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522章 郭子仪的战术敏锐性

第522章 郭子仪的战术敏锐性

“狗娘养的郭子仪,他娘的怎么会如此敏锐!”安守忠站在高坡之上,眼睛死死地盯着两翼的战场,看着己方战线下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气得浑身颤抖,咬牙切齿地大骂起来,那模样仿佛要把郭子仪生吞活剥了一般。

他的双手紧紧地攥成拳头,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过度而泛出了青白之色,脖子上的青筋也根根暴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安守忠脸上原本那兴奋和自得的神情就像被一阵狂风席卷而过的浮云,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看到极点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回想起之前的部署,为了引诱河西边军上钩,他可是毫不犹豫地牺牲了一千多中军人马。

他本以为付出这些不小的代价,就能引诱河西边军那一千重骑兵和两千多轻骑兵进入包围圈,然后集中己方的优势兵力,像饿狼扑食一样迅速将这三千多河西边军给吃得干干净净。

特别是那一千重骑兵在野战冲锋之下,始终是一个隐患。

想象中,己方的士兵如猛虎下山,将河西边军冲得七零八落,然后轻松地收割着他们的性命。

可现实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

当己方军队咬上去之后,才惊恐地发现,这三千多河西边军分明是一块硬骨头,一时半会竟然根本咬不碎。更别提直接将他们吞下肚子了。

此时,整个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

双方的士兵们在这片血腥的土地上疯狂地厮杀着,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四处飞溅。

安守忠这边,虽然在兵力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河西边军的顽强抵抗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河西边军呢,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他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死死地坚守着阵地。

所以,如今整个战场上,双方算是各占优势,也各有劣势,就像两头势均力敌的猛兽,在这片战场上僵持不下,谁也无法轻易地战胜对方。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郭子仪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身披一件黑色的披风,在山坡的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仿佛能看穿战场上的一切迷雾。

他静静地观察着战场的局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说实话,如今浓烟弥漫,整个战场都被这厚重的烟雾所笼罩,能见度极低,这可真是非常适合郭襄阳他们进行斩首行动啊。”最后,郭子仪一脸期待地对身旁的杜黄裳说道。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郭襄阳等人在烟雾中如鬼魅般穿梭,直捣安守忠大本营的场景。

杜黄裳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同的光芒。

他深知郭襄阳的能力,此人武艺高强,胆识过人,在这种烟雾弥漫的环境下,正是他发挥特长的绝佳时机。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郭襄阳带领着一群精锐之士,趁着烟雾的掩护,悄悄地接近安守忠,然后如雷霆般发起攻击,将安守忠一举擒获的画面。

“郭帅所言极是,郭将军应该不负所望。”杜黄裳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浓烟笼罩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郭襄阳等人能够给安守忠一个致命的打击,从而彻底扭转这场战争的局势。

“裴帅送来的这千里眼真是好东西啊!”郭子仪一脸稀罕地将那造型奇特的望远镜紧紧抱在怀中,眼睛里满是喜爱与赞叹。

这望远镜可不简单,筒身由精美的黄铜打造而成,上面雕刻着细腻的纹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光芒,目镜和物镜的镜片清澈透明,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奥秘。

回想起刚才那紧张激烈的战场,郭子仪的心中仍有些许激动。

在那弥漫着硝烟与尘土的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

而他能够在第一时间直接集中全力去攻打叛军两翼,全仰仗这神奇的望远镜。

当时他通过望远镜清楚地看到了叛军两翼人马正往后方中间抽走了不少。

这要是没有望远镜的帮助,在这混乱不堪的战场上,到处都是飞扬的尘土和弥漫的烟雾,他根本看不清楚远处叛军的动向。

就算他站在高处,也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人影和混乱的厮杀场景。

而有了这望远镜,就如同给了他一双能够穿透迷雾的眼睛,让他能够洞察敌人的一举一动。

当然,若不是郭子仪行事果断,且战术目光敏锐,即使有望远镜相助,也没有魄力和能力直接舍弃中军前锋,全力攻打叛军两翼。

在正常情况下,当看到先锋的一千重骑兵和两千多轻骑兵陷入困境时,按照常规的战术思维,郭子仪这边会是集中兵力去救援先锋部队。

毕竟,那些骑兵都是军中的精锐,特别是那一千重骑兵耗费了巨资养到现在,是能够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郭子仪考虑到此时战场的情况却十分复杂。

战场上弥漫着浓浓的烟雾,那是叛军故意点燃的柴草所产生的,烟雾随风飘散,将整个战场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这使得救援的方向变得难以确定,士兵们在烟雾中很难找到准确的路线,救援的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叛军两翼很有可能会趁着救援部队行动迟缓的时候,从侧面冲杀上来,进行偷袭。

一旦遭受这样的偷袭,救援部队很可能会陷入混乱,甚至会导致整个战局的恶化。

所以,郭子仪并没有被这些常规的思维所束缚,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和决策。

他深知,在战场上,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当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叛军两翼兵力空虚的情况后,他便立刻大胆的决定舍弃中军前锋,全力攻打叛军两翼。

这个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因为一旦失败,先锋部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而自己的军队也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而叛军显然没有料到郭子仪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最让安守忠感到如坐针毡般难受的是,眼前这战局的发展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叛军已经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那一千重骑兵和两千多轻骑兵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叛军如饿狼扑食般,挥舞着手中的利刃,狠狠地朝着河西边军砍杀过去,不断有河西边军士兵在这凶猛的攻势下倒下,鲜血汩汩地流淌在干涸的土地上,将地面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然而,尽管叛军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压着河西边军打,可在这看似漫长的短时间内,竟然还没能把对方杀溃,更别奢谈将他们全部杀光了。

在那广袤西北的河西大地上,河西边军常年肩负着守护边疆的重任。

这里,与吐蕃人盘踞的山地接壤,战火时常在这里点燃。

河西边军的骑兵们,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骑兵。

由于他们常常需要深入山地与吐蕃人展开激烈厮杀,在那崎岖的山地环境中,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往往难以充分施展,更多的时候需要像步兵一样灵活作战。

所以,长久以来,他们每一个骑兵首先都是合格的步兵,具备着步兵扎实的战斗技能和坚韧的战斗意志。

此外,裴徽送给郭子仪的两千连发快弩,其中有一千连发快弩就在中军和前军那两千多轻骑兵的手中。

这一千连发快弩,就像是一把隐藏的利刃,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负责统帅前阵的岳天刚,是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将领。

当他突然发现自己中了叛军的计谋——叛军骑兵想要将他带领的骑兵部队包围并歼灭时,并没有慌乱。

他迅速冷静下来,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战斗经验和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很快便找到了应对之策。

他这一声令下,因为之前全力冲锋,战马已经力竭的三千多骑兵纷纷勒住缰绳,翻身下马。

他们动作迅速而整齐,多年的训练让他们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高效的行动。

接下来,他们开始迅速布阵。

以一千名重骑兵居外,这些重骑兵身着厚重的铠甲,犹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

他们手持长枪,枪尖对外闪烁着寒光,布下了步兵对抗骑兵的刺猬战阵。

而两千多轻骑兵下马之后居中列下圆阵,他们手中紧紧握着裴徽支援的一千连发快弩。

这些连发快弩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仿佛在等待着给叛军致命一击。

他们以战马为掩护,迅速组成了一个紧密的步兵圆阵。这些圆阵就像是一个个坚固的堡垒,在战场上稳稳地矗立着。

王忠嗣,这位曾经带领河西边军南征北战的将领,对战场上的纪律要求极为严格。

多年来,在他的严格训练和管理下,河西边军将士已经将服从上官命令深深烙印在心中。

此时此刻,这种战场纪律严明的好处便充分体现了出来。

尽管他们陷入了叛军的包围,人数也处于明显的劣势,但他们没有太多的慌乱和崩溃。

在那一个个步兵圆阵中,士兵们相互配合,重骑兵用长枪抵挡着叛军骑兵的冲击,轻骑兵则不断地拉动连发快弩的扳机,一支支弩箭如雨点般射向叛军。

战场上,喊杀声、马蹄声、弩箭破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烈的战斗乐章。

种种因素之下,叛军想要迅速击溃身陷敌军深处的三千多河西边军人马并不容易。

叛军的骑兵如同一股汹涌的黑色浪潮,奔腾而来。

他们个个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锋利的长刀,眼神中透露出凶狠。

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河西“步军”。

这些河西步军结成了紧密的战阵,重骑兵和健壮的战马如同坚固的城墙,在外围层层防御遮挡,将整个战阵守护得密不透风。

战斗从最开始就陷入了胶着,对于叛军骑兵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要耗时不少的攻击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试图冲破河西步军的防线,但每一次都被那密集的弩箭和坚固的防御挡了回来。

战场上,喊杀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曲惨烈的战歌。

此时,战场上浓烟滚滚。

在这浓烟的干扰下,郭子仪完全看不见他们前军的命运。

他们只能凭借着隐隐约约传来的喊杀声和冲天的火光,去猜测前方战事的惨烈程度。

而同样的叛军两翼人马,也看不清楚他们后方中间的情况。

他们只能听到前方传来的厮杀声,却无法得知中间战场的具体进展。

不过,直到此时,安守忠依然坚定的认为此战的胜利必定属于他们。

他站在高坡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负。

在他看来,最多再有一刻钟的时间,他们便有十足的信心将那一千重骑兵和两千多河西边军杀溃乃至全部歼灭。

他觉得自己的叛军士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在人数和气势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虽然那三千多河西边军的顽强出乎他的预料,但击溃对方只是时间问题。

而他的两翼人马虽然目前落在了下风,但他认为至少也能够坚持半个时辰,才会溃败。

他觉得两翼的士兵们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即使面对河西边军的猛烈攻击,也能够坚守阵地,等待中间战场的胜利消息。

待他们消灭了河西边军这三千多前军,再去支援两翼,到那时,就如同猛虎添翼一般,自然能够扭转整个战场局势,从而赢得这场骑兵大战的最终胜利。

但没过多久,安守忠的自负便荡然无存。

有亲兵骑着快马,从战场的两翼疾驰而来,向他禀报着战况。

“将军,左翼敌军已经往前推进三百步,敌人的弩箭太密集了,陈将军说最多坚持一刻钟左右。”

“将军,右翼也难以抵挡,敌军的攻线太密集了,宋将军说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能会溃败。”

每一次亲兵的禀报,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安守忠的心上。

他的心中越来越着急,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都嵌入了肉里,却浑然不觉。

“不行,中场这边要加快速度,尽快去支援两翼。”他的目光如同一把利剑,穿过弥漫的硝烟,死死地盯着河西边军圆阵中间的岳天刚。

岳天刚是眼前这支河西边军前军的主心骨。

在他的带领下,河西边军士气高昂,防御严密。

安守忠看着岳天刚,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猛地向前跨出一步,指着岳天刚,咬牙切齿地吼道:“射杀他,这些人没了主心骨,便会不攻自破。”

很快,叛军便在安守忠的命令下,精心组织了一百多个神射手。

这些神射手都是叛军之中箭术高超之人,他们手持强弓,搭上利箭,眼神冰冷而专注。

他们悄悄地绕到合适的位置,将目标锁定在了岳天刚身上。

岳天刚身边的亲兵们,个个都是忠诚勇敢之士。

他们紧紧地围在岳天刚身边,用自己的身体为他挡住射来的箭雨。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将那些射向岳天刚的箭纷纷挡落。

岳天刚本人的武功也不弱,他手持长枪,时而拨挡箭矢。

然而,叛军神射手们的箭如同雨点一般,源源不断地射来。在激烈的战斗中,岳天刚终究还是没能完全躲开。

三支利箭狠狠地射中了他的双腿,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战裙。

岳天刚的身体摇晃了一下,但他强忍着剧痛,没有倒下。

他咬着牙,额头上满是汗珠,双腿却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他被亲兵们护在战阵的最中间,跌坐在地。

虽然失去了行动之力,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他大声地呼喊着,指挥着部队继续战斗:“儿郎们,莫要慌乱,坚守阵地,郭将军定会带领人马来救援我们。”

……

……

喜欢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请大家收藏:()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