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83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83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元日午后的长安西市,人潮挤得像刚出笼的包子,肩碰肩、脚踩脚,叫卖声、笑闹声裹着脂粉香,在雪后的空气里发酵成一团热烘烘的气。

刘妧微服走在陈阿娇身侧,青布裙角被人蹭了好几下,却浑然不觉——她的目光,早被街角绸缎铺挂着的"波斯锦汉襦"勾住了。那襦裙领口用鸽蛋大的琉璃珠镶成汉式云纹,珠光流转间,竟像云里藏着星子;下摆却泼洒着波斯藤蔓,缠缠绕绕,把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纹样拧成了一股绳,奇异地和谐。

"这位娘子,好眼光!"绸缎铺老板娘系着条越人锦带,腰肢一扭就凑了上来,指尖划着襦裙的纹路,"这是新到的'胡汉锦',用罗马织法打底、汉地纹样绣花,针脚比宫里尚方署的还细三分!"

她拽着衣襟转了个圈,琉璃珠"叮叮"撞出脆响,"您摸摸这料——波斯的金线混着汉地的桑丝,比宫廷贡锦轻薄,却暖乎,穿在身上像裹了团会发光的云。昨儿安乐公主府的侍女来,一下子买了三件,说比宫里的旧样式俏,穿去赴宴,眼珠子都快被人盯出来了!"

刘妧伸手摸,指尖先触到冰凉的琉璃珠,又划过温润的锦面,两种触感撞在一块儿,竟像春雪落在炭火上,不别扭,反生出种新鲜的暖。

"这藤蔓绕着云纹,"她喃喃道,指尖跟着纹路走,"倒像西域的商队跟着汉地的驿道走,你护着我,我缠着你。"

陈阿娇在旁抿嘴笑,眼角扫过老板娘腰间的越人锦带:"老板娘,这襦裙的绣娘,怕是个走南闯北的主?"

老板娘拍着大腿笑,声音脆得像敲锣:"可不是!是阿月织坊的越人绣娘,跟着波斯商队走了三年丝绸之路,回来就织出这新鲜花样。她说'好衣裳,得让百国的针脚都说话',不像有些老顽固,总说'汉人的衣裳就得有汉人的样'!"

这话刚落,旁边一个戴毡帽的老者就哼了声:"胡闹!衣裳都没了规矩,还叫什么衣裳?"

老板娘立刻瞪回去:"张老爹,您去年穿的粗布袄,磨得后背开花,怎么不跟规矩较劲?这新样式又暖又结实,比您那'规矩袄'强十倍——规矩能挡风寒?能让百工干活利索?"

老者被噎得胡子翘,却没再反驳,扭头嘟囔着"年轻人的玩意儿",脚步却往铺前挪了挪,眼神忍不住往襦裙上瞟。

往前走没几步,"霓裳绣坊"的幌子在风里摇得"哗啦啦"响,像在招手。绣娘们坐在门口的绣架前,飞针走线,线头在阳光下跳着舞,活像一群刚破茧的彩蝶。

首席绣娘是个鬓角带霜的老妇,手指关节虽有些变形,捏着金梭却比小姑娘还稳。见刘妧驻足,她干脆把案上的"百国嫁衣"样图往石桌上一铺,图上的红线蓝线缠得像团乱麻,偏又乱中透着股说不出的顺。

"娘子瞧瞧这个,"老绣娘嗓门亮得能穿透人潮,指尖戳着样图,"上襦是汉地的'凤求凰',凤羽用印度金箔贴的,太阳底下能晃瞎眼;下裙却绣着佛教八宝,宝相花里掺了越人银线,摸上去糙糙的,有劲儿,耐穿!"

陈阿娇弯腰细看,指着袖口的纹路——那里的针脚打得密密实实,像撒了把芝麻,斜斜的,带着股野趣:"这是倭国的'刺子绣'吧?针脚斜着走,倒跟我们的'打籽绣'合得妙,像俩老姐妹搭伙干活,你扶我一把,我帮你一程。"

老绣娘眼睛一亮,手里的金梭差点掉地上:"哎哟,娘子是行家!"她赶紧往刘妧跟前凑了凑,压低声儿,"这针法是去年倭国使者的侍女教的,说能防磨。配着咱的打籽绣,又结实又好看——比单纯的汉绣多三分野趣,新娘子穿了,哪怕下地干活都利利索索,不像有些嫁衣,只能挂着当摆设!"

刘妧的目光落在样图上的凤头——那凤嘴里,竟衔着颗波斯琉璃珠,红得像团小火苗。她忽然想起自己的皇后袆衣,十二章纹规规矩矩排着队,像列好队的士兵,哪有这般鲜活的热闹?

"这凤衔珠的心思,"她轻声道,"比宫里的龙凤呈祥,多了份......烟火气。"

老绣娘咧嘴笑,露出两颗缺了的牙:"可不是!是阿月的越人徒弟想的,她说'凤凰也得食人间烟火,不然哪有力气护佑新人'?"

"秀儿,转个圈我瞧瞧!"前头"锦帽铺"的掌柜举着顶暖帽吆喝,声音里裹着笑。

秀儿戴着帽子转了个圈,粗辫子甩得像小鞭子,帽檐上的波斯琉璃珠"叮叮"响:"掌柜的,这帽檐真不冻耳朵?去年我戴的棉帽,檐子软塌塌的,风一吹就贴脸上,冻得跟红萝卜似的,绣活都捏不住针!"

掌柜拍着胸脯,掌心的老茧蹭过帽檐的藤编,"这藤是越人用桐油浸过的,硬挺!里面垫着阿月织的'拒风锦',比棉花还暖,又不闷汗——太后都订了两顶,说是'越汉暖帽',你说中不中用?"

他忽然压低声音,冲刘妧和陈阿娇挤眼:"实不相瞒,上次鲁师傅戴这帽赶车,风里站了一个时辰,耳朵愣是没红,比他那狐裘帽强十倍!狐裘是体面,可沉得像顶小帐篷,赶车时转头都费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妧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狐裘帽,毛茸茸的边缘垂下来,挡得视线都窄了,忽然觉得像顶笨重的小帐篷,压得脖子发酸。

陈阿娇在旁轻笑,伸手碰了碰秀儿的帽顶:"这锦缎的颜色,倒像极了庐江郡春天的石榴花。"

秀儿眼睛一亮:"娘子也去过庐江郡?这是阿月织坊染的'石榴红',用桑小娥的染坊废料调的色,比正红多了点橙,看着就暖和——我娘说,这色儿是'百工的红火'!"

再往前,"百工服饰展"的木牌插在雪地里,红漆写着"穿得巧,干得好",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实在劲儿。

展台上,鲁直车坊的工匠服挂在竹架上,袖口用的是暗灰色的"拒水锦",看着不起眼,却泛着层特殊的光。一个年轻工匠正给袖口泼水,水珠"滴答滴答"滚下来,锦面愣是没湿。

"这袖口,"刘妧忍不住伸手碰了碰,锦面滑溜溜的,像抹了层薄油,"去年见车坊的伙计,袖口总沾机油,洗都洗不掉,磨得掌心生疼。"

年轻工匠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手腕上的护腕晃了晃——护腕上绣着汉隶"工"字,旁边还缀着个罗马数字"Ⅲ",看着怪,却不别扭。

"娘子懂行!"他举起手腕,护腕的针脚锁得严严实实,"这拒水锦是桑小娥染坊新出的,机油不沾,煤灰不挂,比粗布耐脏十倍!"他又指了指护腕上的字,"这数字是科研局教的,说记工时方便,汉字配洋码子,看着怪,用着顺——就像咱干活,汉地的扳手配波斯的螺帽,照样拧得牢!"

陈阿娇凑近看,指尖点着护腕的针脚:"这绣法是阿月的'锁边绣'吧?把字包得严严实实,磨不坏——百工的衣裳,就得又好看又经造,不像宫里的华服,只能挂着看,碰不得、摸不得。"

正说着,一个穿旧袄的老工匠路过,瞅着护腕皱眉:"好好的'工'字,掺个洋码子,像话吗?"

年轻工匠梗着脖子回:"李老爹,去年您修织机,不还用了波斯的滚珠轴承?那玩意儿也是'洋码子',不照样让织机转得比以前快三倍?"

老工匠被噎得说不出话,盯着护腕看了半晌,嘟囔道:"......倒也是,好用就行。"

暮色像块浸了水的锦布,慢慢往下沉,西市的灯笼次第亮起,把人影拉得老长。

刘妧望着街对面的少女们,个个穿得像朵会动的花——有穿汉地袄裙配波斯长靴的,靴筒上绣着汉地云纹;有披越人藤甲式短衫的,甲片缝着罗马的麦穗纹;还有个小姑娘,裙角一边绣着汉地的兔子,一边绣着波斯的羚羊,跑起来像两只小动物在赛跑。

"她们的衣裳,"刘妧轻声道,指尖无意识地绞着青布裙角,"像在讲故事,有来处,有去处。"

陈阿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忽然扬声:"老板娘,老绣娘,还有这位小哥——能不能借个地方,咱们聊聊新衣裳?"

绸缎铺老板娘眼睛一亮:"巧了!我铺后有间空屋,刚生了炭火,暖和!"

老绣娘立刻收拾起绣架:"我把样图带上!"

年轻工匠也乐了:"我去叫鲁师傅和阿月来,他们肚子里的新鲜主意,能装满一车!"

刘妧愣了愣,看着陈阿娇:"母后......"

陈阿娇笑着拽她往铺后走,声音里带着股轻快:"回宫干什么?好主意,得趁热打铁。百工的巧思在这儿,百姓的笑声在这儿,新朝服的针脚,也该从这儿起头。"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