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民间故事】合集 > 第51章 引魂帕

【民间故事】合集 第51章 引魂帕

作者:太阳下的老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22:20: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简介

我从未想过,祖传的一方旧帕子竟会牵扯出三代人的恩怨情仇。这块绣着并蒂莲的引魂帕,据奶奶说能通阴阳两界,引亡者魂魄归来。那年夏天,当我被迫接下为邻村淹死的姑娘招魂的差事,一步步陷入了一个缠绕生者与死者的迷局。夜半水声、无端湿痕、诡异歌声,每次使用引魂帕都引来更多蹊跷。为查明真相,我不得不揭开被时光掩埋的往事,却发现所有秘密都指向奶奶那段无人知晓的过往。而当引魂帕最后一次展开,归来的不止是冤魂,还有一段令人心惊的宿命轮回……

正文

那块帕子躺在奶奶的红木匣子里已经不知多少年了,白色软缎上绣着半凋的并蒂莲,边缘泛着岁月的微黄,捏在手里凉得像一块冰。奶奶说,这是引魂帕,能通阴阳两界,引亡者魂魄归来。小时候我只当是吓唬孩子的玩笑话,直到那年夏天,邻村张家姑娘投河自尽,我被迫接下这要命的差事,才明白有些传说,碰不得。

七月的风裹着河水的腥气吹过稻田,蛙鸣吵得人心慌。张家派人来时,日头正毒,奶奶病得糊涂,躺在床上只剩一口气。我本要推辞,可那张家人扑通一声跪在院中,磕头如捣蒜。

“求秦婆婆行行好,为我闺女引路归家吧,她死得冤,夜夜来梦里哭诉呢!”张老汉抬起被泪水与汗水糊满的脸,“村里神婆说了,非得您家的引魂帕才能安她的魂。”

我瞥了眼屋内昏睡的奶奶,咬牙应了。不是我心善,是张家许下的银钱够奶奶半年药资,我没得选。

仪式定在头七夜半,地点是姑娘投河的那段老码头。是夜无月,我提着灯笼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田埂上,怀里揣着那方引魂帕,凉意透过衣衫直往皮肉里钻。河面黑得如同墨汁,只在夜风掠过时泛起幽幽鳞光。

按奶奶早年模糊的讲述,我摆好香烛供品,面水而立,展开帕子。软缎在黑暗中竟泛出微弱青光,那对并蒂莲仿佛活了过来,随水声轻轻摇曳。

“张翠儿,归来兮……”我硬着头皮念招魂词,声音抖得不成调。话音未落,一阵邪风陡然卷起,吹熄了灯笼。供台上的蜡烛猛晃几下,拉长又缩短的影子在河岸乱舞。我脊背发凉,听见水面传来异响——咕噜咕噜,像是有人在水下吐气泡。

帕子突然变得冰寒刺骨,我几乎握不住。河中冒起一串水泡,渐渐聚成一个人形轮廓。我吓得魂飞魄散,强撑着念完最后几句,抓起供台上的铜钱向后撒去,头也不回地狂奔回家。

那一夜我蒙着被子抖到天明,总觉得有湿漉漉的脚步声在窗外徘徊。原以为事情就此了结。谁知三天后,张老汉又上门来,这次面色惊恐更甚。

“秦家小子,不对劲啊!”他抓着我的胳膊,手指冰冷,“翠儿是回来了,可、可家里不得安宁!半夜灶房水缸满溢,地上尽是水脚印,还听见姑娘的哭声……神婆说,是魂未安,引路未毕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奶奶从未说过引魂还需后续,只道撒了买路钱,魂归位,事便毕。

“我再加一倍银钱!”张老汉几乎哭出来,“只求您彻底送走她,我家快受不住了!”看在钱的份上,我只好再次答应。是夜再赴河边,却发现供台上有非我所留的祭品——几颗鲜红野果,摆得整整齐齐。

这次我多了个心眼,念完招魂词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躲到不远处的老槐树后。约莫一炷香后,一个佝偻身影蹒跚而至,在河边停下。

那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妪,我从未在村里见过。她对着河水喃喃低语,然后从怀里掏出什么撒入河中。虽然听不真切,但我捕捉到几个词——“冤屈”、“报仇”、“时候未到”。

老妪离去后,我溜到河边查看,惊见岸泥上有几道非人的爪印,细长如鸟爪,却大得异常。更让我心惊的是,空气中残留着一股特殊的香气——与奶奶匣中的引魂帕气味一模一样。

事情越发诡异了。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出那方引魂帕仔细端详,终于在角落发现极小的绣字——“赠秦月娥”,那是我奶奶的闺名。

奶奶仍在昏睡,偶尔清醒片刻也神志不清。我试着问她引魂帕的来历,她只是反复念叨:“帕子通阴阳,亦通恩怨……莫轻易展开,否则旧债新偿,轮回不休……”

次日,我决定去查张家姑娘投河的真相。村里人对此讳莫如深,只道翠儿是因婚事不如意寻了短见。但酒馆老板酒后多舌,告诉我一桩秘闻:翠儿死前曾与村中李姓富户的独子交往甚密,而李家公子在翠儿死后第三天就匆匆离乡了。

我借口买药,去了趟镇上,果然打听到李家公子正在镇上亲戚家“休养”。找到那宅子时,恰逢郎中出门,我偷听到几句——“忧思惊惧之症”、“夜不能寐”、“胡言乱语说什么女鬼索命”。

当夜,我第三次来到河边。不仅为送魂,更为解惑。子时整,我展开引魂帕,这次却换了说辞:“张翠儿,你有何冤屈,不妨道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话音刚落,河面忽起浓雾,雾气中隐约现出女子身形,却并非指向李家方向,而是逆流而上,指向后山!

我跟着雾气指引,竟来到山脚下一处荒废老宅。这宅子我认得,是几十年前一场大火烧剩的废墟,据说曾是一户姓秦的人家……与我同姓。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中荒草齐腰。雾气在院中井边凝聚不散。我凑近井口,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借着灯笼微光,我看见井水下似乎卡着什么东西——一段丝绸衣料,与李公子昨日所穿衣料一模一样。

我脑中轰然炸响,瞬间明白翠儿并非自杀,而李公子恐怕也不是真凶那么简单。

连夜敲开张家门,我逼问翠儿投河前可曾来过这老宅。张老汉起初支吾,最后老泪纵横:“翠儿那日说要去后山捡柴,回来就魂不守舍……第二天就、就投河了。我们只当她撞邪了……”

天亮后,我带着几个胆大的村民重返老宅,从井中捞出了一具已腐烂大半的男尸,正是失踪多日的李公子。更令人骇然的是,尸身怀中紧揣着一方手帕,与引魂帕一模一样,只是绣着完整的并蒂莲。

消息传开,全镇哗然。李家道出真相:原来李公子与翠儿相好是真,但那日二人相约私奔,至老宅暂避时竟发现井中藏有金银。李公子见财起意,想独吞宝物,将翠儿推入井中杀害,伪造投河假象。不料自己也被灭门案的真凶灭口——正是那夜我所见的白发老妪。

一切都连上了。奶奶的真名是秦月娥,正是那场灭门案中唯一幸存的孩子。引魂帕原是一对,属于奶奶和她早夭的姐妹。灭门案的真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另一块帕子,因为其中藏着宝藏的真正位置。

最后一次使用引魂帕,是在奶奶床前。她已处于回光返照之际,眼神清明地看着我:“孩子,帕子引的不只是魂,还有债。我避了一生,终究避不过……”

她让我将两块帕子合二为一,绣纹严丝合缝。帕子突然无火自燃,火焰碧绿,映出满室流光。火光中,我看见两个少女的身影手牵手走向远方。

灰烬中有块烧不化的铜牌,上面刻着藏宝图。我将宝藏尽数捐出,修缮了镇上的学校和医馆。

奶奶三日后安然离世。下葬那天,有人说看见两个穿旧时衣裳的姑娘手牵手从坟前走过,转眼消失不见。

而那块引魂帕,随奶奶长埋地下。有些恩怨,就此了结最好。毕竟人间债,阴间还,轮回不休,不如一笑泯恩仇。

只是偶尔夜半梦回,我仿佛又听见河水声响,看见那对并蒂莲在黑暗中幽幽绽放。

引魂帕随奶奶入土后,我以为一切就此终结。起初的几个月,镇上确实恢复了平静。张家和李家的丧事相继办完,那些关于冤魂索命的传言也渐渐被夏日的稻香和秋收的忙碌所取代。我用那笔宝藏修缮的学堂已经传来朗朗书声,医馆里也有了坐诊郎中。镇上人见了我,都会客气地叫一声“秦先生”。然而我心中清楚,有些东西并未真正离开。

十月寒露前后,镇上开始发生怪事。先是井水无故发咸,接着是家家户户的看门狗在夜半同时噤声,仿佛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扼住了喉咙。最诡异的是,每到子时,河面上就会升起薄薄的雾气,凝聚不散,形如一方展开的帕子。

我知道,这是引魂帕的余波未平。

那是个霜重的清晨,我正在整理奶奶的遗物,打算捐些衣物给贫苦人家。在衣柜最深处,我摸到一个硬物——是本薄薄的日记,用油布包着,藏在夹层之中。

奶奶识字不多,日记里多是图画与简单的记号。但最后一页,却用工整的小楷写满字迹,墨迹尚新,显然是病中勉强写就:

“吾孙亲启:若见此书,则吾已去。引魂帕之事,尚未了结。帕有一对,吾持其一,另一在当年灭门真凶之手。吾一生追寻,终不得果。然近期夜观天象,见煞星西移,知大限将至,亦知恩怨将了。真凶非人,乃河中之灵,借帕修行,需人魂供养。当年秦家灭门,实为祭祀。今帕虽毁,灵未灭,每四十九年必醒,需再祭生魂。慎之,慎之。”

我捧着日记,手抖得几乎握不住。原来奶奶早知道真相,知道真凶并非人类,而是河中的某种邪灵。引魂帕不过是它引诱生魂、进行祭祀的工具。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来者是镇上渔夫老陈,面色惶恐:“秦先生,河、河面上漂着东西!”

我随他跑到河边,只见雾气氤氲的水面上,漂浮着数十方白色帕子,每方帕子上都绣着不同的花纹,随波荡漾,诡异非常。

围观的人群中忽然响起一声惊叫:“那、那是我家闺女失踪时带的帕子!”

“那个蓝边的,是我儿去年溺死时身上的......”

惊呼声此起彼伏,人们认出这些帕子都属于这些年河中丧生之人。更可怕的是,所有帕子正慢慢向河心聚拢,拼成一幅巨大的图案——并蒂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天夜里,镇上病了三个壮年男子,症状相同:高烧不退,浑身湿冷,不断呓语着“河神要娶亲”。

我翻遍奶奶的日记,终于在一幅模糊的画旁找到线索:画中是一条河,河底有漩涡,漩涡中伸出一只手,握着一方帕子。旁边注着“假河神,真水魈,四十九年一醒,好娶亲”。

奶奶的笔记解释:水魈非神非鬼,是水中怨气所化之精怪,善幻术,能织梦,每四十九年需娶活人新娘,否则便兴水患害人。而引魂帕的真正作用,不是引魂,而是封印。

翌日,镇上长老齐聚我家,个个面色凝重。最长者徐老颤声道:“秦先生,昨夜河神托梦,要娶新妇,否则就水淹全镇。这、这可如何是好?”

我心中冷笑:好个“河神”,分明是水魈作祟。“徐老,这不是河神,是水怪。”我直言,“我有法子应对,但需诸位配合。”

按照奶奶日记中的记载,对付水魈需三样东西:处女发编织的网,纯阳之血染红的线,还有最重要的——一方绣着完整并蒂莲的引魂帕。

前两样还好办,处子之发不难寻,纯阳之血也可得。但引魂帕已随奶奶下葬,另一块早在灭门案时就已失踪。

无奈之下,我决定掘坟取帕。月黑风高夜,我独自一人来到奶奶坟前,烧纸告罪后,颤抖着掘开坟墓。棺材中,奶奶面容安详,引魂帕整齐地叠放在她胸前,竟然光洁如新,没有丝毫焚烧过的痕迹。

我忽然明白,那日所见帕子燃烧,不过是奶奶制造的幻象,为的是让真凶放松警惕。取出引魂帕的瞬间,平地起风,远处河涛轰鸣。

回到镇上,我按照日记中的指示,组织处女子夜织网,取童男中指血染线。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次日黄昏,水魈力量最弱时动手。

然而第二天一早,噩耗传来:徐老的孙女小莲失踪了,河边只留下一方绣着并蒂莲的帕子。

水魈抢先一步,抓走了新娘。黄昏将至,我带着特制的网和引魂帕来到河边。水面异常平静,却隐隐透着杀机。

我展开引魂帕,念动奶奶日记中记载的咒语。帕子上的并蒂莲忽然发出柔和的光芒,河水应声分开,露出一条通往河底的小径。

径底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古老的祠堂,那正是几十年前被淹的秦家祠堂。

踏入祠堂,里面布置得如同喜堂,红烛高烧,却空无一人。堂中央放着一口水晶棺,小莲躺在其中,面色惨白,气息微弱。

我将引魂帕盖在水晶棺上,帕子上的光芒顿时大盛。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终于来了,秦家的后人。”

我猛地回头,看见一个身着古旧嫁衣的女子,面容竟与奶奶有七分相似。

“你是?”“我是秦月娥的妹妹,秦月蓉。”女子微笑,笑容却冰冷无比,“也是当年被选为水魈新娘的人。”我震惊得说不出话。奶奶从未提过她有个妹妹。

“姐姐没告诉你吗?”月蓉轻笑,“当年秦家为避水患,答应每四十九年献一女子给水魈。那年轮到我,我不肯,连夜逃走。水魈大怒,水淹秦家,只有姐姐幸存。”

她飘到水晶棺前,轻抚棺盖:“这些年来,我借水魈之力存活,早已与之合一。如今期限又至,需新的新娘。小莲不错,纯阴之体,最适合作替身。”

我终于明白,真凶不是别人,正是奶奶的亲妹妹——一个为活命而与邪灵合一的可怜人。

“没有新娘,我就会魂飞魄散。”月蓉的眼神忽然哀伤,“姐姐毁约在先,我求生在后,何错之有?”我握紧手中的网,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引魂帕忽然飘起,奶奶的虚影从中显现。“妹妹,收手吧。”奶奶的魂魄轻声道,“我为你挡灾多年,如今该放下了。”

原来,奶奶这些年来一直用自己的精气供养妹妹,延缓她魂飞魄散的时间,这也是她常年体弱的原因。

姐妹俩的魂魄在祠堂中对视,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最终,月蓉泣不成声,同意放走小莲。

但水魈不肯,河水突然汹涌倒灌入祠堂。无奈之下,我抛出处子发网,网上纯阳之血发出红光,将水魈暂时困住。

月蓉看着即将崩溃的祠堂,忽然笑了:“姐姐,我累了,这因果,该了了。”她化作一道白光,融入引魂帕中。帕子上的并蒂莲突然活了过来,生长蔓延,缠住整个祠堂,将水魈牢牢封印。

我抱起小莲,拼命向外游去。回头间,见祠堂化作一朵巨大的并蒂莲,缓缓沉入河底。

河面恢复平静,月光如水。

后来,镇上再无水患,那些帕子也消失无踪。只有我知道,河底深处,有一对姐妹终于团聚,永远守护着这条河流。

而引魂帕的故事,至此真正终结。

本章节完

喜欢【民间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