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6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6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祥瑞商队带回的安息茴香气息还萦绕在长安西市,刘妧已带着大宛水利师阿卜杜勒立在泾水河畔。

五月的骄阳炙烤着河滩,鹅卵石烫得能煎熟面饼,她蹲下身时,素色深衣下摆扫过沙砾,碾碎一块土坷垃。细碎的土粒从指缝间滑落,系统界面立即显示土壤含水率18%——这是最适宜夯筑陂塘的湿度。对岸的麦田里,几个光脚孩童正追逐着野兔,惊起一群白鹭,翅膀扑棱声混着泾水的浪涌,在河谷间回荡,与远处盐工的号子声遥相呼应。

不远处,张骞正用流利的大宛语与阿卜杜勒交谈,羊皮卷在风中簌簌翻动。波斯坎儿井的曲线与刘妧绘制的陂塘草图渐渐重合,张骞突然用青铜匕首在沙地上划出简易水闸结构,溅起的沙粒沾在他晒得黝黑的手腕上:"此处设双闸,枯水期蓄水,汛期泄洪,用百炼钢做闸门轴……"阿卜杜勒连连点头,鹰钩鼻下的胡须激动得颤抖,腰间挂着的铜质星盘晃出细碎的光斑:"妙哉!这与我大宛绿洲的暗渠闸门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你们用钢铁,我们用胡杨木!"

"公主,"宋缺的绸缎长袍早已换成粗布短打,腰间皮质工具袋叮当作响,里面装着青铜水准器和刻有太初历的算筹,"按'以工代赈'的法子,每日上工百姓足有三千人,可这领粥的队伍……"他指向远处蜿蜒的人潮,队伍绕过三棵合抱的老槐树,延伸到视野尽头的土坡,"比去年春荒时还长半里地。昨儿有个老妪说,她儿子为了领碗粥,把家里最后一把锄头押给了里正。"

刘妧望向那些面有菜色的百姓,不少人补丁摞补丁的衣袍下,露出竹制农具的残片——那是用断裂的锄头柄改做的挖沟工具。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用破陶罐接取路边积水,浑浊的水面漂着草屑,罐底还沉着去年旱死的麦粒。她忽然想起系统提示的"汉代水利失修导致年均减产15%",河滩上蒸腾的热气中,仿佛浮现出无数枯瘦的禾苗。

"去把新仓的陈米搬出来,"她解开腰间绣着北斗七星的荷包,指尖捏起一撮系统兑换的发酵粉,白色粉末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让厨役把米蒸熟,拌上这个发酵三日。记着用陶瓮密封,瓮口糊上黄泥。"见宋缺挑眉,她蹲下身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出米醋作坊的布局图:"此处砌八层陶瓮,那边搭竹架晾晒,让染坊送来废绢滤醋。完工后每人分两坛,就说这是'神农醋',能解百毒。"

宋缺转身时,腰间的青铜卷尺"哗啦"散开,他慌忙去捡,却见刘妧已摸出块干硬的粟米饼,掰下一半递给蹭过来的黄狗。那狗瘦得肋骨根根分明,却摇着尾巴叼住饼子,逗得周围百姓哄笑。有个豁牙孩童怯生生递来块烤焦的面饼:"公主娘娘,这是俺娘烤的榆皮饼……"刘妧笑着接过,掰下小块喂给黄狗,顺势塞给孩童半块带肉丁的军粮饼:"回去告诉你娘,明日来领米醋,腌菜好吃。"

未时初刻,破土仪式开始。刘妧手持青铜瓠瓢走向泾水,冰凉的河水漫过手腕时,她悄然注入系统能量。水面顿时泛起涟漪,浮现出微缩的水利模型:碧波粼粼的陂塘如明珠镶嵌在关中平原,蜿蜒的灌溉渠像脉络般延伸到每寸农田,甚至能看清模型中稻穗的颗粒。老农夫王三"扑通"跪地,浑浊的泪水混着沙土滑落:"这是大禹治水图!公主是神女转世!俺爹临终前说,龙首渠塌时看见过这景象!"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几个妇人摘下头上的麻布头巾,在胸口画着十字。

豪族李通站在后排冷笑,山羊胡随着呼吸颤动。他祖父曾在龙首渠塌方时被活埋,至今祖坟前还立着"水鬼碑"。"公主可知,"他踏前半步,锦鞋碾碎河滩上的碎石,发出清脆的声响,"泾水下游的'老虎口'是天然险隘,强行筑坝怕是要遭水神反噬!当年俺祖父就是在那里……"

"李翁说的水神,可是这泾河里的老鼋?"刘妧示意紫萸捧来木盆,盆中老鼋背甲刻着"祥瑞"二字,甲壳缝隙还沾着上游的水草和几粒铁屑。她暗中操控微型发射器,老鼋突然昂首,朝预定坝址游去,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虹彩,宛如撒了一把碎钻。"鼋神指路!"百姓们沸腾起来,有人扯下腰间的红布条抛向河中,转眼漂成一片红云,其中一条布条恰好缠住李通的脚踝。

老鼋抵达坝址后,用背甲撞击地面,"咚咚"声竟与远处的夯土声完美呼应,连节奏都分毫不差。刘妧递上一卷《泾水患防治策》,书页间夹着用系统字体写的"混凝土配方",表面却画着玄龟驮碑的祥瑞图,龟眼竟是两粒萤石:"李翁若担心,可派府上工匠参与筑坝,每日有米醋和熟粟米供应。这书上说,用石灰、黏土、细沙混合,比夯土还结实。"李通捏着纸卷,指腹触到隐秘的荧光标记——那是昨夜他在陈仓见过的"神火酒"同款荧光,喉结滚动:"小人……明日便让犬子来报道,他懂些石匠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申时三刻,乌云如墨压境,狂风卷起河滩的沙砾。刘妧望着系统预警的橙红色暴雨标识,向紫萸使了个眼色。小侍女悄悄将掺了硫磺粉的"祈雨香"撒入祭坛火盆,青色烟雾腾起瞬间,刘妧踉跄着扶住石碑,指尖在碑面刻下一个古拙的"龙"字。奇迹般地,豆大的雨点顺着笔画汇集成细流,精准注入预先挖好的引水渠,水流过处,碑面上的"龙"字竟泛着水光。"龙王显灵了!"百姓们齐刷刷跪地,额头贴着发烫的沙地,有人甚至把孩子举过头顶,想让他们也沾沾"龙气"。

李通惊恐地看着水流绕过自家下游的私田,却滋润了平民的粟田,想起老鼋特意避开祖坟方向的游动轨迹,后背发凉——他今早刚让人在下游埋了"镇水铁剑",此刻想必已被水流冲得不知所踪。他忽然闻到空气中淡淡的硫磺味,想起商队带回的"神火酒"点燃时也是这味道,顿时面如死灰。

酉时初刻,雨过天晴。彩虹横跨天际,将新筑的堤坝染成七彩。刘妧站在系统改良的龙骨水车前,青铜齿轮转动时发出"隆隆"声响,与远处的闷雷遥相呼应,惊飞了一群停在水车上的麻雀。老农夫王三颤巍巍摸着水车刮板,沟壑纵横的脸上老泪纵横:"我爹临终前说,龙首渠塌的时候,他听见地底下有龙吼。原来不是龙吼,是这铁家伙的声音!你听这响声,多像老黄牛喘气!"

"这是'旋龟车',"刘妧故意指着车首雕刻的玄武纹,龟甲上还沾着方才的雨水,"**引水,龙尾扬波,可保五谷丰登。"系统界面显示"农具神话化进度 30%"。阿卜杜勒兴奋地用波斯语向同伴比划,手舞足蹈间,腰间的星盘不慎掉落,却被霍去病眼疾手快接住。两个不同国度的战士对视一笑,霍去病护腕上的"水"字与星盘上的黄道十二宫在阳光下交叠。

亥时初刻,工地篝火熊熊。刘妧坐在草棚下查看账本,羊皮纸上"米醋消耗青砖用量"等数据旁,贴着活字印刷的"祥瑞认证"标签,标签边缘还沾着点醋渍。紫萸捧着陶碗进来,碗里粟米粥飘着油花,几块泾水鲤鱼的碎肉沉在碗底:"娘娘,霍校尉从长安带了热粥,里头有您爱吃的笋干。"

霍去病掀开草帘,身上还带着雨夜赶路的寒气,护腕上新刻的"水"字纹路沾着火药粉末——那是昨夜在陈仓试制玻璃管道时留下的,粉末遇水竟冒出微弱火花。"听说你一天没吃东西,"他将粥碗推过来,耳尖泛红,"鱼是我在泾水上游钓的,刺都挑干净了,跟厨役学了好久。"

刘妧舀起一勺,看他局促地搓着衣角,袖口还沾着块干涸的泥浆:"阿霍,大宛工程师说用玻璃管道引水能减少渗漏,你觉得……" "卑职只管护着你,"霍去病打断她,目光落在她沾着泥浆的裙角,"不管是玻璃还是陶土,只要你想修,卑职就带人去搬。昨儿陈仓冶铁坊说,百炼钢闸门轴能造了。"远处传来巡夜梆子声,"咚,咚,咚——夜漏下二十刻——"他突然指向夜空:"看,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着泾水,天权星最亮。"

星光倒映在泾河,与刘妧掌心的胎记交相辉映,胎记处传来微弱的震动,与远处水车的转动频率一致。她想起霍去病说过的居延海日出,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碗沿:"等陂塘修好,真该去居延海看看。听说那里的水鸟会跟着驼铃声起舞?" "不止水鸟,"霍去病的声音低下来,篝火映得他瞳孔发亮,"还有你教的改良苜蓿,长得比匈奴的战马还高。等蒸汽船造好,我带你从居延海出发,一路漂到北海……"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块磨圆的鹅卵石,上面用匕首刻着艘简易的蒸汽船,"这是我照着你画的图纸刻的。"

远处的龙骨水车仍在不知疲倦地转动,将泾河水提灌到新修的渠道,水声潺潺,如同大汉跳动的脉搏。刘妧喝完最后一口粥,暖意从胃里蔓延全身。她知道,当陂塘蓄满清水时,关中百姓将不再惧怕旱涝,而这些被赋予"祥瑞"之名的技术,终将如这泾河之水,渗入大汉的每一寸土地,滋养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草棚外,宋缺正教几个孩童用树枝在沙地上画水车,老农夫王三哼着新编的歌谣,调子混着泾水号子和大宛胡琴的旋律,在夜色中悠悠飘荡。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