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644章 杨贵妃和李隆基、杨国忠的不同反应

杨贵妃此刻正懒洋洋地斜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翻阅着从天工美食城送来的报纸,不时地打个哈欠,似乎对这世间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就在这时,张云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急匆匆地跑进殿中。

她甚至顾不上向杨贵妃行礼,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贵妃面前,满脸喜色地禀报道:“娘娘,裴郎那边有新消息啦!”

杨贵妃闻言,原本慵懒的神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如触电般猛地站起身来,身上的缠枝纹披帛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轻盈地滑落在地。

贵妃赤着脚,如同疾风一般飞奔到窗前,急切地向外张望。

远处的兴庆宫灯火通明,仿佛被点亮了一般,隐约间还传来了阵阵钟鼓齐鸣之声,仿佛在为这场胜利而欢呼雀跃。

“真的吗?”杨贵妃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千真万确!”张云容兴奋地回答道,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裴郎的三万大军犹如天兵天将一般,在洛阳东二百里处无名大峡谷中,以少胜多,大败史思明的四万大军!”

杨贵妃一听,心中的喜悦之情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喷涌而出,她的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绚烂的笑容,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太好了,太好了!这一下裴郎终于在叛军后方站稳脚跟了!我之前和三姐都一直担心他在叛军后面摊子铺得太大,会被叛军反杀了回去呢。”

然而,就在杨贵妃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张云容却突然板起了脸,一脸严肃地说道:“娘娘莫要高兴得太早。”

杨贵妃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她的脸色也随之变得阴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忧心忡忡地问道:“可是有什么坏消息吗?”

张云容见状,却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声如同春花绽放一般,清脆悦耳。

她嬉笑着说道:“娘娘不要担心啦,还有更大的好消息呢!奴婢不让娘娘高兴得太早,是想让娘娘一次性高兴个够嘛。”

杨贵妃一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下来。

她的玉手如同灵蛇一般迅速伸出,一把抓住了张云容的胸脯,然后故作凶悍地娇嗔道:“你这小蹄子,还不快把好消息说来,否则本宫定要将你这小丫头的衣服扒光,让你好好出出丑!”

张云容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调皮的笑容,她那娇小的身躯如同泥鳅一般灵活,敏捷地向后一缩,轻而易举地避开了杨贵妃的“魔掌”。

待身形站稳后,张云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好叫娘娘知道,裴郎已经成功攻克了洛阳城,并且将那安禄山斩杀于马下。”

“什么!”杨贵妃闻言,顿时大吃一惊,她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然而,仅仅是一瞬间,她的脸上又浮现出欣喜若狂的笑容,但这笑容中却夹杂着些许狐疑之色。

“你莫要诓本娘娘开心。”杨贵妃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怀疑,她紧紧地盯着张云容,似乎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出一丝端倪。

张云容见状,连忙收敛了笑容,一脸肃穆地站在原地,宛如一位忠诚的臣子。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朗声道:“此事千真万确,绝无半点虚假。裴郎已经派遣报功信使以八百里加急之速进入长安城,那三名信使一入长安城,便扯开嗓子大声报功,此时信使已经进入了兴庆宫,圣上和杨相正在接见呢。”

“太好了!”杨贵妃听到这里,兴奋得如同孩子一般,她的面庞如同盛开的桃花一般娇艳欲滴,喜不自禁地说道:“如此一来,这场叛乱怕是很快就要被平定了。”

张云容却突然面色一沉,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忧心忡忡地说道:“只是奴婢听闻那鲜于仲通乃是个草包,潼关城怕是要守不住了。那安庆绪尚有十万叛军精锐,如此一来,只怕等不到裴郎的大军打到潼关,安庆绪便会攻破潼关,杀入关中啊!”

杨贵妃一听,那原本绝美如仙的容颜上顿时又浮现出一丝忧愁。

她黛眉微皱,一双美眸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张云容见状,连忙宽慰道:“好在那胡猪已死,再无人敢妄言献上娘娘以退叛军了。”

“哼!”杨贵妃猛地转过头来,柳眉倒竖,美眸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我家少年郎如今手握重兵,谁敢逼迫我,本娘娘定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尽管嘴上如此强硬,杨贵妃心中却暗自埋怨起李隆基来。

前些日子,一些官员和权贵竟敢大放厥词,扬言要将她献给安禄山以退叛军。

她本以为李隆基会龙颜大怒,立刻斩杀几人,好让所有人闭嘴。

可谁知,李隆基竟然对此无动于衷,这让杨贵妃倍感失望和委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李隆基竟然选择了装作没有听到,完全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去阻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时间一天天过去,裴徽在叛军的后方逐渐聚集了数万人马,连续夺取了九郡以及太原、真定等地,其势力愈发强大。

而那些原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的人们,此刻也都因为害怕而不敢再胡乱嚼舌根了。

这时,云容正准备前往虢国夫人的府邸道贺,却突然注意到自己的主子脸色微微有些阴沉。

她顺着主子的目光看去,只见远处的大明宫玄武门处,一队执金吾正凶神恶煞般地押着几个看起来像是文官的人,正朝着大理寺的方向走去。

“那是……太子舍人杜良娣的父亲。”张云容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说道,似乎生怕被别人听到,“今天早上有人告发他私通叛军……”

杨贵妃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讥讽和憎恶之色,她冷哼一声道:“恐怕又是杨国忠那个奸贼在背后暗中指使他人所为吧。他整天就知道揣测圣上的心思,妄图效仿当年李林甫的手段,通过打压太子来巩固自己的圣宠。”

……

……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内,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楼内的装饰华丽无比,雕梁画栋,金碧交辉。

李隆基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威严赫赫。

信使匆匆而入,跪地禀报:“启禀圣上,安禄山已被击毙,其尸首已被裴帅派人送往长安。”

李隆基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即便爆发出一阵狂笑。

那笑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直上九天。

他腰间蹀躞带上的金粟玉也随着笑声叮当作响,清脆悦耳,惊得檐下铜铃与之共鸣,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朕早说过!”李隆基一脸威严,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那胡猪终究是胡猪,也妄想学曹操?”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楼内回荡,令人不敢直视。

信使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启禀圣人,裴帅已经命人将安禄山的尸首送往长安。”

“好……好好,太好了。”李隆基兴奋得浑身颤抖,犹如风中残叶,“裴徽真是朕的肱骨福星啊。”

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仿佛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

“朕早就知道。”李隆基欣喜过后,脸上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色,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那安禄山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岂能与朕相抗衡?”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骄傲,让人不禁为之折服。

顿了一下,李隆基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但随即又提高了音量,一脸快意地说道:“那胡猪真是痴心妄想啊!他竟敢冒犯朕的天威,简直是不知死活!先是遭受天谴,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最后还被朕的爱臣义子所杀,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得意和满足,仿佛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味着刚才说的话,然后继续说道:“朕是圣人,是天下之主,是九五至尊!谁要是敢觊觎朕的皇位,那就是自寻死路!”

说到最后,李隆基的脸上充满了自信,一股强大的帝王之气如汹涌的波涛般从御榻上喷涌而出。

他的目光威严而锐利,扫视着周围的众人,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此时此刻,随着安禄山的被杀,李隆基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根本无需担忧安禄山。

回首往昔,安禄山举兵造反之后,他所采取的一切应对措施都堪称完美,犹如神来之笔。

比如,若不是他当时当机立断派裴徽出去督战洛阳,裴徽又怎能有机会在叛军后方召集数万义军,如神兵天降般断了叛军后路,进而攻下洛阳,手刃安禄山呢?

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决策是多么英明,他的智慧和谋略是多么高深莫测。

再比如,如果不是他果断决策,及时下达命令让哥舒翰、高仙芝、韩休琳去牵制契丹人和吐蕃人,那么局势恐怕早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无法控制了。

又比如,如果不是他有远见卓识,同意太子李琮前往潼关督战,使得守军士气高昂,潼关又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呢?

总而言之,李隆基回首过去,如今这一片大好的局势,无一不是他精心谋划、决胜千里以及慧眼识人的结果。

而胜利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李隆基从来都没有把那些杂胡放在眼里,安禄山的死,更是再次证明了他李隆基是空前绝后的第一明君,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圣人。

然而,站在一旁的杨国忠却是心情复杂,喜忧参半。

他高兴的是,安禄山这只恶狼终于死了,再也不能对大唐造成威胁了。

但他担忧的是,裴徽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势力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等到他班师回朝的时候,肯定会来找自己清算之前的刺杀之仇,到那时可就麻烦大了。

因此,他的目光显得有些游移不定,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稍作停顿后,他终于下定决心,用一种低沉而严肃的语气对信使说道:“你家裴帅的大军究竟何时才能像天兵天将一样迅速抵达潼关城,为潼关解困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隆基一听这话,原本脸上的喜色立刻像潮水一般迅速退去了大半。

他眉头微皱,面露忧虑之色,随声附和道:“确实如此啊!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那安庆绪的十万叛军一直猛烈地攻击着潼关。如果潼关守不住,让这些叛军无人之境一样长驱直入关中地区,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啊!”

这位信使是杜黄裳经过千挑万选才确定下来的,在来之前,杜黄裳和严庄更是对他进行了反复的叮嘱和教导。

所以,当听到李隆基的询问后,他立刻摆出一副如临刑场般悲壮的模样,回答道:“回禀圣人!裴帅率领大军虽然成功攻克了洛阳,但这场胜利实在是惨胜啊!三万大军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不到五千人了。”

“而且,裴帅自己也身负重伤,目前只能在洛阳暂且休整,死守洛阳,吸引安庆绪派遣大军前来攻打洛阳,以此来缓解潼关的压力。”

“但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他实在是没有能力再发兵潼关,与叛军展开野战了。”

李隆基闻此,心中猛地一沉,仿佛被重锤狠狠地敲了一下,面色瞬间变得如寒霜般冷峻,他忧心忡忡地叹息道:“如今这局势,实在是让人忧心啊!也唯有寄希望于那安庆绪派大军找裴徽给安禄山报仇,攻打洛阳,如此一来,或许还能让鲜于仲通的压力稍稍减轻一些。”

正当李隆基为此事焦虑不已时,杨国忠突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陛下,洛阳与潼关相比,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啊!依微臣之见,恳请陛下速速颁下圣旨,命裴徽率领其麾下所有将士,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潼关,与鲜于仲通合力镇守潼关,如此方可保潼关无虞啊!”

李隆基听了杨国忠的话,想都没想,便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杨爱卿所言极是!”

紧接着,他当机立断,立刻对身旁的高力士下令道:“快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之速将朕的圣旨传给裴徽,让他统率所有人马,一刻也不得停歇,马不停蹄地奔赴潼关,与鲜于仲通一同对安庆绪发动攻击,务必守住潼关!”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