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创资本”梁哲的出现,像一块巨石投入原本渐趋平静的湖面,在“万家香”食品厂内部激起了层层波澜。
送走那位气度不凡、言谈举止充满现代商业气息的梁先生后,林卫东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指间夹着那张质地硬挺、印着烫金logo的名片,久久沉默。窗外是熟悉的江城景色,低矮的楼房,灰扑扑的街道,与梁哲口中那个“遍地黄金、日新月异”的深圳,仿佛是两个世界。
“华创资本……战略投资……”林卫东喃喃自语。前世的记忆里,他对“风险投资”这个概念并不陌生,甚至深知其在企业快速扩张中的巨大推力。但在这个遍地机遇也充满陷阱的八十年代末,一个远在深圳的资本机构,为何会精准地找到他这家偏安一隅的小食品厂?
是省报那篇报道引来的关注?还是……另有缘由?
“东哥,这啥意思?他们要给我们钱?”赵大海挠着头,一脸困惑又带着点兴奋,“白给钱让我们扩大生产?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
李秀兰则显得忧心忡忡,她拿着梁哲留下的一份简单的投资意向书草案,看着上面那些“股权稀释”、“对赌协议”、“董事会席位”等陌生词汇,眉头紧锁:“卫东,这上面说的,我怎么觉得像是要把咱们的厂子分出去一部分?咱们自己干得好好的,为啥要让别人来插手?这钱,拿得踏实吗?”
孙维民工程师的态度更为审慎:“资本逐利,这是天性。他们看中的,恐怕不仅仅是辣酱这点利润,而是‘万家香’这个品牌未来的潜力,或者说,是卫东你这个人。合作可以,但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尤其是质量和技术的把控权,绝不能丢。”
家人的担忧,兄弟的直率,前辈的提醒,都让林卫东更加冷静。他深知,这笔钱如果能用好,就是实现城东新区建厂宏图、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火箭推进器;但一旦踏错,就可能失去对企业的控制,甚至辛苦创立的品牌沦为资本博弈的棋子。
“这事关重大,不能草率决定。”林卫东最终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需要了解更多。大海,你通过周老板和其他渠道,尽量打听一下这个‘华创资本’的底细。秀兰,我们这几天把厂的账目、资产、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再仔细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孙工,技术这块的底线,就靠您来把握。”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至于梁先生那边,我先跟他保持接触,探探虚实。”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与梁哲又进行了几次深入的沟通,有时在厂里,有时在江城的茶楼。梁哲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对食品行业的趋势分析,对品牌建设的见解,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理念,都让林卫东有种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的感觉。他甚至能精准地说出“万家香”目前在渠道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一些细微短板。
“林总,恕我直言。”梁哲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诚恳,“‘万家香’现在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局限于江城及周边市场,产能受限,品牌影响力辐射范围太小。靠自身利润滚动发展,太慢!现在市场竞争已经开始加剧,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抓住窗口期,快速占领市场,建立品牌护城河。”
他指着林卫东桌上那份城东新区工业用地的公告:“您的眼光很准,城东新区确实是未来的方向。但拿下土地、建设新厂、引进更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铺设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这需要的资金是天文数字。而我们华创,可以一次性解决您的资金难题。”
梁哲给出了初步的投资方案:华创资本意向投资一百万元,换取“万家香”食品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权。资金将分两期到位,并协助引入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管理人才。
一百万!在这个万元户还很稀罕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巨款!
然而,林卫东在心动之余,也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问题:“百分之四十的股权……梁先生,这意味着以后公司的重要决策,比如战略方向、重大投资,甚至我本人的去留,都需要董事会投票决定,而你们拥有一票否决权?”
梁哲微微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林总,现代企业制度讲究的是权责对等和科学决策。我们投入真金白银,自然希望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回报。当然,我们充分信任并尊重您作为创始人和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原则上会支持您的正确决策。”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林卫东听出了弦外之音。资本不是慈善家,他们追求的是高额回报和最终的控制力。
与此同时,赵大海那边的调查也有了反馈。周老板动用了不少关系,打听到这个“华创资本”背景确实很深,与港资有些关联,近年在南方投资了几家企业,有成功的,也有因为与创始人理念不合而闹得不欢而散的。更重要的是,周老板隐晦地提到,他好像听到一点风声,“华创资本”似乎在同时接触省城的“福满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逆袭: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重生逆袭:黄金1988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