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9章 六部之议

从少爷到皇帝 第9章 六部之议

作者:放牛的小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14: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大夏王鼎立成都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川蜀的每个角落。

新朝初建,百废待兴,然而最牵动各方神经的,无疑是那即将组建、执掌国政的六部。

悦来茶楼,二楼雅间,此刻坐满了人,受邀前来的皆是蜀中颇具影响力的士绅豪族代表。

他们中不少人对张行推行的新政颇有微词,但面对权力核心的重新洗牌,关乎家族百年根基的根本利益,无人能置身事外,更无人敢怠慢。

“诸位,大夏定鼎,六部乃国之柱石,人选如何,想必大王心中已有腹案。

然我等蜀中士绅,世居于此,根深蒂固,这六部堂官之位,总该有我等一席之地吧?总不能全让大王起家的元勋和追随起家的降官占了去!”

紧接着一个略显急躁的声音响起,“依我看,大王为稳固根基,安蜀中人心。

这六部堂官,大王元勋心腹及陆大人,自然要占其四!

剩下两部,正该由我等蜀中俊杰及归顺官员充任!方显公允,亦能稳固新朝在川蜀之根基!”

“荒谬!”立刻有人拍案反驳,“尔等莫要忘了!大王雄心壮志,日后定要挥师东进,席卷湖广、陕甘,乃至问鼎中原!

届时,打下新的地盘,难道不需要封赏功臣、安置降将、拉拢人心?

若现在就把空出来的几个部堂位置都分给了在座的诸位,日后大王拿什么去赏赐那些新归附的豪杰?拿什么去安抚新降之地的大员?”

这番话如同冷水泼进热油锅,雅间内瞬间炸开了锅。

“此言差矣!蜀地乃大夏根基,根基不稳,何谈东进?现在不笼络蜀中人心,难道等后院起火?”支持4:2方案的富态士绅涨红了脸反驳。

“笑话!大王是靠刀枪打下的江山!那些位置,是留给有功之臣的!是留给未来开疆拓土者的!不是用来笼络蜀中人心的!”瘦削老者阵营的人立刻针锋相对。

雅间内顿时吵作一团,唾沫横飞。

“咳!”

一声清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与喧嚣。

众人心头一凛,循声望去。只见主位旁边,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放下茶盏,正是刘时俊(按历史,这个时间他应该挂了,但为了故事进行,我给他写活了)。

这位曾在万历、天启年间历任兵部侍郎、巡抚要职,因直言敢谏得罪阉党而致仕归乡多年的川蜀耆宿,德高望重,在士林中享有极高声誉。

他的出现,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息敛声,露出恭敬之色。

“诸君稍安。”刘时俊的声音沉稳有力,“大王圣心独断,胸有丘壑,岂是我等在此臆测分饼所能左右?

我等在此空谈分配,非但无益,若言语不慎传扬出去,徒增结党营私、妄议朝政之嫌。”

一番话,让头脑发热、争得面红耳赤的众人清醒过来,是啊,在这里吵破天,争得再凶,决定权终究在那夏王之手。

刘时俊见众人安静下来,从容道:“与其空争那虚无缥缈的几份之议,不如我等一个部堂一个部堂地议,看看诸君心中,以才德论,谁堪当此任?

老朽不才,抛砖引玉,先从兵部说起。诸君以为,大夏兵部尚书一职,谁人当之?”

没有任何犹豫,一个洪亮的声音便响起:“这还有何议?非林胜武将军莫属!”

“附议!”

众人纷纷点头,林胜武的地位,在大夏军中无可撼动,兵部尚书一职,实至名归,没有任何悬念。

刘时俊微微颔首,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那么,户部呢?此乃国之血脉命脉,诸君可有属意之人?”

这一次,雅间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众人意见不一,小声的争论又起苗头,但碍于刘时俊在场,并未激烈起来。

刘时俊见状,抬手轻轻向下压了压,止住议论,平静道:“看来户部人选,诸君心中尚无定论,难以统一。

那么,吏部呢?吏部称天官之位,权重更甚,诸位觉得何人可以胜任!”

吏部话题一出,气氛更加微妙和复杂,有人谨慎地提了陆梦龙的名字,也有人提议张行起兵之初就追随的李玉横,但依旧是众说纷纭。

刘时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缓缓总结道:“兵、户、吏,此三部,正如方才诸君所言,必由大王心腹肱骨执掌,至于蜀中士绅……

在这三部之中,能谋得一二侍郎之位,已是难得恩典。”

他话锋一转,声音略微提高:“那么,剩下的工部、礼部、刑部,便是大王可能用以安置干才、平衡各方,亦是吾等蜀中俊杰或真心归附之官员有望问鼎之席了。

诸君不妨议议这三部?看看谁人可当此任?”

此言一出,众人精神复又一振,核心权力虽无份,但这三部也是实权在握,掌握着实际的利益与话语权。

“工部掌工程营造,实务繁重,需精通此道之干吏。在下以为,王复臣大人颇为合适。

王大人曾任前明工部郎中,督修过蜀中多处关键水利工程,精通营造之术,经验老到,此等专才,正合工部之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从少爷到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人选专业对口,符合工部需求,不少人点头称是。

“礼部关乎国体颜面与文教根本,老夫推举陈士奇大人。

陈大人学养深厚,根基扎实,曾任四川学政,提督本省学政多年,门生故吏遍布蜀中,于士林清望极高,堪称蜀中文宗。

且其为人清正廉直,熟谙典章仪轨,由他执掌礼部,主持新朝礼乐教化、开科取士,必能彰显我大夏文治之风,安定蜀中乃至天下士子之心!”

陈士奇在蜀中士林的根基和声望无人能及,此议一出,附议者甚众,几乎形成共识。

“至于刑部,掌刑名律法,纠劾百僚,断天下之狱,需刚正不阿、明察秋毫、铁面无私之人,在下举荐张孝起大人。

张大人乃天启年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精通律法条文,断案如神,明察暗访,素有铁面之称。

由他执掌刑部,整肃纲纪,正合新朝立威、安民之需!”

张孝起的清名、经历和现任职绩,也赢得了广泛的认同。

刘时俊微微颔首,“此三人若能为大王所用,倒也是人尽其才,既能各展所长为新朝效力,亦能安蜀中士民之心,示大王用人之公。”

雅间内众人也纷纷点头,虽然各自心中或许还藏着为亲近之人谋位的小算盘,但这三个人选,资历、能力、名望都摆在那里,相对公允,且都出身蜀中或久居蜀地,符合本土势力的根本利益,更容易达成表面上的共识。

茶香氤氲,方才激烈的争论仿佛被刘时俊的威严和随后相对平和的推选暂时抚平。

刘时俊端起微凉的茶杯,投向远处的夏王府,他心中暗忖:

名单是提出来了,看似公允合理,也代表了蜀中士绅的期望。

但最终如何落子,这新朝初立的权力棋局上,终究得看那位高坐府中、手握乾坤的大夏王张行如何权衡。

他们这些士绅能做的,也仅是将符合自己期望的棋子,小心翼翼地推到棋盘边缘,发出自己的声音罢了。

至于能否真正入局,入局后又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新朝中走多远,终究要看执棋者的心意、手段与那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

这新朝的第一碗肉汤,香气诱人,他们伸出了手,递上了碗,但最终,分不分,分多少,分给谁,全在那执勺之人一念之间。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从少爷到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