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10章 三大帮派的力量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第710章 三大帮派的力量

作者:九孔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8 11:17: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就在这千钧一发、城防即将彻底崩溃的刹那!

城头各处,几乎在同一时间,猛然爆发出数声洪亮、浑厚、充满爆炸性力量的呐喊!

这声音如同平地惊雷,又似九天龙吟,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和安定人心的力量,瞬间炸响在每一个疲惫不堪、濒临绝望的守军将士耳畔:

“煊赫门杨暄,奉郡王殿下之命来援!叛贼受死!”

“朝天阁李屿在此!奉郡王殿下钧令,诛杀叛逆!守我长安!”

“天羽门王准,率众驰援!郡王殿下神机妙算,长安必安!杀——!”

声音未落,只见三道气势截然不同、却同样凌厉的身影,如同出鞘的绝世利剑,从城下马道和隐蔽的藏兵洞中率先电射而出!

为首一人,正是煊赫门门主杨暄!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冷峻如铁,一身玄色劲装更衬得气势沉凝如山。

他手中并无寻常刀剑,而是握着一柄造型奇古、通体乌沉的长柄陌刀!

刀光一闪,如同黑夜中炸裂的雷霆,所过之处,刚爬上城头的数名叛军连人带甲被劈成两段!

血雨纷飞中,他身后大批同样身穿黑色劲装、手提雪亮狭长横刀或劲弩的煊赫门弟子,如同黑色的怒潮,沉默而迅猛地扑向叛军最密集的南城缺口!

他们行动间配合默契,三人一组,攻守兼备,瞬间遏制住了叛军的扩张势头。

紧接着,一个略显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的身影跃上城头,正是李屿!

他手中一柄细剑如同毒蛇吐信,点、刺、抹、削,招式刁钻狠辣,专取叛军甲胄缝隙和关节要害。

他身后的朝天阁弟子,则多使奇门兵器,钩索、飞爪、短刃、钢鞭,配合着灵活的身法,在混乱的城头战场中穿插分割,将叛军的阵型搅得七零八落。

最后出现的王准,身形并不高大,却给人一种渊渟岳峙的沉稳感。

他手中长刀翻飞,刀风呼啸,刚猛无俦,每一刀劈出,都将叛军连人带盾轰飞出去!

他身后的天羽门弟子,则多以弓弩和暗器见长,甫一出现,便占据高处和死角,一片片精准致命的箭雨和飞蝗石、透骨钉,如同长了眼睛般射向攀爬云梯的叛军和城头叛军中的头目,极大地减轻了正面压力。

这三股生力军,如同三道黑色的钢铁洪流,又似三柄烧红的利刃,带着郡王李豫的意志和长安最后的希望,极有章法、悍不畏死地迅速扑向各处战况最危急的缺口!

他们的加入,瞬间改变了城头摇摇欲坠的颓势,将汹涌的黑色潮水,硬生生地顶了回去!

城头的守军将士,看着这如同神兵天降的一幕,看着那熟悉的黑色劲装和勇猛无畏的身影,听着那一声声“奉郡王殿下之命”,绝望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疲惫的身体仿佛又涌出了一丝力气。

“援军!是郡王殿下的援军!”

“兄弟们!有救了!杀啊!”

“郡王殿下没有忘记我们!杀光叛贼!”

震天的喊杀声,再次在长安城头响起,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和滔天的战意!

那轮如血的残阳,似乎也在这一刻,将最后的光辉,投注在了那面依旧顽强飘扬在城楼上的、残破不堪的大唐战旗之上!

长安城南城墙,残阳如血,将斑驳的城砖与凝固的暗红涂抹得更加刺眼。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硝烟和汗臭混合的死亡气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沉重。

喊杀声、兵刃撞击声、濒死的惨嚎声如同永不停歇的地狱交响曲,冲击着每一个幸存者的耳膜和神经。

三支队伍,每支都有一千多号人,像三把烧红的尖刀,狠狠捅进了叛军最密集的突破口。

这些汉子,皮肤粗糙,脸上带着或深或浅的疤痕。

他们不像正规军那样队列严整,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常年街头巷尾、刀口舔血磨砺出的狠辣与老练。

在这狭窄混乱的城头,他们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才阵!守住豁口!”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头目厉声吼道。

三名武士瞬间背靠背,一人挥刀格挡,一人矮身扫腿,第三人则趁机挺矛直刺,配合得天衣无缝,瞬间将一名冲上来的叛军伍长捅了个对穿。

“朝天阁的兄弟,护住左翼!”另一处,几名武士相互呼应,刀光剑影织成一张死亡之网。

他们招式不拘一格,甚至有些下作,专攻下三路,撩阴腿、戳眼睛、抹脖子,效率高得吓人。

“煊赫门赵老三斩首一人!”一个满脸虬髯的大汉刚用短斧劈开一个叛军的脑袋,便兴奋地大吼,声音洪亮,压过了周围的喧嚣。

“朝天阁孙五爷杀敌一名!”旁边一个精瘦汉子,甩掉剑尖上的血珠,也高声报出名号。

“天羽门钱镖头记功!”一个使飞镖的汉子,扬手又解决了一个攀上垛口的叛军。

郭千里正被两名叛军夹攻,左支右绌,眼看就要中刀,斜刺里猛地冲出一名帮派武士,用身体硬生生撞开一个叛军,自己肩头却挨了一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浑不在意,反手一刀砍翻敌人,吼道:“郭将军小心!” 郭千里死里逃生,看着这生面孔的汉子,眼中满是感激和震撼。

守军将士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前一秒还在绝望的深渊,下一秒就看到了如狼似虎的生力军!

这巨大的反差如同强心针,瞬间注入了他们濒临枯竭的身体。

“援军!是郡王殿下的援军!兄弟们,杀啊——!”不知是谁第一个嘶声力竭地喊了出来,带着哭腔,也带着狂喜。

这呼喊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城头守军的士气。

原本低垂的刀枪再次举起,疲惫的眼中重新燃起凶悍的光芒,震天的欢呼与喊杀声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头顶的血色残阳震碎!

杨暄、李屿、王准三人身边,果然各有两名文士打扮的人。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脸色因紧张和城头的血腥而有些发白,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如同鹰隼般紧紧盯着战场。

他们一手紧握毛笔,一手捧着厚厚的纸簿,每当有人高声报功,便运笔如飞,迅速记录下“煊赫门赵老三”、“朝天阁孙五爷”、“天羽门钱镖头”等名字和斩获。

墨汁在粗糙的纸页上晕开,记录着这些草莽汉子用命换来的功勋。

这清晰的记功方式,如同无形的鞭策和诱饵,刺激着每一个帮派武士的神经。

重赏之下,这近四千名江湖草莽爆发出的战斗力,远超严武和郭千里的预料。

严武压力骤减,立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

“盾牌手顶住!长枪手刺!帮派的兄弟,侧翼绞杀!把他们压下去!”他嘶哑着嗓子,声音却充满了力量,指挥着守军与帮派武士协同作战。

城头狭窄的空间里,刀枪并举,血肉横飞,叛军好不容易撕开的缺口被迅速遏制、压缩。

后续爬上城头的叛军,速度明显跟不上被联手斩杀的速度。

郭千里也终于被亲兵拖到相对安全的角落。

“嘶…轻点!”剧痛让他龇牙咧嘴,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衫。

亲兵手忙脚乱地帮他包扎着身上几处深可见骨的伤口。

鲜血染红了绷带,但郭千里看着城头渐渐稳固的防线,眼中那几乎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烧起来,尽管身体虚弱,眼神却亮得惊人。

“我就说,郡王殿下肯定还有安排!”严武一刀劈退眼前的敌人,抹了把溅到脸上的血污,对着不远处的郭千里大声喊道,语气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那位深居简出的年轻郡王裴徽,由衷的、近乎崇拜的钦佩。

这安排太及时了,简直如同神之一手!

郭千里闻言,后怕之余,他那耿直的、炮筒子般的性子又上来了。

他看着自己身上包扎好的伤口,感受着那钻心的疼痛,忍不住带着浓浓的埋怨和劫后余生的委屈,对着空气(主要是对着杨暄等人方向)大声嘟囔道:“杨暄、李屿和王准这三个臭小子!有这等生力军,怎么不早点带上来?害得老子差点就交代在这儿!这身老骨头都差点被拆散了!”

声音虽然因失血和疼痛而虚弱嘶哑,却清晰地穿透了不算远的距离。

正在指挥手下围攻一股顽抗叛军的李屿,耳朵一动,立刻捕捉到了郭千里的抱怨。

他眼神一闪,对身边的头目交代两句,抽身几步就来到了郭千里面前。

李屿抱拳行礼,姿态恭敬,但语气不卑不亢:“郭大将军息怒!非是我等怠慢,实是郡王殿下严令:命我等暗中集结人手,务必隐匿行踪,不得提前暴露半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城头惨烈的战场,声音带着对裴徽的敬畏,“殿下嘱咐,此乃关键时刻方能动用的‘胜负手’,须待叛军以为胜券在握、将精锐主力尽数投入,气焰最盛之时,方可如雷霆出击,一举挫其锋芒!此乃殿下高瞻远瞩之策,非我等敢擅专半分!”

他话语清晰,点明了这神来之笔的援兵背后,是裴徽的运筹帷幄。

郭千里一听“郡王殿下严令”、“胜负手”、“高瞻远瞩”这些词,脸上的那点埋怨和委屈瞬间如同冰雪遇阳,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畏和一丝因刚才失言而产生的尴尬。

他连忙对着空气(仿佛裴徽就在城楼之上俯瞰着这一切)深深拱手,大声道,语气充满了夸张的真诚和谄媚:“啊!原来如此!郡王殿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等安排实乃神来之笔,深谋远虑,高深莫测!卑职愚钝,未能领会殿下深意,方才失言,实在是…实在是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他甚至还下意识地微微躬身,仿佛裴徽真能看见一般。

刚刚走过来的王准和杨暄恰好听到郭千里这番“真情流露”。

王准脚步一顿,杨暄则挑了挑眉。

两人飞快地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诧异和复杂。

这还是他们印象中那个天不怕地不怕、脾气火爆、连顶头上司都敢硬顶的“郭铁头”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个曾经在军议上拍桌子瞪眼,直言不讳的猛将?

看来,从云端跌落尘埃,再从尘埃中被郡王一手提拔,肩负起这长安存亡的重担,经历这大起大落、生死一线的巨大压力,确实让这位耿直的猛将也学会了……审时度势,收敛了锋芒,甚至学会了这种……官场上的圆滑?

两人心中无声地叹息一声,这声感叹,悄然飘散在弥漫着血腥和硝烟的沉重空气里。

然而,战场的天平从来不会长久地倾向于一方!

“不好——!”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单筒望远镜几乎没离开过眼睛的严武,突然失声惊呼,那声音因为极度的惊骇而变了调!他原本因援兵到来而稍缓的脸色,瞬间变得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难看,铁青中透着绝望的灰白。

他几乎是颤抖着将望远镜塞给刚刚包扎好、勉强站起的郭千里,声音凝重得如同灌了铅:“老郭!快看!叛军……叛军又上来了!是重甲!精锐重甲!看那阵势…他娘的,怕不下万人!”

郭千里心头猛地一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急忙举起望远镜望去。

只见叛军那如同巨兽般盘踞的大营辕门再次洞开,一支军容严整到令人窒息的部队,正踏着沉重而统一的步伐,如同移动的钢铁丛林,缓缓开出!

夕阳的余晖洒落,映照在叛军士兵们厚重的铁甲上,反射出冰冷、毫无生机的金属寒光,仿佛一片涌动的钢铁洪流。

他们身材普遍比之前的叛军更加魁梧雄壮,每一步踏下,都让大地发出沉闷的回响。

前排士兵举着几乎能遮蔽全身的巨大塔盾,后面是推动着加固盾车和扛着明显更粗壮、更坚固云梯的士兵。

整个方阵弥漫着一股令人绝望的碾压气势,目标明确地再次压向南城墙!

那沉重的脚步声汇聚在一起,如同催命的战鼓,隐隐盖过了城头激烈的厮杀声,敲打在每一个守城将士的心头。

城头上,刚刚因援军到来而士气大振的近四千名帮派武士,虽然武艺高强、凶悍异常,但毕竟不是铁打的金刚。

经过一番激烈搏杀,不少人已经挂了彩,鲜血染红了他们的衣衫。

此刻,江湖草莽的弱点暴露无遗:一旦受伤,剧痛和保全自身的本能立刻占据了上风。

不少人咬着牙,捂着伤口,开始不由自主地向战斗核心区域外退去,寻找相对安全的角落进行包扎处理。

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持续作战能力,与那些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轻伤不下火线、甚至死战不退的正规军相比,差距立显。

原本如虹的气势,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迅速萎靡下来。

此刻,面对叛军这支养精蓄锐、武装到牙齿的生力军——上万重甲精锐的加入,城头刚刚稳固的防线,压力陡然倍增!

如同脆弱的堤坝,再次面临滔天巨浪的冲击!

没过多久,沉重的撞击声接连响起!

叛军加固的新制云梯,再次如同附骨之疽般,重重地靠上了饱经摧残的城墙!

那些铁甲叛军,顶着城头因为人手不足而变得稀疏的箭矢和滚木礌石,如同披着重壳的巨蚁,沉默而顽强地向上攀爬,厚重的甲叶摩擦着梯子,发出刺耳的“咯吱”声。

城头各处,那些原本被帮派武士和守军压制住的叛军残兵,看到下方汹涌而来的铁甲洪流,如同被打了一针强心剂,绝望瞬间转化为疯狂!

他们爆发出野兽般的嚎叫,不顾一切地再次疯狂反扑!

守军和帮派武士组成的防线顿时险象环生,被突破的点如同瘟疫般再次增多!

涌上城头的铁甲叛军,数量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

冰冷的黑色铁甲在城头逐渐连成一片,如同不断蔓延的死亡阴影,守军的阵地被再次无情地压缩、切割!

郭千里和严武的心,再次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提到了嗓子眼!

刚刚燃起不久的希望之火,被这冰冷的铁甲洪流瞬间浇灭,沉重的阴霾比之前更加浓重地笼罩下来!

四千武士已显疲态,伤痕累累;守军更是强弩之末,全靠意志支撑。

这血肉之躯,如何抵挡这上万钢铁怪兽的冲击?

就在这山穷水尽、万念俱灰,连郭千里和严武眼中都几乎要溢出绝望泪水的千钧一发之际——

城头连接马道的石阶处,再次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异常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冰冷的、训练有素的韵律感,与帮派武士的杂乱喧嚣截然不同!

只见一身玄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的丁娘,面容冷峻如万年寒冰,眼神锐利如刀锋出鞘,正率领着五百名同样装束、气息沉凝、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良人,如同从地狱归来的幽灵,迅捷而无声地登上了城头!

他们每人背上都挎着一张造型奇特、弓臂明显比军中制式长弓更粗壮、弧度更大的黑色强弓,腰间箭壶里插着的箭矢也与寻常不同,箭杆更粗,箭头处似乎用油布和麻绳紧紧绑缚着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鼓鼓囊囊的黑色包裹。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