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03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03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未央宫宣室殿的铜漏刚滴过卯时三刻。

刘妧指尖的玉扳指蹭过案头一卷朱批遗诏。绢帛上汉武帝的御笔已有些许褪色,"皇女刘妧监国,辅政大臣共议国事"的字样却依旧清晰。

这道遗诏让她在父亲晏驾后接过监国印玺,此刻正被用来压着一卷《汉律·户律》旧简。竹片边缘还留着陈阿娇昨夜用金错刀刻下的批注。

"公主,长公主在偏殿候着,还带了长安各侯府的夫人。"贴身侍女将暖炉往锦垫旁推了推。炉子里的龙脑香飘出袅袅青烟。

刘妧想起三日前陈阿娇在椒房殿拍着桌案的模样。"我陈家的女儿监国,哪能让那些老顽固拿《周礼》压着!女子继承权的事,娘给你盯着!"母亲袖口的珍珠璎珞随动作轻晃,倒与卫子夫前日送来的《女户主税册》上的朱砂红点相映成趣。

霍去病披着带霜的玄甲踏入殿内。甲叶间还夹着军营的寒气。

"北军又报来个案子,渔阳郡戍卒战死,遗孀李氏想承继丈夫的五十亩公田,族里叔伯愣是把田契抢了去,说'女子掌田,必招灾异'。"他将一卷绑着麻绳的竹简拍在案上,绳结处还留着李氏指甲掐出的印子,"那妇人带着俩孩子跪在校场三天,小儿子都冻病了。"

窗外忽然传来檐角铁马轻响。刘妧想起上个月在太学工学馆,有女学徒攥着刻刀问能不能报考专科,指节泛白的模样与当年匠人求爵时如出一辙。

她展开卫子夫连夜整理的《汉家女业簿》。南阳郡孀妇王阿莲经营盐井的账目、长安西市柳氏女织锦的税单铺了满案。墨字在晨光里洇出淡淡水痕——这些被记在男户主名下的产业,实则都是妇人在操持。

"去请廷尉张汤、宗正刘德,再把公孙弘大人请来。"刘妧将遗诏卷起一半,露出"如朕亲临"的玉玺印,"今日便议议《户律》里'女子无继产权'的条目。"

巳时的日头爬上殿角鸱吻。

公孙弘的象牙笏板敲在青砖上发出脆响:"昔者《春秋公羊传》云'妇人无外事',先帝遗诏虽命公主监国,然律例乃祖宗成法,岂容因妇人之言而改?"

他身后的老儒生申公捧着《礼记》往前一步,袖口磨出毛边的竹简险些撞到博山炉:"文公之世,女子承产则家道中落,此乃天道伦常!"

"公孙大人可知,蜀郡李夫人继了铁矿后,新铸的井架让铁产量增了三成?"刘妧推过蜀郡铁官的奏报,朱砂批注里写着"该户税银较去年多缴二百四十钱","还有长安钱氏女接了粮铺,用陶瓮储粟之法让一冬无霉粮,西市百姓都称她'粟米观音'。"

陈阿娇忽然从偏殿转出来。十二幅帛画的深衣曳地有声,腰间金镶玉的带钩晃得老儒生眯起眼。

"公孙大人府上的织锦坊,不是靠儿媳的陪嫁桑田撑起的?前儿我还见你家夫人在西市卖新织的蜀锦,怎么这会倒说起'妇人无外事'了?"她话音刚落,身后跟进来的曲逆侯夫人便将一叠田契拍在案上,朱红印信里赫然是女子花押。

卫子夫扶着侍女的手走进来。素色襦裙上只绣着几枝暗纹兰草。

"方才在椒房殿,各府夫人算了笔账——长安列侯女眷名下的私产,每年能缴万石粟的户税。若按现行律例,这些产业日后都要落入旁支手里,国库怕是要少收不少粮。"她展开的绢帛上,各郡国女户主的税赋数目用朱笔圈得醒目,其中馆陶长公主名下的织锦坊竟列在榜首。

未时的宫宴摆在偏殿。

陈阿娇亲自给卫子夫布了块鹿肉:"昨儿我把城里有头脸的夫人都请了,光是侯府就有十七家是女主持中馈。"她指着窗外树下的绿襦妇人,"那是平阳侯家的儿媳,男人前年没了,如今三个庄子、两个酒肆都是她管,上个月还往北军送了三千斛军粮。"

卫子夫用银匕拨着案上的桑葚酱,忽然轻声道:"我让宫正司查了,去年各郡报来的逃户里,有三成是丧夫的妇人被族里夺了家产。若女子能名正言顺承产,怕是能少些流离失所的人。"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喧哗——一个穿皂衣的小吏被侍卫架着,手里高举着张布告:"馆陶长公主府的人在西市散布谣言,说女子承产要缴双倍户税!"

陈阿娇猛地将玉杯掼在地上,碎玉片溅到公孙弘的朝靴上:"又是她!前儿匠人封爵她就使绊子,现在又来搅和!"

刘妧望着布告上歪扭的墨字,想起昨日陈阿娇递来的密信,信里说馆陶商盟囤了大批铁器,正怕女子掌家后改买更便宜的女匠制品。

申时的更鼓敲过一响。

公孙弘突然从袖中摸出一卷竹简:"公主若执意改律,便是违背先帝'谨守祖制'的遗训!"他展开的竹简上,竟抄着一段先帝早年关于"女不预政"的朱批。

刘妧指尖的扳指蹭过监国印的纹路,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不拘礼法,唯求利国"时眼里的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先帝遗诏在此。"她将那卷朱批遗诏推到殿中,玉玺印在日光下泛着金光,"监国之权,乃先帝亲授。今日议女子继承权,非为妇人争宠,乃为大汉固根本——若孤女寡母能守产业,何愁民不聊生?若女子能凭本事立户,何愁国库空虚?"

卫子夫忽然上前一步,将《女户主税册》捧到公孙弘面前:"大人不妨看看,这些女户主缴的税,比同等级男户主多了多少。她们不是不能治产,是世道不让她们治产。"册页翻动间,南阳王阿莲的盐井账目上,清清楚楚记着她三年间多缴的三百斤盐税。

酉时的炊烟漫进宫墙。

刘妧站在宣室殿的高台上,望着西市方向腾起的灰烟。那里大概还在传着"女子掌家败门风"的谣言,但她想起早上霍去病带来的李氏——那妇人跪在雪地里,怀里抱着冻得发紫的孩子,却死死攥着半张被撕碎的田契。

"去叫廷尉府的律博士们,"她转身对侍女说,声音在殿内回荡,"就说我意已决:凡妇人承夫产、女户继父业者,许其自立户籍,所缴赋税按常例减半。"

陈阿娇走过来,将一件狐裘披在她肩上,珍珠璎珞蹭着她的脸颊:"放心,娘已让各府夫人去坊里说了,明儿就有绣娘把女户主的故事绣成帷幔,挂在西市茶楼里。"

卫子夫也跟上来,手里捧着新抄的《户律》草案,墨迹未干的简牍上,"女子继承权"六个字被朱砂重重描过。

殿外的铁马在晚风中叮咚作响,像在应和远处市井传来的妇人笑语。

刘妧摸着狐裘领口的软毛,想起父亲遗诏里"变通者,天道也"的字样——这大汉的律例,终究要为这宫里宫外的女子,凿开一道透进光的缝隙。

而此刻的长安西市,卖针线的张婆正把铜钱塞进孙女手里:"攒着,往后咱也能像男人一样,在户籍上写自个儿的名儿。"旁边买绢的新妇听见了,低头笑时,发间的银簪晃出细碎的光。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