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回高考当状元 > 录取(五)

重回高考当状元 录取(五)

作者:道胜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4 00:37: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桐山职业技术学院晚开一周。刘小利坐着电摩从家门口出发,后座绑着吉他和DV相机,嘴里哼着《青苹果乐园》。

“我来了!铜职最靓仔报到!”

他站在报名点举起麦克风:“请问宿舍楼怎么走?”

志愿者一脸懵:“你不是来报到的吗?”

“对对对,我是来‘跨校生活’的!”

他就是这群人里最“不正经”但最“稳定”的那一个。

他没有状元的压力,没有哲学的苦闷,也没有科技的执着。

但他有一种天然的“我愿意留下,见证大家完成一切”的浪漫。

那天,桐山下了小雨,落了黄昏光,校园里吹过一阵初秋凉风。

他们在不同城市,不同寝室,不同的新生群里。

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年,是从一个世界奔向另一个世界的起点。”

也许是大学,也许是回归,也许是改变。

但他们都不再惧怕选择,因为经历过Ω的他们,早已知道:

选择了,就不回头。

2003年10月9日·青华大学·医学院宿舍楼

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

校园里的银杏叶开始泛黄,从理教楼到荷花湖的主路上,一地落叶铺成金黄地毯。图书馆外依旧人来人往,食堂里依然排满了人。

一切仿佛和她无关,又仿佛她早该出现在这里。

乔伊每天六点半起床,八点到主楼上课,下午六点结束课程后去自习室,晚上七点准时坐进图书馆三楼西南角,和一群素未谋面的学生默默“卷”到十点。

她表现得像一位标准的新生——认真、刻苦、按部就班。

但只有她知道,她根本不是在“融入”,而是在“观测”。

乔伊不是没被震撼。

第一次踏入校园大门,看到校训石上那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第一次走进医学馆,听导师讲解“基础医学发展史”;第一次在主教学楼的公告栏看到往届“全国基础研究课题”名录……

她真的感受到了这所学府的沉淀、厚重、底气。

可她始终心里有疙瘩。

她知道自己在“这里”,但她也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的这条轨道。

她的心属于另一个系统,另一个未完成的命题——Ω。

每周六上午九点,乔伊准时出现在桐山大学家属院门口,带着教辅资料,走进李东阳校长家,给他那位成绩平平、略带叛逆的高三女儿补课。

她从来没打听过她的名字,只叫她“李同学”。

她也不急着刺探李东阳的秘密,只是默默观察——

李东阳书房外有个保险柜;

家中常有陌生人来往,穿着偏科研制式;

李家后院小库房有一个蓝色的标记箱。

她知道,李东阳一定知道废彪在哪、在做什么、以及——Ω的核心部件是不是还在桐山。

她不急,她有时间,她要“由内而外”解构这场骗局。

乔伊住在医学院女生宿舍四楼409寝室,室友有三个——

来自杭州的苏婧,性格活泼,是校园广播站干事;

广州的张颖,爱打羽毛球,正在追《流星花园》;

来自哈尔滨的李晓雪,话少但专业很强。

她们不明白乔伊为什么那么安静、那么规律、不打闹、不熬夜、不追剧——甚至连《流星花园》都不看。

她们以为乔伊是“学霸型孤冷天才”。

但乔伊其实是——一个“没有完全降落”的人。

她总觉得,她是一个暂时落地的航天舱,而不是已经建立起根系的学生。

每晚十一点,乔伊打开随身收音机,调到本地频道,听那些怀旧老歌、听老百姓点歌。

有人点《爱如潮水》,有人点《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她最喜欢的是那一晚,主持人放的——《青春纪念册》。

她靠在宿舍床头,小声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梦想,

有笑有泪有疯有狂,

我们都还在继续飞翔。”

她合上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井下的风声、冰场的光芒、楼顶的夜谈——就都来了。

2003年10月初·青华大学·学生宿舍楼下。

乔伊坐在宿舍楼外的长椅上,一条条地划着课表,一门门地对着教授名单,理性地计划本学期的所有必修课内容和节奏。

可这一切,她不是在准备上课。

陈树在桐山邮电学院的宿舍里,正在焊接他自制的“树二号”设备接收模组。

手机响起,一条乔伊的信息弹出:【乔伊:现在我们不是修轨道,而是拔掉“造轨道的机器”。】

陈树一怔。

几秒后,屏幕再次闪动:【我决定退学复读。】

【我要重新高考,选量子物理。】

他愣了十秒,手里的焊枪掉在桌上,“咝”一声火星四溅。

他喃喃道:

“她疯了……不,是她终于清醒了。”

这一整年,她都在“修正轨道”——从高考状元线,到原轨道重构,试图重新对齐2021的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重回高考当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当她看清系统的“自动调轨”机制之后,她终于明白:“回不去不是问题,一直被‘别的人’决定去哪,才是最可怕的。”

她不想再纠结“回不回去2021”,她现在想要:

“解构Ω,拔掉这台‘定义命运’的机器。”

她要用一个物理学者的身份,进入系统的源头。

可医学——即便是青华的——并不能给她这条路。

于是她选择了最极端,也最纯粹的一种方式:

“重考。”

“这次,我自己选专业。自己定方向。”

“你确定吗?”

老师翻着她的档案,皱着眉:“你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医学新生之一,青华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乔伊看着他,坚定点头:“正因为我不该来,才必须走。”

“我需要从一个真正属于我的起点,再来一次。”

王昭(桐山大学):接到乔伊的电话时,她手里正拿着笔记本在写广播剧剧本。她怔了一下,然后笑了:“你总算不是那个‘想回去的女孩’了,而是那个‘想守住所有人归路的战士’。”

张芳(北津大学):短信只有六个字:“你是我命题。”

她放下电话,跑去哲学系图书馆,把“自由意志”相关论文又借了一摞。

马星遥(桐山大学):他盯着夜空中的星点,只说了一句:“我等你归位。”

然后他转身开始查阅“量子密钥干扰”的文献。

刘小利(职院):拍视频拍了一半,接到消息直接笑了:

“青春剧本回来了!好——姐,咱们这个故事得拍两季!”

乔磊:他没说话,但把那一箱刚刚替乔伊从老家带回来的医学课本,全送给了邻居家女儿,嘴里说:“她以后也许能救人。”

心里却默默加了一句:“而我妹妹,要去救世界。”

乔伊回来第一时间见的,是陈树。

她在他家的小厨房门口敲了两下门:“我不读了,青华。”

陈树正在调试“树二号增强模块”,那一瞬手一抖,烙铁差点烧断线。

他转头看着她,好一会儿,什么也没说。

然后坐下,低声问:“……你确定?”

她点点头:“系统还没死,废彪还在,我不甘心就这样。”

陈树没再问,而是重新把电路板放回桌上,静静地说:“你一个人干太累了。”

第二天,他也递交了退学申请。

——“理由:志愿填报失误。”

桐山邮电学院从此少了个技术鬼才,桐山二中多了个“复读高考研究生”。

乔伊悄悄联系王昭时,王昭正和马星遥在铜大食堂吃面。

听完乔伊的消息,王昭搁下筷子,脸上没一点惊讶,只是嘴角慢慢翘起来:

“你终于下定决心啦?”

马星遥擦了擦眼镜,轻声说:“我就知道你心里那条路,还没走完。”

“支持,百分之一百。”

王昭笑着打趣:“我们留校继续撒糖,你去复读升级版本,我们各有分工。”

张芳正在北津读书,听到乔伊的消息后,只发来一句话:“哲学告诉我:若你的存在不能由你自己决定,那就推翻那个系统。”

然后,又补了一句:“等你归位,我再重新定义‘第一名’。”

刘小利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

那天他正在录Vlog,听完后镜头前一顿,直接对镜头说:

“观众朋友们注意!历史又要重演啦!乔伊复读啦!!”

他立马拍着胸口:“那我也申请转回桐山!”

室友说:“你转回去干嘛?你成绩……”

小利撩起墨镜:“我不是去读书的,我是去——守住我青春阵地的。”

他们的“复读”,不是对现实的不满,不是被打击之后的逃避。

而是一次主动出击的重启。

一条轨道错了,不是等它修正,而是——重新上路。

就像陈树说的:“Ω系统是量子控制系统。”

“那我们就用主观叠加态,重新‘叠’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轨。”

他们不再做被动变量,而是成为主动干预者。

秋风中,他们再次站在那片熟悉的操场上。

天是那么蓝,桂花飘着香,学生穿着校服奔跑着,桐山又像一年多前那样,热血而滚烫。

王昭拉起乔伊的手:“欢迎回来。”

马星遥淡淡一笑:“我们的故事,还没完。”

张芳远在北津视频连线:“你们好好干,等我回来比试!”

刘小利高举吉他:“嘿嘿,重开战场,青春不败!”

陈树把树一号背在肩上,重新启动设备:“一切准备就绪。”

乔伊的大学生活表面波澜不惊,白天上课,晚上做课题,周末却定期前往桐山大学校长李东阳家中,为他女儿辅导高中课程。

这份“兼职”,她做得极为认真——不只是因为对方是桐山大学的校长,更因为:李东阳曾是被废彪挟持启动Ω核心系统的“主机解码者”,而他现在——正以官方名义在参与所谓“绿色能源开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重回高考当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项目地点,正是——五矿旧址。

这位一向严谨的学者,对乔伊极为欣赏。某天下课后,两人边走边聊,乔伊开门见山地说:

“我想转专业,目标是量子信息方向。”

李东阳一愣:“可你是医学系状元生,未来光明。”

乔伊认真答道:“我对血液、创伤、甚至人的身体结构都没有兴趣,但我对波函数坍缩、干涉效应、主观观测有种……像本能一样的熟悉感。”

她说完这句话,李东阳明显沉默了。

他看了她一眼,没再劝阻。“你跟我做实验吧,先当助研。你想看的东西,在我这儿也许能摸到边。”

乔伊心里一动——这,是个关键突破点。

随着助研身份的加深,乔伊得以参与李东阳与“周老板”(即废彪化名)合作项目的外围工作。

名义上这是一个“清洁能源高密度转化设备”的研发计划,事实上……

项目核心区域不允许任何未签保密协议人员进入;

实验材料异常复杂,多为未知金属、超导管道和深埋式主控设备;

所有数据上传都不走国家科研数据库,而是直连一个“Ω4加密服务器”。

乔伊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Ω核心系统,极可能已经被搬入五矿深井,并被改装为某种“现实干预平台”。

而李东阳——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被废彪所“交换”。

乔伊在回宿舍的夜路上,脑中回荡的是李东阳说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把‘可能性’当成现实主因,那现实就会成为最脆弱的变量。”

她心里默默答:

“可我,就想用‘不可改变’的意志——去逆一切可能。”

乔伊坐在宿舍窗边,拉上窗帘,打开了手机幕,彩信是陈树发来的图表,旁边还有马星遥附送的解析注释。

三人重新理出整个命运轨迹的两次“巨震”:

他们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

“这场横跨二十年的命运错误,并不全是命、不是天意,更不是系统的智能觉醒。”

“而是一个说明书错写的数字。”

就像是命运的序章,在第一页就出了错,可所有人还照着错的版本往下演,演着演着,每一个“努力”,都像是在离真相越来越远。

陈树拍着额头:

“426被写成624,哎……这不就是咱们程序里最忌讳的事吗?”

马星遥淡淡地接了一句:“但错写的不是哪个实习生,是那时候唯一能写这份说明书的人——墨镜男石尽。”

乔伊沉默许久,说:“他写错了,后来他想回去改,却再也动不了手。”

喜欢重回高考当状元请大家收藏:()重回高考当状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