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659章 “自娱自乐”的太子李琮

潼关以西,有一处无名山谷。

暮春时节,雨丝绵绵,如牛毛般细密,如细丝般轻柔,仿佛没有尽头。

这片幽深的山谷,被这无尽的雨丝笼罩,宛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汽薄纱。

远山近岭,都隐匿在那淡青色的雨雾之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被洇湿的水墨长卷,充满了诗意与画意。

参天的古木,枝叶繁茂,在风雨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宛如低沉的叹息,诉说着这片土地所经历的战乱与悲凉。

偶尔,有受惊的鸟雀,扑棱着翅膀,发出尖锐的鸣叫,如离弦之箭一般,冲破雨幕,直直地射向那灰暗低垂的天空。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在这静谧的山谷中显得格外突兀,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与不安。

山谷深处,几块巨大的岩石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雨凹地。

而此时此刻,大唐帝国的储君——太子李琮,却正蜷缩在这个凹地之中,形容狼狈不堪。

他的脸上,纵横交错着数道狰狞可怖的疤痕,在这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愈发触目惊心。

这些疤痕,仿佛是他人生苦难的见证,诉说着他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而他身上那件曾经象征着天潢贵胄身份的华服,如今也早已污损不堪,沾满了泥泞和草屑,失去了往日的光鲜亮丽。

雨水带来的寒气如同一股冰冷的细流,悄然渗透进他的衣物,让他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的目光空洞无物,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茫然地望着眼前那迷蒙的雨帘。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忧虑和恐惧,如同被狂风卷起的海浪,不断冲击着他脆弱的心理防线。

潼关城破的那一天,仿佛是一场噩梦,至今仍历历在目。

若非身边幕僚罗晓宁当机立断,在城防崩溃前的一刹那,迅速带领数百名行动迅捷如鬼魅的“不良人”,将他像提线木偶一样强行带离那危险的境地,恐怕他早已命丧乱军之中,甚至比鲜于仲通逃得还要快。

然而,这所谓的“救命之恩”背后,却让他感到一种比死亡更可怕的寒意——他这个堂堂太子,似乎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裹挟着,不由自主地走向一个充满未知的深渊。

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

它来自何处?

又将把他带往何方?

无数个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殿下,该换药了。”一个苍老而带着无限恭敬的声音,突然在他耳畔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缓缓转过头,只见贴身太监边令诚正佝偻着瘦小的身躯,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青瓷小药罐,仿佛那里面装着的不是普通的药物,而是稀世珍宝一般。

边令诚蹑手蹑脚地靠近他,满脸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疲惫,那双浑浊的眼睛则时刻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李琮缓缓地睁开双眼,仿佛沉睡了很久一般。

他的目光并没有像常人那样直接落在边令诚身上,而是穿过了细密的雨幕,直直地投向远处那片林间若隐若现的黑色身影。

那是一群身着黑衣的人,他们名义上是保护太子李琮的侍卫,但实际上却是在严密地监视着他。

这些不良人岗哨就如同融入林间的幽魂一般,悄无声息地移动着,他们那冰冷的视线时不时地扫过李琮所在的岩石,仿佛他是一个随时可能逃脱的囚犯。

李琮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几乎难以察觉,但却牵动了他脸上那道狰狞的疤痕,使得他原本就有些苍白的面容显得更加扭曲和苦涩。

“保护?”李琮心中暗自冷笑,“恐怕用‘看守’这个词更为贴切吧。”

边令诚并没有察觉到李琮的异样,他熟练地解开了李琮手臂上沾着血污的布条,露出了下面那道不算深却已经红肿发炎的伤口。

边令诚小心翼翼地将散发着苦涩草药味的药膏涂抹在伤口上,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致,生怕会给李琮带来更多的痛苦。

当药膏接触到伤口的瞬间,李琮感觉到一阵清凉传来,稍稍驱散了一些寒意带来的不适。

“令诚啊,”李琮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就像是被砂纸磨过一般,“你说这雨……何时才能停歇呢?”

李琮的问题如同他那漂泊无定的命运一般,既像是在问天,又仿佛是在问自己。

边令诚并没有立刻回答,他先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李琮喝下了一碗温热的、同样苦涩的汤药,以驱散那侵入身体的风寒。

待李琮眉头微皱,艰难地咽下那苦涩的药汁后,边令诚这才开始收拾起药碗来。

他的动作轻柔而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同时,他那警惕的目光还在不断地扫视着四周,仿佛周围隐藏着什么危险似的。

终于,边令诚将药碗收拾好,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他稍稍松了口气,然后将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耳语一般,对李琮说道:“殿下,老奴看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了啦。就像……就像那罗先生说的话一样,也是云山雾罩的,让人实在难以琢磨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边令诚顿了顿,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声音又低了几分,几乎是用气声说道:“老奴总觉得……如今的罗先生身上透着一股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邪性,让人心里直发毛啊。”

李琮那布满疤痕的眼角猛地一跳,仿佛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一般。

然而,这道锐利如刀锋的光芒仅仅在他眼中一闪而过,紧接着便被他那惯常的木然所取代,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觉。

李琮放在膝上的手指,看似随意地搭在那里,但实际上却在无意识地用力摩挲着腰间悬挂的那枚温润玉佩。

这玉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它是他生母惠妃留下的唯一念想。

每当他抚摸着这玉佩,仿佛就能感受到母亲曾经给予他的温暖和勇气,那是一种早已逝去的感觉,但却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

就在这时,李琮突然开口问道:“罗先生……去探听消息,去了多久了?”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其中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试探。

边令诚正在收拾药碗,听到李琮的问题,他的动作骤然一顿,手中的瓷碗边缘磕碰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

他脸上露出惊惶之色,连忙回答道:“回殿下,已有两个时辰了!老奴……老奴方才隐约瞧见几个不良人骑着快马,浑身湿透地奔了回来,神色仓皇得很,像是……像是潼关那边又出了天大的变故。”

李琮听完边令诚的话,沉默了下来,四周只剩下雨打树叶的沙沙声。

这沉默仿佛持续了很久,让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

忽然,李琮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猛地伸出那只未受伤的手,一把抓住了边令诚枯瘦的手腕。

他的力道之大,让老太监痛得差点叫出声来,但他还是死死忍住了。

“令诚……”李琮的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边令诚那浑浊的眼睛,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一般。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剩下气音,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边令诚被李琮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和问话吓得浑身一颤,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原本就有些浑浊的眼睛此刻更是被恐惧所笼罩,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回……回殿下,自您开府建衙那年起,老奴这条贱命就是殿下的了,至今整整十五载春秋……当年若非殿下在掖庭局救下老奴这条贱命,老奴早就……”

边令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那颤抖的语调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不安。

“殿下……”边令诚深吸一口气,似乎是下定了决心。

他借着李琮抓着他手腕的姿势,将身体更凑近些,嘴唇几乎贴在李琮的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微不可闻的气声说道:“奴婢……奴婢觉着不对劲!罗先生和那些不良人……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之间打手势、递眼神,默契得很,根本不像是临时拼凑的保护队伍……”

说到这里,边令诚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然后他压低了声音,仿佛害怕被人偷听似的,继续说道:“倒像是……倒像是一伙的!奴婢担心……罗先生恐怕早就不是殿下的人了,他……他已经是裴徽的人了!”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李琮的耳边炸响。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仿佛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几乎要停止跳动。

边令诚的话,将他心中一直以来隐隐的猜测彻底捅破了,让他无法再自欺欺人。

李琮的面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他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他的衣领上。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震惊和恐惧。

然而,边令诚的话却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他不禁想起了罗晓宁的种种表现,那些原本被他忽略或者故意视而不见的细节,此刻都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潼关城破时,罗晓宁“忠心护主”,却让他忠心的护卫们“意外”死伤殆尽。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前日,明明有机会绕路尽快返回长安,罗晓宁却以“叛军游骑遍布”、“道路泥泞难行”、“需等更确切消息”等种种借口,硬是将他困在这荒山野岭三天!

这分明是拖延!是囚禁!

李琮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遏制的愤怒,他的拳头紧紧握起,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他怎么能如此愚蠢,竟然一直被罗晓宁蒙在鼓里!

然而,愤怒过后,更多的是绝望和无助。

他深知,自己如今已是孤家寡人,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他的那些亲信和幕僚,恐怕也早已被罗晓宁收买或者控制。

在这一刻,李琮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也不知道自己还能相信谁。

身边除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监,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如果此时反抗,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不仅如此,还会让自己死得更快、更无声无息!

边令诚见李琮没有斥责自己,心中稍安,胆子也更大了一些,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继续低语道:“殿下!如今外面都在疯传裴徽是圣人与虢国夫人的私生子!这消息虽然荒诞不经,但却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顿了一下,偷瞄了一眼李琮的脸色,见他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便接着说道:“虽说在太平年月,一个私生子绝无可能撼动储位,但如今的局势却大不相同啊。”

边令诚的声音愈发低沉,仿佛害怕被人偷听去一般:“如今叛军如狼似虎,眼看就要合围长安!圣人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殿下您又身陷此地,无法脱身……那裴徽恰好力挽狂澜,解了长安之围……到那时,他手握重兵,又有‘皇子’名分,再加上那些居心叵测之人的拥戴……他……他未必就不能问鼎那九五至尊之位啊!”

最后一句话,边令诚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似乎对这种可能性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李琮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显然被边令诚的话震惊到了。

边令诚这看似愚忠的担忧,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让他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一个之前未曾细想、或者说不敢深想的可能性,清晰地在李琮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裴徽留本宫一命,并非仁慈,而是大有用处!”

“父皇只是逃往蜀地,并未驾崩。”

“裴徽即便坐实了皇子身份,此刻称帝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必遭天下唾弃,成为众矢之的。”

“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过渡!”

“而本宫这个正牌太子,就是最好的傀儡!”

“他定是想先扶持本宫登基,以太子继位,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待他掌控全局,根基稳固,再逼本宫‘禅让’于他!”

“呵,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翻版!裴徽,你打的好算盘!”

李琮脑中念头飞转。

“然而……这未必不是本宫的机会!”

“只要本宫能回到长安,登上那个位置,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局面就大不相同!”

“裴徽树敌众多,关陇门阀、山东士族、七宗五姓,还有那些忠于李唐的勋贵老臣,岂会甘心被他一个‘私生子’凌驾?”

“这些人就是我的刀!只要能熬过最初的傀儡阶段,暗中联络,分化瓦解……未必不能绝地翻盘,将这野心勃勃的裴徽反噬!”

就在李琮心中电光石火般盘算,绝望中滋生出一线疯狂野望之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林间小径上,一个青色的身影正快步而来,步履轻捷,踏在泥泞小路上竟几无声息——正是罗晓宁!

“闭嘴!”李琮猛地甩开边令诚的手,声音带着一丝惊怒的嘶哑,低声呵斥。

脸上的疤痕因这激烈的情绪而显得更加扭曲可怖。

边令诚如遭雷击,“噗通”一声跪倒在冰冷的泥水里,浑身筛糠般抖个不停,再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李琮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脸上的表情恢复成之前的麻木和忧虑,目光转向来人。

罗晓宁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清癯,一袭青袍已被雨水和泥浆打湿大半,衣摆下缘还被荆棘划破了几道口子,靴子上更是沾满了新鲜的黄泥,显然刚刚经过长途跋涉。

他狭长的眼睛微微眯着,即使在雨中,也给人一种深沉难测的感觉。

“罗先生辛苦了。”李琮挤出一丝极其勉强的、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带着刻意的虚弱,“本宫见有新的不良人弟兄冒雨赶来,神色匆忙,可是潼关那边……有了确切的消息?”

他刻意强调了“确切”二字,带着试探。

罗晓宁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边令诚,对着李琮恭敬地躬身行礼,态度无可挑剔:“卑职正要向殿下禀报。”

他顿了顿,竟出乎意料地说道:“边公公也是殿下心腹,不妨一同听听,此事……关系重大,涉及国运。”

边令诚低着头,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

“说吧。”李琮挺直了些腰背,尽管脸上疤痕让他难以做出什么表情,但边令诚仍能清晰地感觉到,太子殿下整个身体都绷紧了,像一张拉满的弓。

罗晓宁面色沉静如水,语气平稳,却吐出令人心胆俱裂的消息:“殿下,据最新探报,叛酋安庆绪、田乾真、高尚三人手段极其酷烈,仅用三日,便将投降的六万多官军强行打散、整编完毕,化为己用。”

“安庆绪已于前日在潼关登基为帝,任命田乾真为大将军、高尚为宰相。”

“然后,安庆绪留下悍将率三万精锐镇守潼关天险,和田乾真亲率十万虎狼之师,昼夜兼程,直扑长安而来!其前锋游骑已近灞桥,最迟明日……长安城便将被重重围困,水泄不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琮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十万虎狼”、“明日围城”这样的字眼,脸色还是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嘴唇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

然而,当想到他的父皇李隆基面对叛军围城时,是何等惶恐狼狈时,一股扭曲的快意竟不合时宜地从心底最阴暗的角落滋生出来。

他强压着这股复杂的情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幸灾乐祸?

“那……长安城内呢?圣人和朝廷……可有应对之策?”他迫切想知道那个高高在上的父皇是如何应对这灭顶之灾的。

罗晓宁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冷笑,声音里充满了鄙夷:“应对?杨国忠那奸佞之徒,除了蛊惑圣人逃跑,还能有何良策?据报,圣人已带领杨国忠,在龙武大将军李光斯统领的近万龙武军和三万新军的护送下,弃长安百万臣民于不顾,已于昨夜……仓皇西逃,奔蜀地去了!”

“什么?!”李琮如遭五雷轰顶,猛地从岩石上站了起来,动作之大牵动了伤口也浑然不觉,一脸的惊愕、茫然,随即是巨大的荒谬感!

那个在他心中如同神只、威严不可侵犯的父皇,那个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圣人天子……竟然……竟然真的如此怯懦不堪,像一个吓破了胆的富家翁,丢下祖宗的基业和满城的子民,只顾自己逃命去了?

这简直颠覆了他对父皇的所有认知!

“不可能……父皇……父皇怎会……如此……”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仿佛在说服自己,但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疯狂呐喊:看吧!这就是你敬畏如神的父皇!一个自私懦弱的逃兵!

李琮猛地转过身,不顾伤痛和雨水,目光死死投向长安城的方向。

脸上的疤痕在昏暗的雨幕中显得更加狰狞可怖,如同地狱爬出的恶鬼。

这一刻,抛弃、怨恨、屈辱、以及对那个至高无上空位的极度渴望,在他心中疯狂交织、燃烧!

边令诚也被这消息震得魂飞魄散,但看到太子失魂落魄又隐含疯狂的样子,作为忠仆的本能让他鼓起最后一丝勇气,跪行上前,声音颤抖却带着孤注一掷的煽动:“殿下!殿下!此乃天赐良机啊!圣人……圣人弃国而走,长安无主!殿下乃国之储贰,名正言顺!若能抢在叛军合围之前进入长安,登高一呼,以储君之尊号令天下藩镇勤王,必能凝聚人心,力挽狂澜!此乃再造大唐之不世之功啊!殿下!”

“没错!!”李琮被边令诚的话瞬间点燃了心中那团名为野心的火焰,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的浮木,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嘶哑:“本宫要立刻回长安!立刻!备马!本宫要以储君之身,坐镇长安,主持大局,号令天下兵马勤王!护我大唐江山社稷!”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身披龙袍,接受万民朝拜的景象。

“晚了。”罗晓宁冰冷的声音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轻易地刺破了李琮刚刚升腾起的狂热泡沫。

他站在原地,甚至没有上前阻拦的动作,只是用一种近乎怜悯的眼神看着激动失态的太子。

“从此地到长安,山高林密,道路泥泞难行,纵使快马加鞭,至少也需三日脚程。”

“而安庆绪的十万大军,明日便会如铁桶般围住长安。殿下此刻前往,与自投罗网、自寻死路何异?”

罗晓宁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扎进李琮的心窝。

李琮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踉跄一步,重重跌坐回冰冷的岩石上,脸色瞬间变得灰败如死人。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罗晓宁这三天找尽借口滞留此地,就是为了等这一刻!

等长安成为孤城,等自己失去任何“抢先”的机会!

裴徽……好深的心机!

李琮心中豁然开朗,却又陷入更深的绝望和算计。

“原来如此!父皇只是逃了,还没死!裴徽即便想当皇帝,此刻也名不正言不顺。”

“他需要本宫这个正牌太子作为他登基的跳板!”

“他留本宫一命,不是仁慈,是要把本宫推上皇位,做一个任他摆布的傀儡!”

“等本宫‘禅让’给他时,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好毒的计策!”

“但……只要本宫能坐上那个位置!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局面就不同了!”

“裴徽,你以为你能一手遮天?你树敌太多!关陇门阀、山东豪族、七宗五姓门阀,还有那些忠于李唐的老臣宿将,哪一个不是你的眼中钉肉中刺?”

“哪一个不是可以利用的力量?只要我能熬过最初那段时间,暗中联络,未必不能……”

“罗先生……”李琮的声音带着一种认命般的沙哑,他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疯狂闪烁的算计光芒,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颓丧而无奈,“那……依先生之见,本宫……本宫如今该何去何从?难道就在此……坐以待毙不成?”

他刻意流露出一种走投无路的绝望感。

罗晓宁看着李琮颓然的样子,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殿下何出此言?卑职等拼死护卫殿下至此,岂能让殿下坐以待毙?自然是要……护送殿下即刻前往长安!”

“什么?!”李琮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错愕和难以置信!

这与他刚刚推演的剧本完全不同!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