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84章 鬼才登台,一问惊四座

第184章:鬼才登台,一问惊四座

午后初晴。鼓楼影子从城心一路斜到东市,像一柄无形的尺子,把许下的喧哗分成整齐的段落。告谕天下的榜文在日光下微微发亮,墨香与纸纹相缠。识字的士子念给不识字的屠夫听,不识字的屠夫把刀背往下一按,点头道了声“好”。

城北旧学宫被整治成行在礼所。青砖洗净,窗格换新,门额悬起一块素木牌:左书“礼司”,右书“禁司”,中间“仓司”。三署启印之礼,不在金碧,不在鼓吹,只在百官与民眼前“明明白白”。这是一场给天下看的开台,也是一场给许下看的定心。

台前四座排定。文座在东,荀彧居首,后列主簿小吏与礼司书手;武座在西,夏侯惇横刀而坐,典军校尉分列左右;法座在南,程昱执令符,禁司属官肃立;民座在北,绅耆、行会、诸坊长老与几名寒素学子对坐。四座相对,围出一方空地。空地正中,一只铜炉,一方镇纸,一册白简。

鼓三通,钟一鸣。曹操出。衣甲朴素,袖口干净,目光从四座各拂过一次,立在当中,只道一句:“许下今日立三署。礼以安名,禁以止乱,仓以济民。诸事要紧,言不多说。诸位——各展其长,各守其分。”

荀彧起,执卷致简。言“市不二价”“兵不扰民”“田不废耕”,言“礼军先行”“禁军重城”“仓谷开赈”。字字不饰,句句可行。人群里有人轻轻吸气,像把一口悬着的心放回了胸腔。

程昱继起,不言华辞,只举“醒军十二条”,军纪与市禁如何衔接,夜禁与火巡如何分区。他指令符,令符不响,自有分量。武座有人忍不住直背坐正。

夏侯惇起,声音像铁。城门三层守,外门军,内门军,暗门军,各听一面鼓与一面钟。鼓动行,钟鸣禁。若有违令,军法从严。他说完,横刀入鞘,刀柄却不离手。人群里几个孩子探头看他,眼里竟有几分欢喜。刀若安在鞘里,城就更像城。

三人言毕,场间一静。曹操目光略一转,落在文座后排的一个影子上:“奉孝,劳你登台。”

众目随之移去。郭嘉自阴影里起身,素衣素带,袖内收着一枚擦得发亮的罗盘。他上了台,不拱手长礼,只向四座各欠一欠,声音不高:“今日开台,该有一问。”

四座静极。风从廊下穿过,把四角的红缯轻轻掀了一指宽。郭嘉背手立住,垫着脚跟把白简推到铜炉旁,指尖在镇纸一按,抬眼开口:

“若天子不来许下,我们迎的是什么?”

四座俱怔。武座有人“哎”了一声,立时闭口。民座里几名绅耆对望,眼神不免露出惊惶。文座后排的书手忍不住看向荀彧,荀彧没有止,反而点了点头。南座的程昱微微一挑眉,像在等一个他预料之外的答案。

郭嘉不急。他让这一个“问”在空地里落稳,让它往诸人心里沉一沉。他目光收回,轻敲镇纸,再道:

“若天子转道洛阳,若被冀州截走,若车驾因病暂留新安,若杨董之争生变,许下此刻所迎之物,绝非一人。我们迎的是‘正名之影’,迎的是‘秩序之形’,迎的是‘百姓次日醒来仍知今日所行何事’。若能迎此三者,即便车驾暂不至许,天下亦会先行把许下当作‘宗庙之城’。天子迟早自来,诸侯迟早自服。”

四座之人,听到“次日醒来仍知今日所行何事”,很多人眼里慢慢明亮。民座里一位鬓白的匠师抬手揉了揉掌茧,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有盼头”。

夏侯惇还是忍不住先问:“奉孝,你这一问,险。”

“险。”郭嘉颔首,“但不问,则我们集市上今日的秤、明日的鼓,皆成虚饰。诸位,我再加一问,问给四座,也问给我自己——”

他顿了顿,抬手指向东边礼司:“文座,你们今朝立礼,礼是门框。请记住一句:‘礼先立而后简化’。要快,却不乱。祭位可设在东岳庙,祀辞可简到三十六字,抬手即行,落笔即用,切莫为繁礼误实功。”

指向西边武座:“武座,你们今日立禁,禁是门闩。请记住一句:‘闩在内而柄在手’。门外喧哗,闩不露身,但要能随时一推就合。三层守,外明内暗,不求多,不求响,只求准。”

指向南边法座:“法座,你们今日开印,法是门栓。请记住一句:‘栓宜重而勿死’。重者,违令者立处;勿死者,法能转圜以护“义”之体。‘市不二价’出榜之后,若有老行当因价定而倾覆,给三日缓冲,官自贴补,勿让法成折人之棍。”

最后,他转向北边民座,微一躬身:“民座,诸坊、诸行、乡校、绅耆。你们是门内之人。请记住一句:‘门内有人看火’。火是炉中之火。市上不要谣言,坊间不要惊呼,若有人挑斗,请先来礼司报,再去禁司问。我们先保你们明日还做今日的生意。诸位可担得起‘明日’二字么?”

北座几人同时起身,躬身应诺。那位匠师开口,嗓音粗,却稳:“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郭嘉笑了笑,笑意淡,却真。他把罗盘从袖里取出,放在白简旁:“我这一问,不为取巧,也不为自辩。是要四座记住,我们迎天子,迎的是‘天子之影’先至此城。影在,形才来。影不在,形来了也要跑。”

他伸手压住罗盘,手心的热透过铜,像把火稳住。他低声:“下面说办。‘雾石之策’今日起行。文座出‘雾’,武座做‘石’,法座铺‘灰’,民座养‘火’。”

文座有人失笑,却无人起哄。荀彧率先点头:“雾,我来织。”

“织三层。”郭嘉举指,“第一层,‘先声’。‘告谕天下书’已张,再张一纸‘城中三令五行’。不求辞藻,只求简明。让天下知道许下‘行’了。第二层,‘薄礼’。半行礼于荥阳之路,不张扬,不喧器,不迎宾朋,只以布帛为旗,以素车为仪。让诸侯看见‘礼’,看不见‘身’。第三层,‘散言’。礼司散出三则短讯,讲赈米、讲医舍、讲学宫开课。言简意赅,最好让屠夫也能记,匠师也愿传。”

荀彧道:“是。”

郭嘉转向武座:“石,要沉。三石镇水口,孟津、成皋、荥阳。石不露角,露角的是礼军、是禁军、是城门上的钟鼓。暗石由‘鸩’押。有人来试,先给他摸一把‘雾’,再让他磕一鼻子‘石’。”

夏侯惇道:“你的人,够么?”

“够。”郭嘉看他,“再不够,你的老兵抽三十人给我,穿灰衣,不佩兵刃。走在水边,像扛麻袋。”

夏侯惇笑了一声:“拿去。”

郭嘉又看向法座:“灰,要匀。‘市不二价’今日出,立刻有人试探。禁司要做两件事。第一,先打一个‘快例’。若有军士扰民,立刻军法,立刻示众,不等明日。第二,先救一个‘危户’。挑最穷的两坊各五户,发特赈,送米送柴送医。把‘法’的冷与‘德’的暖摆在一处给人看。人心才会稳。”

程昱指背轻敲令符:“冷暖并举,法不失锋,德不失体。可行。”

郭嘉最后看向民座:“火,要有人守。‘以工代赈’先于城西开第一班。炼铁铺借场,官给银,民给力。谁来,记谁名,学宫在旁即开课。大字不识也不碍,先识十个字:‘米’‘盐’‘兵’‘税’‘田’‘水’‘路’‘医’‘礼’‘禁’。十字一识,心就不易乱。”

民座叩首:“谨遵。”

他把话一收,忽然声音更低:“我还有一件要当场试办。禁司预先立法,未必人人信。我们先做一件小案,立时决,四座共见。”

他抬手一招。台下早候的禁卒押上两人。一个是许下城东营的一名年轻军士,腰带斜系,面上有青气。另一个是卖糯糕的妇人,衣襟上糯粉未拍净,眼里怯,手却握得紧。

程昱目光一沉,夏侯惇眉头蹙起。曹操并未阻止。

禁司主簿迅速陈述:“辰时,军士于东市掀摊。索糕未付钱,夺妇人竹竿伤臂。被巡禁捕获。此事有证。”

郭嘉看向那军士。军士咬牙硬着脖子,眼里有不服。郭嘉不斥,只问:“你可识今日城中之令?”

军士闷声:“未读。”

“未读,不为不犯。”郭嘉摆手,“军人扰民,当斩。你犯在今日,斩可立威,然你是第一例。我从‘灰不死’之义,改斩为杖,杖三十,于众。出营粮三斗赔摊,十日之内,在学宫识十字。”

夏侯惇开口:“奉孝,法令未布全城,便行军法,怕伤士气。”

“伤的是乱气,不是士气。”郭嘉转目,“元让,我要军中先行。你带头压此风。让军士知道,爱城就是爱家。扰民就是扰己。今日杖,不为辱你兵,是护你兵。”

夏侯惇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我认。”

杖声起。三十杖,不轻不重,不拖不沓。军士咬牙到最后一记,终于泪下,声未出。郭嘉看着程昱:“此例记入‘快例’,写得明白。”

“记。”程昱提笔。

他又看向卖糕妇人:“你摊几何?”

“就一小摊。”妇人声音发颤,“家里有病老。”

“仓司先给米两斗、柴两束。礼司派人去医舍照看。你的摊今日照开,价不许二。我出城银一钱,补你今日误工。”他从袖中取出一小囊,亲手递去,“但有一件,你记好。明日寅时,你到学宫识十字。”

妇人接过钱,不拜,只泪下,连声“好”。她退下,人群里传出低低一阵叹,像风吹过麦田。

郭嘉转回台心,合掌:“诸位,这就是‘影’。能让百姓看见法,能让军心看见义,能让坊间看见明日的日程。影立了,形就来。”

他把罗盘用布帛擦了一遍,铜面亮得像一小块月。他轻轻一扣,针指北偏东:“至于车驾之路,我这边也说一个‘万一’。万一董承坚持入洛,万一杨奉执意南行,万一袁氏派探马增援河西。我们不慌。”

他伸出十指,像在空中搁下一张网:“‘双钩三环’。两钩钩住河道与驿路,三环套住冀州探马、河洛流兵、近侍内斗。第一钩,孟津渡。‘鸩’收船三支,沉拒两回,留一回做引。第二钩,成皋驿。驿卒换半,文簿换头,急报一到,先入我们箱。三环。其一,夜里造两阵虚火起洛西,让袁探与河洛流兵先乱一次。其二,挑杨董旧怨,散一纸‘护驾都督并署’之名,逼其各自立营。其三,把‘医舍与赈粮’摆在沿线,天子车驾若过,必驻。驻则可导,导则可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昱目光深了几分,缓缓点头:“让对手先出手,让盟友先分营,让车驾先驻足。三者一齐,‘不可迎’也可化‘可迎’。”

荀彧合卷:“礼与术,合在一处,才像正名之路。”

郭嘉抱拳:“各位,我话已尽。许下的门,今天先装好了门框与门闩。门栓也重了。接下来的风,会试门。我只有一问要你们记在心里——若天子不来许下,我们迎的是什么?——迎的是我们自己的秩序。秩序立住,天子自至。秩序若立不住,天子来了也要走。”

他退一步,向曹操一礼:“主公,台上之言,台下之行,臣请即刻施行。”

曹操看了他很久,笑意不显锋利,只有明决:“好。礼司、禁司、仓司,各按奉孝所言。元让,军中先行‘快例’,此风务必压住。仲德,‘双钩三环’你与奉孝分领。文若,‘三日三礼三令三行’,此刻就是第一日。”

“诺——!”

四座同声。鼓一通,钟一鸣。鼓声沉稳,钟声干净,恰如方才那三十杖。人群散去,噪声不乱。有人回摊,有人回营,有人回衙。风走过台阶,吹灭一缕香,却吹不动贴在柱上的榜文。

台后廊深。郭嘉收了罗盘,脚步刚移,忽有急骑自外闯入,尘土未定已在阶前一拜到底,声音带着风与焦:“报!新安再报。董承与杨奉争执,近侍内讧。车驾未入洛阳,临时改道北折,疑向河间。冀州探骑在洛西增至三队,已有探马试渡孟津!”

四座齐动。夏侯惇一把按住刀,眼神冷而稳。程昱抬手,令符一转,禁司属官已开始奔走。荀彧合上卷,目中一寸亮光捺得更深。

曹操抬掌一压:“半行礼如期。荥阳向东,旗不回头。孟津用‘第一钩’,成皋用‘第二钩’,洛西虚火今夜就起。”

“遵令。”

郭嘉侧身一步,低声对夏侯惇道:“我要你三十老兵,灰衣,不佩刃。今晚去孟津做‘麻袋’。”

夏侯惇咧嘴一笑:“给你四十。”

郭嘉又对程昱道:“禁司借我一盏旧官灯。孟津水面黑,旧官灯一亮,探马必趋。到时请你把‘灰’铺匀。”

“去取。”程昱答。

荀彧走来,与郭嘉擦肩而过,低声道:“雾我来织厚一点。”

郭嘉回声更低:“石我按深一点。”

四人分散,各自去做自己的部分。曹操站在台上,静静看了片刻,忽然抬头望了一眼城头的旗。旗不烈,不软,风把它吹成一个恰好的弧。弧的尽头,是河,是路,是一顶在风里颤了一下又稳住的车驾。

暮色落下来。许下的第一盏官灯在东市点起,第二盏在城门,第三盏在渡口。水边的“麻袋”开始移动。楼上的鼓手坐直了背,手里的鼓槌没有抖。学宫里传来小童学字的声响,声音笨,却真。

夜将半。孟津水面上浮起三点旧灯,忽明忽灭。探马趋灯而来,水下有无声的影子贴上去。成皋驿中换新的簿书已摞整齐,柜旁的箱子打开又合。洛西虚火照红半边云。新安的帷幔里有人咳了两声,又止住。

许下城中,郭嘉站在鼓楼下,仰头,看那面鼓的皮在夜色里变成一轮暗月。他低声自语:“影在,形来。”

鼓未动,钟未鸣。风过城门,吹响了门檐下的风铃。铃声很轻,却很准。

喜欢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