牙扇"啪"地展开,扇面上"金蚕吐锦"图被他攥得变了形。管家掀开帘子,一股桑叶清香混着蒸汽的温热扑面而来:"东家,科学组的春蚕已开始缫丝,出丝率比咱们的土法子高两成...就是那蒸汽管道,看着怪吓人的。"

"闭嘴!"孙富贵的扇子重重敲在车辕上,惊得拉车的骡子打了个响鼻,"去把王妈屋里的防僵粉袋偷来,再瞧瞧那蒸汽管道啥做的!"他望着金茧堂方向升起的白雾,忽然想起童年时母亲的蚕室——那时他常蹲在灶台边,看母亲用木勺搅动防僵水,蒸汽里混着艾草香,母亲说"蚕宝宝怕湿,人也怕心湿"。如今自家库房的丝绸总因霉变亏本,倒不如偷学了这算学法子。

亥时的蚕室点起气死风灯,王妈抱着陶壶给蚕匾补水。壶嘴刻着的"湿度65%"在火光中明明灭灭,她对着灯光眯起眼,努力辨认刻度:"张三娘说得对,算学馆的女先生能把云雾量成数字,跟神仙似的。昨儿个小蝶说这数字像算筹摆的'六五',俺瞅着倒像灶王爷的胡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妈在念啥经?"张小七抱着工具箱钻进来,算筹袋里掉出块豆酱饼,"太官署的新点心,加了乳酸菌,吃了不积食。"老妇人咬下一口,酥脆的饼层间渗出咸香的酱汁,她忽然想起儿子满月时,丈夫用卖蚕茧的钱买的酱肉饼,也是这般滋味:"这饼子跟当年的一个味儿...小张小哥,你们算学咋啥都能算?连饼子的咸淡都算得准?"

子时的蒸汽管道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像极了蚕宝宝啃叶的节奏。周嫂提着灯笼起来添桑叶,看见小蝶蜷在蒸汽管道旁的草席上熟睡,发辫上的蚕茧算筹歪到了耳边。她解下蓝布围裙盖在孙女身上,口袋里掉出张皱巴巴的纸——那是她跟着算学馆女先生写的"温湿"二字,"温"字旁边画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圆圈,像是蒸汽管道的烟囱。

"周嫂还没歇?"刘妧抱着温度记录本站在门口,青铜板上的墨迹未干,"后半夜温度会降到23℃,得给蚕宝宝加层薄桑叶。您看这温度曲线,跟小蝶画的烟囱似的,都是起起落落。"

"知道啦,公主。"周嫂举起灯笼,橘黄色的光晕里,蚕宝宝正昂着头啃食新鲜桑叶,"您瞧这些小家伙,比俺那天天酗酒的儿子还准时,跟张小七讲的'生物钟'似的,一下一下,从不误事。昨儿个小蝶说,蚕宝宝吃叶的次数也能用算筹数,俺看呐,它们比俺这老婆子还懂算学。"

卯时的晨光中,孙富贵的管家混在蚕农里溜进金茧堂。他假装帮王妈搬运桑叶,眼睛却死死盯着蒸汽管道的接口。不料王妈突然用肘部撞了撞他:"后生,帮俺瞅瞅这风扇咋不转了?昨儿还转得欢呢。"

管家慌忙蹲下,却见风扇叶片上刻着复杂的算学锁扣,纹路像极了太学墙上的《九章算术》图解。他想起孙富贵的叮嘱,手刚摸到腰间的铜钥匙,就听见王妈"咯咯"笑出声:"算学的玩意儿,得用算筹开。你看这锁扣,左边是勾股,右边是方程,合起来才打得开。俺家小蝶都会摆这算筹阵,后生你怕是还没她机灵呢。"

晨雾中,小蝶举着湿度计跑来,发辫上的蚕茧算筹随着步伐晃出细碎光斑:"公主姐姐!65%!和您教的算筹摆法一模一样!周奶奶说,这数字比她看云识天气准多了!"她身后的周嫂捧着识字课本,书页间夹着片完整的桑叶,叶脉上用炭笔描着波浪形的温湿度曲线,那是小蝶照着湿度计的指针画的,旁边写着"合格"二字,歪歪扭扭却工工整整。

刘妧接过湿度计,看见小蝶在刻度旁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写着"合格"二字——那是算学馆先生教的。系统能量波动从掌心传来,这次她感受到的不是数值的跳动,而是王妈吃热饭时微微发颤的手,是周嫂握笔时紧抿的嘴唇,是孙富贵马车里飘出的豆酱饼香。

"小蝶想不想让蚕宝宝在冬天也能吃到嫩叶?"她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温室大棚,青铜骨架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那些暖房能算出春天的温度,让桑叶四季生长,就像算筹能算出每一丝阳光的分量。到了冬天,你也能给蚕宝宝喂新鲜桑叶,它们就能吐出更亮的丝啦。"

小姑娘眼睛发亮,算筹在掌心拨出"噼啪"的节奏:"那冬天也能织云锦啦!周奶奶说,云锦要配算筹纹样才好看!等俺学会了,给公主姐姐织件算筹花的斗篷,比匈奴人的狐裘还暖和!"周嫂望着温室方向,忽然想起《蚕经》里"顺时应节"的句子,此刻终于明白,顺应的不是模糊的节气,而是算筹量出的每一度暖、每一滴湿,就像顺应蚕宝宝啃叶的节奏。

孙富贵的马车在晨雾里缓缓调头,管家掀开帘子,递来一块金茧堂送的豆酱饼:"东家,您尝尝,这味道...跟老夫人做的真像。"丝绸扇挡着脸的男人咬了一口,儿时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泪水大颗大颗落在扇面上。他猛地掀开帷幔,朝算学馆方向大喊:"掉头!去算学馆给小姐报名,就说...就说老朽要学蚕茧算筹的织法!"马车夫吃了一惊,缰绳差点脱手,却听见东家在车里嘀咕:"算学算学,原来不是抢生意的,是救生意的..."

阳光穿透雾霭,照在算学队新立的木牌上,"天蚕温室·酉时开放参观"的字样旁,画着算筹与蚕茧的简笔图。王妈往风扇里添了点蓖麻油,转动的叶片带起一缕槐花香;张小七蹲在地上,用算筹教小蝶辨认蚕宝宝的龄期,草席上的算筹摆成整齐的"二龄三龄";周嫂坐在蚕匾旁,借着晨光在识字课本上写"蚕"字,旁边工工整整注着算学馆先生教的拼音,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与蚕宝宝啃叶的"沙沙"声应和着。

刘妧摸着掌心的胎记,感受着系统传来的能量波动——那是王妈陶壶里温水的温度,是周嫂课本上炭笔的痕迹,是小蝶发辫上蚕茧算筹的重量。算学不再是竹简上冰冷的符号,而是蒸腾的蒸汽、均匀的风、以及每个蚕农眼里渐渐亮起的希望。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